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校长可以随机推门听课吗?

更新 2023-10-20

20万套资源免费下,500万道试题任意组

每天仅需0.22元,尊享会员权益

开通VIP
       到一所学校座谈交流时,一位教师反映,学校校长有一个特点,就是喜欢在教学楼里转悠,然后随机推开教室进去听课。
       有一次,这位教师安排了学生的自主阅读课,但校长没提前打招呼,就进了教室,坐在后边准备听课。因为是自主阅读,没安排教师讲解,让校长这么一节课干坐着,也不是办法,想更改上课计划,自己没充分准备,也怕学生不接受,弄得很尴尬。事后,他给校长发了个信息,提出了对随机推门听课的不同看法,校长对此很认同,并改变了这种做法。
       从此,学校建立起预约听课制度,不预约不随意进入教室听评课。
       校长研究课堂,深入一线听课,本是值得倡导的事情,但细节安排上不到位,就让教师遭遇了“尴尬”。
       在一所学校的校务公开栏中,看到了这样一份针对教师的绩效考核办法:

为了提高教育质量,如果教师任教班级的平均分低于同一年级的平均分5分以上的,就属于“教学事故”,教师要写出相应说明,提出改进措施,并在教研组层面进行自我剖析。如果连续两次考试,均低于同一年级5分,教师的年度考核直接确定为不合格,学校对其作出行政处理。

     
       这个考核办法的力度不可谓不大,因为根据事业单位管理规定,一个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如果年度考核不合格,不得晋升工资档次;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就要被调整或辞退。
       学校校长承认这个考核办法是自己琢磨出来的,目的就是引导教师把心思放在教书育人上,放在提高学生成绩上。
       但这种考核办法是否得到教师的认同,是否具有可行性,校长也不得而知。从无记名访谈结果看,几乎所有的教师都对此表示反对和不解。
       在对学校职称评聘工作进行的一次专项督导中发现,有一所学校,已经经过全体教师民主表决程序确定了竞聘方案,对课时量、任职年限、教科研成果等确定了相应分值。但学校校长出于种种原因,还是自行把教科研成果一项的分值提高了一大截,结果引发了教师的质疑和投诉。
       校长的初衷也是好的,想鼓励教师自觉致力于专业发展,但教师却不买账。
       还有的教师反映,自己的校长各种新理念、新想法层出不穷,各种研讨会、论证会、课题开题会纷至沓来,让教师疲于应付。还有的反映,学校动不动就开会,并且会议时间很长,会议内容与参会者关联度不大等等。
       对“什么样的校长是好校长,如何做一位好校长”这一课题,每位校长都非常重视,都有自己的标准和答案。一位好校长,既要以学生为中心,又要把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放在首要位置。
       校长岗位,根本上是做“人”的工作,要眼中有人,把尊重人、成就人作为价值追求。在这一过程中,之所以有时候出现费力不讨好、好心办坏事现象,就是没有把握好教师需要校长做什么、不希望校长做什么。
       校长要引领和服务教师专业发展,就应当把这些方面以负面清单的方式全部梳理出来,把教师不希望校长做的事项列出台账,公之于众,做到心中有数,这应当是一位优秀校长应有的境界和担当。
       教师不希望校长干什么?通过座谈交流、无记名问卷、日常观察以及各项工作的反馈信息,就会梳理出“答案”。但列出“负面清单”,是对治校办学的一种参照和镜鉴,绝不是不能碰触和回避的“雷区”。
       根据教育法律法规,中小学实行校长负责制。学校规范办学的底线要坚决守住,对违规违纪、不符合制度和程序要求的行为,要敢于担当,及时制止。列出“负面清单”,是为了校长在日常工作中不越位,管理更科学,但又不能缺位,对问题敢抓敢管,这也是校长负责制的生动体现。
       总体来讲,制定校长的“负面清单”,一要遵循规律,不逾越党的教育方针、国家法律法规、教育教学规律和人的成长规律,在这一范畴内开展工作,促进事业发展。二要讲求艺术,“负面清单”要真正体现教师心声,不流于形式,不能采取恰当方式不断完善,真正起到应有作用。三要保持定力,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敢于坚持真理和规律,始终做到公平公正,不因人废言废事,不朝令夕改,始终做到不忘初心。
       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推进,关于打破教师“铁饭碗”的呼声一直不绝于耳。站在事业发展的角度,“铁饭碗”确实有其弊端,从事教书育人这一职业,绝不能“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但站在教师的角度看,既然是打破“铁饭碗”,就应当一视同仁,校长也要有相应的退出机制,不能“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因此,校长自身也确实应当有一份自己的 “负面清单”,时刻保持提醒自己保持奋发有为状态,做到人与事业共同成长。
转自 | 名校长工作室、新校长传媒
随手点个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