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卷 / 小学语文 / 试卷选题
  • 编号:149427
  • 题量:9
  • 年级:五年级
  • 类型:练习检测
  • 更新:2021-08-23
  • 人气:673

西师大版五年级上语文31.古诗两首同步练习

1、

拼拼,读读,写写。

  • 题型:11
  • 难度:较易
  • 人气:178
2、

比一比,再组词。
度(     ) 秦(     ) 汉(     ) 阴(     ) 塞(     )
席(     ) 春(     ) 汗(     ) 阳(     ) 赛(     )

  • 题型:2
  • 难度:较易
  • 人气:2017
3、

解释带点的词。
(1)但使龙城飞将在,不胡马度阴山。
但使:__________________ 教:_______________,
(2)王师北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定:__________ 乃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2
  • 难度:较难
  • 人气:1243
4、

给句子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
虽然……但是……         与其……不如……        无论……都……
(1)我们(      )走到哪里,(      )不能忘记人民的嘱托。
(2)(      )坐在那里说空话,(      )实实在在地去干
(3)张老师(      )没有担任我们的班主任,(     )却关心着我们班的每一个同学。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1900
5、

按要求改写句子。
(1)我们现在拥有这么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真是应该好好珍惜。(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溪水在田间哗哗地流淌。(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里的景色非常美丽。(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7
  • 难度:较难
  • 人气:1251
6、

回答下列问题
示儿 
[南宋]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九州在诗中是指___________,乃翁是指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诗中,临终前,诗人的遗憾是(用原句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人的遗恨是(用原句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诗人的遗愿是(用原句回答)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 题型:54
  • 难度:较难
  • 人气:639
7、

古诗阅读。
送柴侍卿①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王昌龄                        (唐)李白
流水通波接武冈②,送君不觉有离伤。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青山一道同风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注释】①侍御:官职名。②武冈:县名,在湖南省西部。
对以上两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送柴侍卿》中“明月何曾是两乡”所表达的情感和苏轼的“千里共婵娟”有异曲同工之妙。
B.朋友离别在即,可王昌龄却说“送君不觉有离伤”,未免让人觉得有些薄情寡义。
C.《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前两句旨在点题,引出了相互惜别的人物、地点、时令和友人要前往的目的地。
D.《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后两句让我们仿佛看到了:李白在楼前久久伫立,目送孟浩然乘船顺流而下,渐行渐远,船上的白帆逐渐消逝在遥远的水天相接处。

虽然两首都是离别诗,但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却不相同,请分别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54
  • 难度:较难
  • 人气:1510
8、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题目。
从军行(其四)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①,孤城遥望玉门关②。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③。
[注释]①青海:湖名,在今青海省。雪山:指祁连山。②玉门关: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
③楼兰:汉时西域诸国之一,故址在今新疆罗布泊附近。
一、二句写景对表现戍边将士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中“黄沙百战穿金甲”句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请作具体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54
  • 难度:较难
  • 人气:1259
9、

小作文。
学完《示儿》这首诗,被父亲的高大形象所感染,试着把《示儿》这首诗改成一篇记叙文,字数不限,题目自拟。

  • 题型:12
  • 难度:较难
  • 人气: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