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卷 / 初中化学 / 试卷选题
  • 编号:1256
  • 题量:58
  • 年级:九年级
  • 类型:期中考试
  • 更新:2021-08-16
  • 人气:844

安徽省安庆市九校联考初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1、

下列有关碳循环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 C O 2 释放 O 2
B. 动、植物呼吸作用吸收 O 2 释放 C O 2
C. 用石灰水吸收空气中过量的 C O 2 ,以解决温室效应
D. 提倡"低碳生活",大力推广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278
2、

下列有关铁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地壳中铁元素含量排在第四位 B. 在铁制品表面镀锌可防锈
C. 用铁矿石与焦炭在高炉内炼钢 D. 生铁的含碳量比钢的含碳量高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606
3、

为防止实验室意外事故的发生,下列预处理方法中错误的是(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897
4、

下列有关仪器用途说法不恰当的是(

A. 温度计代替玻璃棒用于搅拌 B. 烧杯用于较多量试剂的反应容器
C. 试管用于装配简易气体发生器 D. 胶头滴管用于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459
5、

下列加热方式错误的是

A.

高温煅烧固体

B.

加热粉末

C.

水浴加热液体

D.

加热液体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432
6、

下列常见盐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不合理的是(     )

A. 用亚硝酸钠腌制食品 B. 用硫酸铜精炼铜
C. 用纯碱消耗面粉发酵生成的酸 D. 用食盐生产烧碱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2145
7、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盐水的沸点比水低 B. 无色澄清液体一定是溶液
C. 只有固体能作溶质 D. 溶液的各部分性质均相同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438
8、

下列操作能将物质完全分散成分子的是(

A. 在研钵里用杵研磨粒状胆矾 B. 将蔗糖溶于水
C. 把植物油滴入水中用力振荡 D. 加热高锰酸钾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84
9、

根据右图甲、乙、丙三种物质的转化关系,推测甲为

A. B. 碳酸钠
C. 氧化铜 D. 氢氧化钡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138
10、

下列区分两种不同物质的方法不合理的是(

A. 用燃着的木条区分空气与二氧化碳 B. 用肥皂水区分硬水与软水
C. 用水区分 C u O 粉末与 M n O 2 粉末 D. 用酚酞试液区分纯碱溶液与盐酸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366
11、

在水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 B a 2 + S O 4 2 K + B. N H 4 + N a + O H
C. N a + C 1 N O 3 D. C u 2 + C 1 O H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818
12、

利用水电解器电解稀氢氧化钠溶液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不合理的是

A. 阳极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B. 阳极玻璃管与阴极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2:l
C. 阴极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被点燃时发出"噗"声
D. 向电解后的残留溶液中滴加石蕊试液呈蓝色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501
13、

根据下列几种物质溶解度曲线图,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A. 硝酸钾中混有少量氯化钠,采用蒸发结晶进行提纯
B. 氢氧化钙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后有晶体析出
C. 80℃时,氯化钾与硫酸镁的溶解度相等
D. 所有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丽增大或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400
14、

在下表"类别"栏目内,选填合适的字母序号。

化学式
H N O 3
N a H C O 3
C a O H 2
S
类 别

A.非金属          B.酸式盐        C.酸          D.碱

  • 题型:2
  • 难度:中等
  • 人气:1632
15、

试评价下列反应式,并判断其反应类型,选择合适的序号填入下表。

评价序号:

A. 完全正确 B. 违背事实 C. 没有配平 D. 箭头不当

类型序号:①分解反应    ②化合反应    ③置换反应    ④复分解反应

  • 题型:2
  • 难度:中等
  • 人气:1109
16、

微粒模型观察与比较。如左下图所示,在钠与氯气的反应中,每个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成为1个钠离子;每个氯原子得到1个电子,成为1个氯离子;钠离子与氯离子结合形成氯化钠。因为1个电子的质量大约为1个质子或中子质量的 1 1836 ,故原子的质量几乎都集中在原子核上。

若用r、m分别表示微粒的半径和质量,以"<"或">"或"≈"填空。
(1)m( N a )m( N a + );    (2)r( C l )r( C l - );
(3)r( N a )r( C l );      (4)r( N a + )r( C l - )。

  • 题型:2
  • 难度:中等
  • 人气:288
17、

根据图示情景和范例,编写计算题,并完成相关内容。
【情景1】要配制一定质量分数、一定质量的氯化钾溶液,应该怎么操作?

(1)编题范例 配制10%的氯化钾溶液50g,分别需氯化钾固体和水各多少?
(2)配制该溶液的操作步骤
①计算:②称量:用托盘天平称取所需固体,再用mL的量筒量取所需的水;
③溶解:将称得的氯化钾固体放入烧杯中,再倒入量取的水,用玻璃棒充分搅拌;
④装瓶:将配制的溶液倒入试剂瓶,并贴上标签。
【情景2】已知一定质量分数、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钾溶液与一定质量的盐酸反应,得到只有一种溶质的溶液,求算反应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编写题目(2)计算过程.

  • 题型:13
  • 难度:中等
  • 人气:2025
18、

用作牙膏摩擦剂的轻质碳酸钙可以用矿石 A 来制备,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2种转化流程,如下图所示.

已知:

a .二氧化碳持续通入氢氧化钙溶液发生如下反应:
C O 2 + C a O H 2 = C a C O 3 + H 2 O , C a C O 3 + H 2 O + C O 2 = C a ( H C O 3 ) 2

b .碳酸氢钙微溶于水,微热易分解;

C a H C O 3 2 = 微热 C a C O 3 + H 2 O + C O 2 ;
c .生石灰与水充分反应后可得到颗粒非常细小的熟石灰浆.
试填空:
(1)小王主张用流程①、②、④和操作Ⅱ的设计,认为其工艺简单.
请写出反应①和④的化学方程式:
;④;操作Ⅱ包括等工序.
(2)制轻质碳酸钙时, D (选填"悬浊液"或"溶液"或"乳浊液"),理由是:.
(3)小李认为流程①、②、③和操作Ⅰ比小王的主张更好,其理由是:,操作I包括搅拌和微热等工序.

  • 题型:30
  • 难度:中等
  • 人气:498
19、

(12分)下图A~F是实验室制备某些常见气体的装置示意图。

(1)实验室制备CO2的化学方程式为:                      ▲                     
可用的发生装置有:                 ▲               (选填上图字母序号)。
(2)装置E或F相对于装置C在操作方面的优势为:         ▲        
(3)排水法收集与排空气法收集CO2的比较(分别用体积相同的2个集气瓶收集)

(4)块状石灰石和适量稀盐酸反应至气泡逸出不明显后,测得其残留液pH等于2。此时
取适量反应后溶液,逐滴滴入碳酸钠溶液,并用pH数字探测仪连续监测,得曲线如下
[pH为纵坐标,时间s(秒)为横坐标]:

①写出AB段内有关化学方程式                ▲                  
                ▲                  
②写出BC"平台"段化学方程式               ▲                  
③CD段上升的原因是:                       ▲                  

  • 题型:2
  • 难度:中等
  • 人气:1562
20、

生活中常常会发生一些变化,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樟脑球在衣柜中渐渐消失 B. 吃进的食物一段时间后被消化了
C. 给电熨斗通电产生热能 D. 在晾干的咸菜表面出现白色晶体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86
21、

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硬水 B. 粗盐 C. 生铁 D. 纯碱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941
22、

晓明发现自家的农田出现土壤酸化板结现象,经查阅资料得知:是因为该农田长期施用化肥--硫酸铵[ N H 4 2 S O 4 ]的缘故。硫酸铵属于(

A. 氮肥 B. 磷肥 C. 钾肥 D. 复合肥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859
23、

2010年4月,我国西南地区遭遇历史罕见的特大旱灾,造成数以万计的人畜饮水困难。因此,我们要增强节约用水的意识。下列做法与节约用水无关的是

A.用淘米水浇花 B.开发利用地下水
C.使用节水龙头 D.用喷灌、滴灌方法给农作物浇水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682
24、

下列学生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775
25、

水被称为"生命之源", 双氧水被称为"绿色氧化剂"。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都含有氢气 B. 都含有氢元素
C. 都含有氢分子 D. 都含有2个氢原子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264
26、

学习化学的目的并不在于要成为化学家,重要的是善于用化学知识去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从化学的角度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夜晚发现液化气泄漏立即开灯检查
B. 人们每天的饮食中都应有蔬菜、水果,其目的是补充蛋白质
C. 扑灭电器、图书档案等火灾最适宜的灭火器是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D. 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立即加水灭火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770
27、

"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生活"的主题旨在倡导节约能源和利用清洁能源,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下列措施①少用煤作燃料;②减少使用私家车次数、多乘公交车或骑自行车;③废旧电池回收再利用;④开发新能源如太阳能;⑤焚烧废旧塑料可解决
"白色污染"中符合该主题的有效措施是(

A. ①②④ B. ①②③⑤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669
28、

翡翠是人们喜爱的一种装饰品,翡翠的主要成分是硬玉,其化学式为 N a A l ( S i O 3 ) 2 。其中 S i 的化合价是

A. +1 B. +2 C. +3 D. +4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663
29、

下列各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化学性质最稳定的原子是(

A.

B.

C.

D.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219
30、

认识物质是为了更好地利用物质。下列变化中,与其他变化有根本区别的一种是(  )

 
A.运行电脑CPU
B. 蒸发液态空气制取氧气
 
C.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获得氧气
D. 石蜡受热熔化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043
31、

空气中含量较多且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是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336
32、

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A.煤炭燃烧
B.植物的光合作用

C.石油化工厂排出的废气
D.汽车尾气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650
33、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粉末
D.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238
34、

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不正确的是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628
35、

据有关资料介绍,儿童缺钙会得佝偻病,成年人缺钙会得软骨病,血液中也有少量钙,它对皮肤伤口血液的凝固起着重要作用;人体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这里的“钙”、“碘”是指                                                         (   )

 


A.单质
B.元素
C.原子
D.分子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546
36、

生活中的现象可以用分子等微粒的知识加以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   )

A.铝锭难被压缩,因为铝原子间没有间隙
B.在花园里可嗅到花香,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C.石油气加压后贮存在钢瓶中,因为气体分子体积很小
D.温度计里的汞柱下降,因为原子随温度的降低而变小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229
37、

下列物质中硫元素化合价最低的是 (     )

A.

H 2 S

B.

H 2 S O 3

C.

S

D.

H 2 S O 4

  • 题型:1
  • 难度:较难
  • 人气:2021
38、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与物质的化学性质相关的是                           

铜做导线

用氦气充气球

黄金压成金箔

酒精做燃料

  • 题型:1
  • 难度:较难
  • 人气:1054
39、

括号内是区别下列各组常见物质的试剂、方法,其中错误的是   ()          

A.

硬水与软水 ( 肥皂水,振荡)

B.

水与双氧水(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粉末)

C.

二氧化碳与氮气(燃着的木条)

D.

食盐水与蒸馏水(蒸发)

  • 题型:1
  • 难度:较难
  • 人气:174
40、

燃放烟花爆竹能增添节日的喜庆气氛。有关烟花爆竹成分的推测不合理的是(   )

A. 鞭炮爆炸后,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说明鞭炮中可能含有硫粉
B. 燃放烟花时,发出耀眼的白光,说明烟花中可能含有镁粉
C. 鞭炮的火药呈黑色,说明鞭炮中可能含有碳粉
D. 燃放烟花时,发出蓝紫色火焰,说明烟花中可能含有铁粉
  • 题型:1
  • 难度:较难
  • 人气:864
41、

下列结构示意图中,属于阴离子的是                                 

  • 题型:1
  • 难度:较难
  • 人气:1316
42、

水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物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水是一种氧化物

B.

水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C.

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D.

水由水分子构成

  • 题型:1
  • 难度:较难
  • 人气:1690
43、

10月1日我国使用"长征3号丙"运载火箭将"嫦娥2号"送上月球轨道,该运载火箭的动力是由高氯酸铵分解所提供的,反应文字表达式:高氯酸铵→氮气+氯气+水+氧气,请判断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A.分解反应
B.化合反应
C.氧化反应
D.置换反应
  • 题型:1
  • 难度:较难
  • 人气:702
44、

2010年5月20日,一个有华人参与的研究团队宣布:世界首例人造生命--"辛西娅( S y n t h i a )"诞生。科学家将一种细菌的 D N A 分子解码,并复制、改进,形成完全人工合成的新 D N A 分子,再将人造 D N A 分子移植到另一受体细菌中,形成一种全新的生命。下列对该事件的认识的是(   )

A. 人们可以合成新的 D N A 分子,说明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
B. 人造生命不同于原有生命,说明不同的 D N A 分子性质不同
C. 化学与生命科学相结合,可以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D. 人类的能力可以"操纵"自然,可以任意设计、制造生命
  • 题型:1
  • 难度:较难
  • 人气:892
45、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从中获取的信息中不正确的是(

A. 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8
B. 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18个电子
C. 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D. 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9.95
  • 题型:1
  • 难度:较难
  • 人气:1135
46、

为研究铁丝的粗细对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影响,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

A. 在同一瓶氧气中,先后进行不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
B. 在两瓶不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同时进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
C. 在两瓶相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同时进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
D. 在两瓶不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同时进行相同铁丝的燃烧实验
  • 题型:1
  • 难度:较难
  • 人气:968
47、

下列符号中,既表示一个原子,又表示一种元素,还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 C 60 B. 2 H C. 2 H 2 D. H g
  • 题型:1
  • 难度:较难
  • 人气:1295
48、

我国齐齐哈尔市发生日军遗弃的化学武器泄漏事件,造成40余人中毒。这种毒气的名称叫"芥子气",化学式为 ( C 2 H 4 C 1 ) 2 S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芥子气"由4种元素组成

B.

C H C 1 S 原子个数比为2∶4∶1∶1

C.

"芥子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9

D.

一个 ( C 2 H 4 C 1 ) 2 S 分子由15个原子构成

  • 题型:1
  • 难度:较难
  • 人气:981
49、

新型纳米材料 M F e 2 O x ( 3 < X < 4 ) 中, M 表示+2价的金属元素,在反应中化合价不发生变化。常温下, M F e 2 O x 能使工业废气中的 S O 2 转化为 S ,转化流程如下图所示:

已知 M F e 2 O y F e 为+3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S O 2 是大气污染物 S O 2 不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y 的数值为4 S O 2 发生了分解反应
  • 题型:1
  • 难度:较难
  • 人气:672
50、

用适当的符号填空
⑴ 硫酸根离子

⑵ 四个碳原子

⑶ 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⑷ 构成氯化钠的微粒

⑸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⑹ 氯化镁中镁元素显 + 2

  • 题型:2
  • 难度:较难
  • 人气:1155
51、

现有①氧气 ②氯化钾 ③铁 ④二氧化碳 ⑤氧化镁 ⑥过氧化氢分解后的液态生成物 ⑦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后的剩余物 ⑧空气 ⑨氯酸钾 ⑩氮气九种物质,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填序号,下同);属于单质的是;属于氧化物的是;含有氧分子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是(填化学式,下同);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充入灯泡中作保护气的气体是

  • 题型:2
  • 难度:较难
  • 人气:878
52、

右图为某同学进行电解水实验的装置图,据此回答:
⑴图中 A 端为电源的(填"正"或"负")极。
C 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 C D 试管中收集到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⑶上述实验可以得出:水是由组成的。
⑷在水的电解实验中,在变化前后没有改变的微粒是
⑸世博园区内有许多饮水台,可取水直接饮用。其中的饮用水处理步骤如下图所示;





步骤①对应的作用是(填字母.下同),步骤③对应的作用是
A杀菌消毒  B吸附杂质
⑹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是每个公民和全社会的责任.下列做法有利于防止水资源污染的是 ①农业生产中要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②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③不用含磷洗衣粉 ④将海水淡化
A.①②④             B. ②③④          C.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 题型:2
  • 难度:较难
  • 人气:825
53、

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工具。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1   H
1.008

2   He
4.003
3   Li
6.941
4   Be
9.012

……
5   B
10.81
6   C 12.01
7   N
14.01
8   O
16.00
9   F
19.00
10  Ne
20.18
11  Na
22.99
12 Mg
24.31
13  Al
26.98
14  Si
28.09
15  P
30.97
16  S
32.06
17  Cl
35.45
18  Ar
39.95

⑴相对原子质量为22.99的元素属(填"金属"或"非金属")。
⑵科学家宣布,现已人工合成了第120号元素,则此元素的核电荷数为
⑶与磷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是(填元素名称)。
⑷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填化学式)。
⑸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填字母)

质子数不同

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中子数不同

  • 题型:2
  • 难度:较难
  • 人气:2126
54、

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下图所示的关系。

例如:"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属于并列关系。
(1)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属于

(2)单质和化合物属于

(3)化合物和氧化物属于

(4)请再举一例:

  • 题型:2
  • 难度:较难
  • 人气:1470
55、

研究性学习小组选择下列某些仪器制取气体。

⑴写出仪器名称 a b .

⑵该小组同学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此时发生装置应该选用上图中的,收集氧气的装置可以用
A 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⑷实验结束,先,再,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使试管破裂。 
⑸实验室常用硫化亚铁固体与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硫化氢气体和硫酸亚铁。硫化氢气体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它的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由此可推知:实验室制取硫化氢气体时,装置的组合应选用上图所示的(填代号)装置。

  • 题型:2
  • 难度:较难
  • 人气:1456
56、

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华同学打算设计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方案:
在一个隔热效果良好的容器上方安装一个可自由上下移动的活塞(活塞质量忽略不计,起始位置在5刻度处)。加热 容器,使容器温度达到80℃(已知白磷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为40℃)。

请回答:
(1)实验过程中,可以观察到:白磷,产生大量,活塞先向移动,再向移动,最后停在刻度处。
(2)由此实验得出的结论
(3)有位同学用木炭取代白磷来进行实验,结果实验失败,请你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是

  • 题型:2
  • 难度:较难
  • 人气:706
57、

图Ⅰ是小红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Ⅱ。

【实验操作】
a .向 B , C , E 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 m L 的蒸馏水,各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
b .在 A , D 试管中分别加入2 m L 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Ⅱ连接好,并将 D 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
【分析讨论】:
E 试管放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
⑵进行操作 b 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⑶由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①,②
⑷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

  • 题型:30
  • 难度:较难
  • 人气:1020
58、

我国从1994年开始强制食盐加碘,即在食盐中加入碘酸钾( K I O 3 ),以防治碘缺乏病的发生,今年将适当下调现行食盐加碘量。各地将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作相应调整。深圳已率先作出调整,由原来每千克食盐含碘40 m g 下调至25 m g 。(提示:碘相对原子质量为127,其它见第1页元素周期表)
(1)碘酸钾中碘元素、钾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2)碘酸钾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为;(保留至0.1%或用分数表示)
(3)请为我市某企业计算:售往深圳的加碘食盐每袋(500 g )应比调整前少加碘酸钾多少毫克。

  • 题型:35
  • 难度:较难
  • 人气:1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