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卷 / 初中历史 / 试卷选题
  • 编号:137359
  • 题量:24
  • 年级:八年级
  • 类型:期中考试
  • 更新:2022-01-10
  • 人气:1926

江苏苏州吴中区初中办学联盟八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

1、

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率中共中央机关离开西柏坡村前往北平,他说“今天是进京赶考去……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照此说法,当年的完美答卷应该是(     )

A.召开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被选举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C.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D.实现了中国大陆的统一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322
2、

《长江日报》2004年8月1日报道,一位志愿军老战士到某中学给学生讲课时说:“为了不暴露埋伏地点,邱少云硬是在火海中咬紧牙关、纹丝不动,直到壮烈牺牲!同学们,这是怎样的一种毅力、怎样的一种精神啊!”这种“精神”是(     )
①爱国主义精神     ②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③艰苦创业的精神    ④集体主义精神

A.①③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②④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293
3、

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代表通过友好谈判作出的重大决定是(   )

A.设立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 B.和平解放西藏
C.建立西藏自治区 D.平定达赖集团分裂祖国的叛乱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174
4、

毛泽东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战略家,也是一伟大的诗人。其中他老人家描写第一个五年计划伟大成就的诗句是(     )

A.“金沙水拍云涯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B.“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C.“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D.“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656
5、

某同学利用下面的三幅历史图片开展研究性学习,研究内容应围绕(      )

A.土地改革 B.农业合作化 C.人民公社化 D.“大跃进”运动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535
6、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    )
①基本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②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③已经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④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916
7、

中共“八大”为我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八大”作出正确决策的基础是(    )

A.对国内主要矛盾的分析
B.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很高
C.全国土地改革的完成
D.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制订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842
8、

在中国民主革命的过程中,毛泽东作出的突出贡献有(  )
①找到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正确道路
②领导人民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③领导人民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④领导人民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526
9、

下图是1954年邮政总局发行的特种邮票它的发行是为了庆祝(     )

A.《共同纲领》的通过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公布
D.《双十协定》的签订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588
10、

“深耕细作产量高,一颗玉米穿云霄。彩云拴着玉米腰,吓得月亮弯弯腰。”
这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某地的一首民谣。如果将其作为史料,可以用来印证(    )

A.“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 B.“大跃进”运动中的浮夸风
C.农业科技取得突出进步 D.“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失误”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431
11、

从以下图片可以得出的信息是(   )

①片面追求高速度
②自然环境遭到破坏 
③当时存在严重的“浮夸风”现象
④农业科技化取得重大成果

A.①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982
12、

“正正反反,反反正正,正反一样;是是非非,非非是是,是非不分。”这首对联反映了“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状况,下列哪些是这一时期“是非”不分的表现(   )

A.1971年9月13日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B.1967年2月,中央“文革”小组指责一些老干部的行为是“二月逆流”
C.1976年清明节,人民群众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开展“四五运动”
D.1976年,华国锋、叶剑英领导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1690
13、

见下面的图示,哪个字母所代表的时期属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854
14、

1984年3月24日,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在《福建日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 ”呼吁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呼吁信,将“松绑”风吹向全国。这里的“松绑”主要是指(    )

A.允许企业实行公私合营 B.推行公司制
C.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D.废除国有制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801
15、

邓小平于1978年、1985年两次入选美国《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的主要原因是(    )

A.他富有传奇色彩
B.他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C.他提出了社会主义理论
D.他提出了“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1326
16、

1980年著名作曲家施光南深入安徽.四川农村体验生活,满怀激情地谱写经典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他选择赴上述农村体验生活的最主要理由是(    )

A.当地山川峻美,风景秀丽宜人
B.少数民族众多,民俗文化丰富
C.同属革命老区,富有红色传统
D.率先包产到户,农民生活改善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200
17、

改革开放后,深圳从边陲小镇变成为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城市,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1988年以来,海南经济迅速发展,正在建设成为国际旅游岛。这两地的发展都得益于(     )

A.建立直辖市 B.建立经济特区
C.实行“一国两制” D.建立特别行政区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1681
18、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这里的“转折”主要是指(   )

A.党的工作重心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B.经济体制的改革由农村改革转移到城市改革上来
C.经济改革的目标由建立计划经济转到建立市场经济
D.国家的对外政策由奉行闭关锁国到实行对外开放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533
19、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一书中写道: “他把市场经济称做‘一种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强调‘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并要求做到两者的‘内部统一’。直到1992年,他才打破禁忌,公开宣称政府的中心任务就是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材料中邓小平“打破禁忌”的论断(     )

A.促成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B.促使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C.推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 D.引导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654
20、

一位世纪伟人创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深入中国人的心灵。下列三张纪念邮票以党代会为主题,其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一组是(     )

A.经济建设国企改革市场经济
B.走自己的路初级阶段邓小平理论
C.改革开放计划经济一国两制
D.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科学发展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204
21、

判断题:在答题卡相应的方框内填写,正确的填写A,错误的填写B(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
1. 1956年底,我国的“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我国开始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2. “向雷锋同志学习”是周恩来同志的题词。(   )
3. “九一三”事件标志着林彪反革命集团的覆灭。         (     )
4.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制定的总路线盲目追求“高速度”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                    
5.目前,我国已经形成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   )
6.中共七大的新党章规定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

  • 题型:9
  • 难度:较难
  • 人气:1527
22、

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
1. 950年10月为了抗美援朝、                        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同朝鲜军民共同抗击美国侵略者。
2.目前,我国拥有经济特区最多的省份是      省,最大的经济特区是        。[来
3.1986年以来我国基本上形成了以         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我国逐步向         的道路迈进。
4.近现代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土地政策的变化,影响了中国农业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进程。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表,并谈谈给你的启示。

时期
内容
(经营管理模式)
影响
建国初期
农民土地所有制
彻底摧毁了___①__制度,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三大改造时期
__   _②_  ___  _   
土地转变为 ③    制,农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__  _④    _
人民公社化
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国家和人民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困难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_⑤_    责任制
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了。
启示
         ⑥                                   
  • 题型:2
  • 难度:较难
  • 人气:621
2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材料二 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材料三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上述三则材料均选自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请回答:
(1)材料一 是哪一时期的基本任务?列举这一时期的主要成就。(最少两项)
(2)材料二 是哪次会议上制定的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它起到了什么作用?
(3)材料三 是哪一年提出来的社会主义总路线?你如何评价这个总路线?

  • 题型:36
  • 难度:较易
  • 人气:376
2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感知历史 对比分析】
材料一 如图

(1)如上图,从“1908 年”到“1912 年”,老百姓在国家中的身份、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
(2)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l 分)
【再现历史 深入理解】
材料二 “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超来了。”——1949 年9 月21 日,毛泽东在全国政协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3)你怎样理解材料二所述“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的含义?(l 分)
【总结历史 升华情感】
(4)回顺历史,我们深深感受到中国共产党“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试结合建国以来的具体史实,对这一观点加以论述说明。(2 分)

  • 题型:36
  • 难度:较易
  • 人气: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