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卷 / 初中物理 / 试卷选题
  • 编号:109819
  • 题量:37
  • 年级:八年级
  • 类型:练习检测
  • 更新:2020-03-18
  • 人气:1643

暖春三月,贴心开学测 初二物理第一套

1、

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 )

A.牛顿(N) B.米/秒(m/s) C.千克(kg) D.帕斯卡(Pa)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877
2、

关于物体的密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由公式ρ=m/V可知,物体的密度跟质量成正比,跟体积成反比
B.密度是物体的属性,物体不同,密度也不同
C.不同种类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一般不同,密度也不同
D.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其大小不随温度、形状、状态的变化而变化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204
3、

下列关联正确的是(   )

A.光的直线传播——把铅笔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中,看上去好像折断了
B.光的折射——岸边的树倒映在水中
C.光的反射——影子的形成
D.光的反射——人能在镜中看见自己的像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566
4、

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C.只有超声波才能传递能量
D.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760
5、

红孩乘车去北京,绿妹前来送行。红孩看到绿妹逐渐向后退,而绿妹对着远去的汽车挥手作别。绿妹看到“远去的汽车”、红孩看到“后退的绿妹”,她们所选的参照物分是

A.汽车、地面 B.地面、汽车
C.汽车、汽车 D.地面、地面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912
6、

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将听到

A.声音越来越大
B.声音越来越小
C.声音大小保持不变
D.音调越来越低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452
7、

以下说法中,与实际生活相符的是

A.普通课桌的高度约为100dm
B.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0mm
C.一位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0kg
D.一瓶1.25升的可口可乐质量约为50g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828
8、

在下列现象中,判断正确的是:(   )

A.一块冰熔化成水,它的质量增大,密度变大
B.正在使用的粉笔,它的质量减小,密度减小
C.向上抛出的篮球,它的质量不变,密度减小
D.一支燃烧的蜡烛,它的质量减小,密度不变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390
9、

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物质的质量大于乙物质的质量
B.甲物质的密度大于乙物质的密度
C.甲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关系
D.乙物质的密度为0.5×103kg/m3
  • 题型:1
  • 难度:较难
  • 人气:933
10、

马航客机MH370失联后,中国派出多艘舰船到南太平洋海域进行水下搜寻,其中用到“超声测位仪”,其原理如图所示,发射器向某一方向发射超声波,在发射的同时开始计时.超声波在传播途中碰到障碍物被反射,接收器收到反射波就停止计时.设某次搜寻中计时器记录的时间为t,(已知电磁波在空中和海水中的传播速度分别为C1和C2;声波在空中和海水中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则发射点与水中疑似物之间距离为( )

A. B. C. D.
  • 题型:1
  • 难度:困难
  • 人气:792
11、

关于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晶体在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B.烧开水时壶嘴冒“白气”,属于液化现象
C.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过一段时间变小了,属于汽化现象
D.洒在教室地面上的水过一会儿变干了属于升华现象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946
12、

如图所示,此时蜡烛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形成一个清晰的像,现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光屏与蜡烛的位置对调,则光屏上( )

A.无像
B.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D.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 题型:1
  • 难度:较难
  • 人气:1629
13、

对于速度公式理解正确的是( )

A.路程越长,速度越快
B.时间越长速度越慢
C.匀速运动时,时间越长路程越长
D.时间越短,速度越快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054
14、

如图所示的四幅图,有的能够说明近视眼或远视眼的成像原理,有的给出了近视眼或远视眼的矫正方法。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图①是近视眼的成像原理
B.图②是远视眼的成像原理
C.图③是近视眼的矫正方法
D.图④是近视眼的矫正方法
  • 题型:1
  • 难度:较难
  • 人气:215
15、

1m3的水结成冰后

A.体积变大 B.密度不变 C.质量不变 D.密度变小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811
16、

下列关于汽化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
B.冬天口中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
C.春季植树时剪除大量枝叶是为了减少水分蒸发
D.水烧开后,看到的“白气”是汽化现象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478
17、

关于凸透镜成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实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B.实像一定是缩小的,虚像一定是放大的
C.实像一定是倒立的,虚像一定是正立的
D.实像与物体分居在透镜的两侧,虚像与物体在透镜的同侧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606
18、

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一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可以判断:(   )

A.0~7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1.5m/s
B.0~5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0.4m/s
C.5s~7s内,小车受到的合力为零
D.2s~5s内,小车受到的合力不为零
  • 题型:1
  • 难度:较难
  • 人气:1949
19、

请你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杭州湾跨海大桥全长36km=_________m;
(2)汽车的速度72km/h=_________m/s
(3)飞船绕地一周时间1.5h=_________s
(4)一个篮球的质量是0.5kg=_________mg。

  • 题型:2
  • 难度:较易
  • 人气:1715
20、

物体所含_________的多少叫做质量。质量是物体的属性,它不随物体的__________、位置、状态的改变而改变。

  • 题型:2
  • 难度:较易
  • 人气:2011
21、

夏天的夜晚,小明听到某种昆虫的叫声。昆虫是靠翅的___________发声的。小明的爸爸说:“这是蟋蟀在叫。”爸爸是以声音的___________分辨是哪种昆虫的。

  • 题型:2
  • 难度:中等
  • 人气:1684
22、

小明骑自行车去上学,他在前一半路程的速度为4m/s,他感觉要迟到了,便用6m/s的速度走完了后一半路程,那么他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

  • 题型:2
  • 难度:较难
  • 人气:825
23、

将一物体分别放在甲、乙两凸透镜前等距离处,通过甲透镜成缩小的像,通过乙透镜成放大的像,由此可推断:甲透镜的焦距          乙透镜的焦距(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 题型:2
  • 难度:中等
  • 人气:1126
24、

如图所示,甲、乙两种球的体积相等,此时天平平衡,则甲、乙两种球的密度之比为__________。

  • 题型:2
  • 难度:困难
  • 人气:662
25、

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方框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是“小时:分:秒”)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_进行测量的;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_____(填“大”、或 “小”),理由是____________;
(3)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SAB=_____cm,tBC=_____s,vAC=_____cm/s;
(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_____(填“大、小”)。

  • 题型:30
  • 难度:中等
  • 人气:1304
26、

微风吹过,金属管风铃发出悦耳的声音。小明想探究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与长度、直径的关系。他选取了材料与管壁厚度都相同、长度和直径都不同的三根直管,将它们用细线悬挂,敲击后,测出各自发出声音的频率,数据如下表:

编号
长度/cm
直径/cm
频率/Hz
1
20.50
1.50
2131
2
31.00
2.00
1284
3
48.50
2.50
656

(1)三根管中音调最高的是        号。
(2)根据表中数据,能否得出“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随长度、直径的增大都会减小”的结论?请说明你的理由。
答:        (能/不能); 理由:       

  • 题型:30
  • 难度:中等
  • 人气:1390
27、

探究名称: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提出问题:液体蒸发快慢跟哪些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通过观察图甲和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猜想
(猜想一)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跟液体          的高低、液体          的大小和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猜想二)相同条件下,将水和酒精同时擦在手臂上,酒精更容易干,猜想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还与          有关。
设计与进行实验:小明同学对其中的一个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
如图乙所示,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一滴质量相等的酒精,通过观察图中情景可知,他探究的是酒精蒸发快慢与          是否有关。此实验过程中需控制酒精的
         和其表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相同。
交流与评估:
我们知道液体蒸发时要吸热,请你举一个应用蒸发吸热的事例:                    

  • 题型:30
  • 难度:中等
  • 人气:1372
28、

小凡同学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1)他的操作如图1所示,其中错误之处是                           
(2)纠正错误后,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2所示,为          ℃,说明此时气压
        (选填“<”、“>”或“=”)1个标准大气压。
(3)分析图3所示图像,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的特点是                     

  • 题型:30
  • 难度:中等
  • 人气:260
29、

小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光的反射规律,在平面镜的上方垂直放置一块光屏,光屏由可以绕ON折转的E、F两块板组成。
(1)如图,让一束光贴着光屏左侧的E板沿AO方向射到O点,在右侧F板上能看到反射光线OB。他发现∠BON       ∠AON(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若将F板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则在F板上     (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此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       (填“还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

  • 题型:30
  • 难度:中等
  • 人气:1362
30、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小刚选用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
(1)他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并调节到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出现了倒立、         (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烛焰的像。

(2)若图中的点划线为凸透镜的主光轴,A点为烛焰上的一点,请通过作图确定凸透镜的一个焦点F和A点在光屏上的像A’的位置。
(3)小刚又把蜡烛移到光具座上35cm刻度线处,屏上的像变模糊了,此时他摘下自己的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只适当调整眼镜的位置,光屏上又出现了清晰的像,则小刚戴的是           (填“近视”或“远视”)眼镜。
(4)接着他取下这个眼镜,保持此时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若使光屏上的像仍然清晰,应将光屏移至光具座上         cm刻度线处。

  • 题型:30
  • 难度:较难
  • 人气:316
31、

如图所示,一束与水平面成30°夹角的太阳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竖立射入井中,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和平面镜的位置.

  • 题型:31
  • 难度:较难
  • 人气:1939
32、

如图所示,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物体AB在平在镜MN中所成的像.

  • 题型:31
  • 难度:中等
  • 人气:1021
33、

空气中有一束光垂直射向直角形玻璃砖,如图所示,请作出这束光线射入玻璃砖后并从斜边射出的大致方向.

  • 题型:31
  • 难度:中等
  • 人气:616
34、

完成如图光路图.

  • 题型:31
  • 难度:中等
  • 人气:1201
35、

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s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该处的深度是多少?(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

  • 题型:13
  • 难度:中等
  • 人气:2116
36、

一列火车长200m,以40m/s的速度通过长1800m的大桥,求火车过桥所用的时间?

  • 题型:13
  • 难度:较难
  • 人气:239
37、

下图是我国设计的北京2008年奥运会奖牌,奖牌正面为国际奥委会统一规定的图案,奖牌背面镶嵌着取自中国的玉石,形象诠释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以“玉”比“德”的价值观,是中华文明与奥林匹克精神的一次“中西合璧”。奖牌分为金牌、银牌和铜牌。其中金牌由纯银、玉石、纯金组成,金牌的总体积约为,镶嵌玉石的体积约为,纯金的质量约为6g。(已知:)。请问:

(1)一枚金牌约需要玉石多少克?
(2)一枚金牌除了玉石和纯金外,还需纯银约多少克?(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 题型:13
  • 难度:困难
  • 人气:2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