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卷 / 初中化学 / 试卷选题
  • 编号:132298
  • 题量:19
  • 年级:九年级
  • 类型:中考试卷
  • 更新:2021-12-03
  • 人气:1478

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苏盐城卷)化学

1、

坚持绿色发展,构建生态盐城,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宗旨的是

A. 扩大公共绿地,打造绿色家园
B. 鼓励燃煤发电,保障电力供应
C. 禁止秸杆燃烧,减轻雾霾影响
D. 发展公共交通,提倡低碳生活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119
2、

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冰块融化 B. 水果榨汁 C. 铁锅生锈 D. 蔬菜洗涤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2007
3、

人们常说苹果中含有丰富的"铁",这里的铁指的是

A. 元素 B. 分子 C. 原子 D. 单质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342
4、

正确的实验操作是科学探究成功的基础,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A.

熄灭酒精灯

B.

倾倒液体

C.

气体验满

D.

液体过滤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860
5、

LED是一种绿色节能光源.砷化镓( G a A s )是制造该光源的一种材料.该物质中 A s 是﹣3价,则 G a 的化合价为(    )

A. +3 B. +5 C. ﹣3 D. ﹣5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969
6、

厨房中报警器检测到煤气泄漏,从分子性质角度解释,这是利用

A. 分子很小 B.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 分子之间有间隙 D. 分子可以再分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429
7、

近年来,有关 P X 毒性的争议源源不断,其化学式为 C 8 H 10 ,名称为对二甲苯.下列有关PX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属于有机物 B. 由两种元素组成
C. 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4:5 D. 一个 P X 分子含有18个原子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798
8、

结合如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氧原子的核电荷数为8
B. 硅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 铝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形成 A l 3 +
D. 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5.85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718
9、

如图是甲、乙两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10 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 t 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使甲物质从其饱和溶液中析出,可采取降温的方法 甲、乙的饱和溶液从30 降温到10 时,析出的晶体质量甲一定大于乙
  • 题型:1
  • 难度:较难
  • 人气:651
10、

下列知识归纳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化学常识
B.化学与健康
①活性炭除异味是利用它的吸附性
②合金、塑料、橡胶都属于合成材料
③人体缺乏维生素 C 易患坏血病
④海鲜防腐可用甲醛溶液浸泡
C.化学与生活
D.化学与环境
⑤用汽油清洗油污属于乳化作用
⑥用燃烧法区分棉纤维和羊毛纤维
⑦使用无磷洗衣粉可减少水污染
⑧使用可降解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256
11、

X Y Z 三种金属中,只有 X 在自然界通常以单质形式存在, Y 放入 Z 的硫酸盐溶液中,有 Z 析出,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A. Y Z X B. X Y Z C. Z Y X D. Y X Z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240
12、

科学家最新发现,通过简单的化学反应,可以将树木纤维素转变成超级储能装置,如图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均保持不变 W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75 % 参加反应的X、Y两物质的粒子个数比为 3 4 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
  • 题型:1
  • 难度:较难
  • 人气:1979
13、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方法错误的是

选项
物质
所含杂质
除杂质的方法
A
C O C O 2 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干燥
B
C u F e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
C
C a O C a C O 3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D
K C l 溶液
C u C l 2 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钾溶液,过滤
  • 题型:1
  • 难度:较难
  • 人气:260
14、

下列四个图象能正确反应对应实验操作的是(

A. 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不断加入生石灰
B. 向等质量的锌、铁中滴加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
C. 向一定的氧化铁中通入一氧化碳气体并持续高温
D. 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和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 题型:1
  • 难度:较难
  • 人气:1418
15、

根据下面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可知样品中碳的质量分数为(

A. 44% B. 46% C. 54% D. 64%
  • 题型:1
  • 难度:较难
  • 人气:1556
16、

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请你按要求填空.

  • 题型:2
  • 难度:较难
  • 人气:1271
17、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仪器b的名称是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序号),其中二氧化锰的作用为.装置E中,铁丝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选用的收集装置是(填字母序号).制取二氧化碳时,用装置F替代装置B的优点是
(4)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强烈刺激性臭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氨气.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如图G~J所示装置对氨气的制取、性质进行探究.

①装置I中的现象是
②装置H的作用是
③根据氨气的性质,J处应选择的最佳收集装置为.(填"K"、"L"或"M")

  • 题型:2
  • 难度:中等
  • 人气:920
18、

盐城濒临黄海,海盐文化全国知名.某兴趣小组同学去盐场参观,带回了部分粗盐样品,并对其进行了如下探究:

(1)操作①中必须用到的一种仪器是(填序号)

研钵 量筒 烧杯 试管

(2)操作③的名称是,操作④中用到玻璃棒,作用为
(3)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100g 7.5%的氯化钠溶液.经检测,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有(填序号)
①氯化钠固体不纯   
②称量时精盐与砝码放反了
③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④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4)查阅资料得知:粗盐中除含少量泥沙等不溶性杂质外,还含有少量的可溶性杂质(假定可溶性杂质只有 M g C l 2 一种),为了得到较纯净的氯化钠,小组同学将所得的"精盐"又作了如下处理:

①白色沉淀的化学式为
②在得到的滤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的目的是
③若实验过程中不考虑损耗,最终到的 N a C l 固体的质量将(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原精盐中 N a C l 的质量.

  • 题型:2
  • 难度:困难
  • 人气:541
19、

实验室中有一瓶长期使用的氢氧化钠固体样品,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该样品的成分及含量进行探究.
【发现问题】该样品中含有哪些物质?
【查阅资料】① N a O H 在空气中不会转化成 N a H C O 3
B a C l 2 溶液呈中性, B a ( O H ) 2 是可溶性碱
C O 2 在饱和的 N a H C O 3 溶液中几乎不溶解
【提出猜想】猜想Ⅰ: N a O H

猜想Ⅱ: N a 2 C O 3

猜想Ⅲ: N a O H N a 2 C O 3

【设计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步骤①:样品全部溶解
步骤②:观察到现象 A

【收集证据】(1)若现象 A 是有气泡产生,则 X 溶液为,则(填"猜想Ⅰ"、"猜想Ⅱ"或"猜想Ⅲ")不成立.
(2)若 X 溶液为 B a C l 2 溶液,现象 A 是有白色沉淀生成,则产生沉淀的化学方程式是,取反应后的上层清液,测定其 P H ,当 P H 7(填">"、"<"或"="),则证明猜想Ⅲ成立.
【定量分析】确定部分变质样品中 N a 2 C O 3 的质量分数.
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步骤如下:①按图连接好装置,并检查气密性;②准确称取该样品1.0 g ,放入烧瓶内;③打开活塞,滴加30.0%的稀硫酸至过量,关闭活塞;④反应结束后,量筒内液体的读数为55.0 m l .(已知:室温条件下, C O 2 的密度为1.6 g / L
(1) B 装置集气瓶内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结果(填"有"或"没有")影响.饱和 N a H C O 3 溶液如果用水代替,则所测 C O 2 体积(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计算该样品中 N a 2 C O 3 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实验反思】有同学指出,上述三种猜想并不全面,请再提出一种猜想

  • 题型:33
  • 难度:较难
  • 人气: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