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卷 / 初中化学 / 试卷选题
  • 编号:127744
  • 题量:20
  • 年级:九年级
  • 类型:中考模拟
  • 更新:2021-09-08
  • 人气:1074

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九年级第二次模拟化学试卷

1、

下列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粉尘爆炸 B.洗涤剂除油污 C.干冰升华 D.氢气吹肥皂泡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2098
2、

临近中考,家长为了给孩子增加营养,制定了如下食谱:

主食
面条、米饭
菜肴
红烧肉圆、马荡螃蟹
饮料
营养快线、白开水

用你所学的知识,建议家长增加的食物是
A.糖醋牛排    B.炒鸡蛋          C.青菜炒香菇  D.麻虾豆腐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868
3、

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405
4、

下列归纳完全正确的是

A
化学之最
B
符号中数字“2”的意义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Fe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Ca
空气中性质最稳定的物质:N2
2O:两个氧分子
:一个氧离子带两个单位负电荷
O2:两个氧原子
C
化学记录
D
物质及其应用
托盘天平称得食盐质量为3.62g
量筒量取9.26mL水
pH试纸测纯碱溶液pH为12.3
一氧化碳:工业上炼铁
氯化钠:医疗上配制0.9%的生理盐水
碳酸氢钠:面食发酵粉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820
5、

下列各组物质按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顺序分类正确的是

A.糖水、一氧化碳、铁粉、水
B.水、铁水、氯酸钾、五氧化二磷
C.氮气、氢气、澄清石灰水、氧化铜
D.矿泉水、红磷、高锰酸钾、氯酸钾
  • 题型:1
  • 难度:较难
  • 人气:261
6、

某种玉石的主要成份是NaAlSi2O6。关于NaAlSi2O6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相对分子质量为202克
B.该物质由10种原子构成
C.该物质中含有二种金属元素
D.该物质中钠元素与氧元素质量比为1:6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2062
7、

下图是三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们表示同种元素 B.它们都是具有稳定结构的原子
C.它们都带电荷 D.它们的核外电子数相同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755
8、

根据下图所示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小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t2℃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和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的溶质质量相等
C.将t3℃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时析出晶体的质量甲大于乙
D.当甲物质中混有少量乙物质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571
9、

下列关于“不一定”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含氧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B.质子数相等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
C.碱的水溶液不一定呈碱性
D.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 题型:1
  • 难度:较难
  • 人气:646
10、

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物质
杂质
除杂质的方法
A
CuO
Cu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过滤
B
FeCl3溶液
CuCl2溶液
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
C
CO2
HCl
通过盛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
D
KOH溶液
K2CO3溶液
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钡溶液,过滤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737
11、

下列图像与对应的叙述相符合的是

A.等质量的铁片、铝片分别与足量且相同浓度的稀硫酸反应
B.向H2SO4和MgSO4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
C.向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
D.小苏打溶液与稀盐酸混合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313
12、

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Na+、SO42-、Cl-、OH- B.Fe2+、Ca2+、CO32-、OH-
C.Ba2+、H+、Cl-、OH- D.Ag+、NH4+、NO3-、OH-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461
13、

现向一定质量且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并振荡。下图表示反应过程中溶液质量随加入盐酸质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线BC段无明显实验现象
B.在C点后溶液中的溶质是NaCl
C.溶液的pH由大变小
D.随逐滴加入稀盐酸,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229
14、

已知某气体是SO2、N2、CO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经测定该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问该气体的组成可能有几种情况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63
15、

某固体可能含有Ca(NO32、Na2SO4、Na2CO3、FeCl3、KCl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对其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适量蒸馏水,固体完全溶解成无色透明溶液;②取少量上述溶液,加过量稀硫酸,有气泡产生;③取②所得溶液少量,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分析以上实验现象,对原固体组成的推断正确的是

A.肯定有Na2CO3、Na2SO4,无FeCl3、Ca(NO32
B.肯定有Na2CO3,无FeCl3、Ca(NO32
C.肯定有Na2CO3、Na2SO4,无FeCl3
D.肯定有Na2CO3,无FeCl3、KCl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2135
16、

用化学用语表示:
①2个铁离子      ; 
②氖气      
③标出氯化亚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   
④2个氢气分子      
⑤酒精      

  • 题型:2
  • 难度:中等
  • 人气:1696
17、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以下生活中的问题:
(1)五一节期间,小明去郊游野炊。爸爸告诉他,野炊要注意防火安全,野炊结束后,应及时把火熄灭。可采用的灭火方法有:                      (写一点即可)
(2)羊寨桃花源的农民发现他种植的果树生长迟缓,叶色淡黄。你会建议他施用的一种复合肥料是    (填序号)。

A.KNO3 B.NH4NO3 C.CO(NH22 D.Ca(H2PO42

(3)通常所说的煤气中毒是指由      (填物质化学式)引起的中毒。
(4)检验某水样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的物质是                                

  • 题型:2
  • 难度:中等
  • 人气:1991
18、

学习酸碱中和反应时,甲、乙两同学对其产生探究兴趣。
(1)甲同学将固体氢氧化钠放入装有稀硫酸的试管中并振荡,试管壁发烫,于是他得出酸碱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的结论。乙同学认为甲同学推理不合理,理由是          
(2)乙同学为了验证甲同学的结论,将实验加以改进:将稀硫酸慢慢滴入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用温度计测出混合溶液的温度随加入稀硫酸质量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由图知,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反应是      (填“放热”或“吸热”)反应,B点表示的含义是            
②从A到B过程中,烧杯中溶液pH逐渐      。到达C时溶液中溶质有       
(3)丙同学将稀硫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有气泡产生,他认为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变质。请你分析变质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丁同学将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混合时没有明显现象,于是他想借助下列物质来验证反应是否真的发生,肯定不可行的物质是      

A.BaCl2 B.pH试纸 C.紫色石蕊溶液 D.无色酚酞溶液
  • 题型:2
  • 难度:中等
  • 人气:1084
19、

7分)我市有江苏最长的海岸线、最大的沿海滩涂、最大的海域面积……“沿海兴,则盐城兴”。某校学生以此为主题展开相关研究。
(1)盐城在古代以盛产“盐”而得名。通过晾晒海水或煮盐井水等,可以得到粗盐。
①海水“晒盐”得到的粗盐中含有少量的泥沙等不溶性杂质,可通过下列步骤除去:
溶解→过滤→      (填写操作步骤)。如果两次过滤后滤液仍浑浊,原因可能是:          (写出一种即可)。
②粗盐提纯实验中,先称取5.0g粗盐,量取10mL水只溶解4.0g粗盐,最终得到3.6g精盐,则精盐的产率是      
(2)许多反应都有盐类物质生成,请写出两种制取氯化铜的方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题型:2
  • 难度:中等
  • 人气:1281
20、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若选用A装置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还需补充的一种仪器是      (填名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室若选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则需要改正的一点是                        
请你写出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3)用制取的二氧化碳进行如下实验:

(I)向蒸馏水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   
(Ⅱ)向其中一支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 
(Ⅲ)将通入二氧化碳的试管加热
①实验(II)中溶液变为      色;
②实验(III)中加热之后,溶液又变为    色,解释出现此现象的原因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同学们在做完“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实验后,废液缸中盛有大量的盐酸与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不考虑其它杂质)。为了对废液进行处理,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取废液缸上层清液20.0g于烧杯中,逐滴滴入溶质质量分数为5.3%的碳酸钠溶液直至过量,滴入碳酸钠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沉淀的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请计算:
①当废液中盐酸完全反应时,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多少?
②当废液中两种物质刚好消耗完毕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计算结果精确到0.1%)

  • 题型:2
  • 难度:困难
  • 人气:1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