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卷 / 高中地理 / 试卷选题
  • 编号:109647
  • 题量:19
  • 年级:高一
  • 类型:练习检测
  • 更新:2020-03-18
  • 人气:122

暖春三月,贴心开学测 高一地理第四套

1、

下列气温曲线与降水柱状图中,能反映上海市气候类型的是(  )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841
2、

第41届世界博览会于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在中国上海市举行,世博会期间,衡阳市的气候特征是(  )

A.高温干燥 B.寒冷干燥
C.高温多雨 D.低温多雨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387
3、

图为某海域海水等温线分布图,读后回答下题。

关于该海区所在半球和洋流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北半球、暖流
B.北半球、寒流
C.南半球、暖流
D.南半球、寒流

关于该洋流对沿岸气候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增温、增湿 B.增温、减湿
C.降温、增湿 D.降温、减湿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773
4、

古诗云:“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据此回答问题。
从地理学角度看,诗中描写的自然景观差异属于(  )

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B.从山麓到山顶的地域分异
C.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D.从平原到高原的地域分异

从我国的塞北到江南的自然景观差异,产生的基础是(  )

A.水分 B.光照
C.土壤 D.热量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856
5、

对西欧海洋性气候的形成影响显著的洋流是(  )

A.日本暖流
B.东澳大利亚暖流
C.北太平洋暖流
D.北大西洋暖流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991
6、

读四种气候类型的年内各月气温与降水量图,图中四种气候类型中,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2121
7、

读图“水循环示意图”,图中代号所对应的水循环环节正确的是(   )

A.①-降水 B.②-蒸发
C.③-水汽输送 D.④-地表径流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150
8、

读图,回答问题。

从成因上看,山地M属于(   )

A.背斜形成的褶皱山
B.向斜形成的褶皱山
C.断层形成的地垒山
D.岩浆喷发形成的火山

下列山地中,成因和图6所示相同的是(   )

A.喜马拉雅山脉 B.华山
C.乞力马扎罗山 D.阿尔卑斯山脉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794
9、

读图判断四种气候类型的名称,其排列顺序与图序一致的是(  )

A.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B.地中海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C.地中海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212
10、

图为某地5月5日前后几天的天气变化资料统计图,回答问题。

这次天气变化过程最有可能是由(  )

A.反气旋造成 B.气旋造成
C.冷锋造成 D.暖锋造成

这次降水的形成原因是(  )

A.气流下沉造成 B.气流对流上升造成
C.暖气团主动沿锋面爬升造成 D.暖气团被迫抬升造成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999
11、

读汶川地震参数,回答问题。

时间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北京时间)
震中位置
31°N,103°E(青藏高原东部的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
震源
33km
震级
里氏8.0级

 
汶川大地震发生时,映秀镇的地方时约是(    )

A.3时 B.13时22分
C.14时 D.15时34分

汶川大地震的震源位于(    )

A.地壳 B.软流层
C.上地幔顶部 D.下地幔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977
12、

读我国北方某地区某日的天气图(如图),回答问题。

①处的风向为(  )

A.东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

关于各地天气状况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甲地受反气旋控制,天气晴朗
B.②地的天气系统可能形成寒潮天气
C.乙地气流垂直上升,易形成阴雨天气
D.②地处于冷气团一侧,气温较低,气压较高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282
13、

图中太阳光从右侧照射过来,读图完成问题。

当晨昏线处在CD位置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赤道上昼夜平分
B.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全年最大值
C.南半球各地正处于冬季
D.北极圈以内到处出现极昼现象

当晨昏线从CD移向EF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重庆由冬季进入夏季 B.南半球极昼范围增大
C.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 D.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 题型:1
  • 难度:较难
  • 人气:1486
14、

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释放出大量废气和废热,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从而引起城市和郊区之间的小型热力环流,称之为城市热岛环流。下图为“城市热岛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市区与郊区相比,近地面(    )

A.气温高,气压高 B.气温高,气压低
C.气温低,气压低 D.气温低,气压高

为了减少对市区空气的污染,该城市火电厂厂址应选择在(    )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 题型:1
  • 难度:困难
  • 人气:1294
15、

读图,回答问题。

(1)该地区城市分布密集,从自然地理区位分析,主要受         、         等因素的影响较大。
(2)从1985年到2000年,该区域城市发展的显著变化有                       。推动该地区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是           
(3)现阶段,我国城市化大力发展之时,发达国家部分地区却出现逆城市化现象,试分析其主要原因。

  • 题型:36
  • 难度:中等
  • 人气:1833
16、

该图为北京时间10时的太阳光照图,回答问题。

(1)C处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
(2)此刻,A处是________时,D点是________时。
(3)D处日出是________时,B处日落是________时。
(4)D处昼长是________小时。
(5)这天是________节气;当C处正午太阳高度为90°时,节气是________。

  • 题型:36
  • 难度:中等
  • 人气:210
17、

读“南美洲气候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地均为          气候,甲地气候的主要成因是         ;乙地气候的主要成因是                
(2)读右图描述气候特征:              ,该气候的成因是              ,该气候分布在左图中的            区域。甲、丙两地区中城市分布较多的是          地区,原因是           
(3)甲→丙的自然带更替反映了自然环境地域分异的            地带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4)根据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简要说明甲地的植被破坏可能造成哪些生态环境问题?(至少4方面):                                                            

  • 题型:36
  • 难度:中等
  • 人气:368
18、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这天是         日前后,此图阳光直射的纬度是        ,经度是         。图中C点的地方时为        时,E点的地方时为         时,AB是       (填“晨”或“昏”)线。
(2)这一天,北半球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发生极夜现象的范围是                 。
(3)请将A、D、E、B四点的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排列:                   

  • 题型:36
  • 难度:中等
  • 人气:1947
19、

读图,回答问题:

(1)A处的地质构造是             ,该谷地形成的原因是           
(2)B处的地质构造是         ,其地表形态是             
(3)C处地质构造是       ,判断依据是           。该处谷地地形形成的原因是                                        
(4)A、B、C三处,建设地下隧道应选址在         处为好,常成为良好储油构造的是       处,利于储存地下水的是         处。

  • 题型:36
  • 难度:较难
  • 人气: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