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卷 / 初中语文 / 试卷选题
  • 编号:21
  • 题量:10
  • 年级:八年级
  • 类型:期中考试
  • 更新:2021-12-10
  • 人气:296

海南省海口市初二上学期期中检测语文卷

1、

阅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答题。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为我们打开了一片丰富多采的新天地。“长征之歌”专题再现了红军长征的动人情景,讴歌了红军战士的钢铁意志和伟大的民族精神;在“爱国情怀”专题里,我们似乎qīnɡ听到海外游子思念故土的心声,体会到被剥夺使用母语权利的亡国者的痛楚,也品味了著名科学家始终眷恋祖国的深情,领悟了志士仁人面对山河破碎而壮志难chóu的忧愤,爱国之情油然而生……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qīnɡ 听 ______       壮志难chóu              眷恋____________
(2)上面文段中有一个错别字,找出来并加以改正。________改为________

  • 题型:11
  • 难度:较易
  • 人气:2125
2、

根据题目要求默写诗句。
(1)毛泽东在《七律·长征》诗中,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反衬出红军战士敢于藐视并战胜一切困难的高大形象和伟大气魄的诗是:                                   
(2)“                   ,                       ” 这两句诗是《泊秦淮》中形象化的议论,表达了诗人对世道人心的忧患意识。
(3)                 ,化作春泥更护花。
(4)海内存知己,                     
(5)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                       ,像山泉在呜咽,                       

  • 题型:42
  • 难度:较易
  • 人气:1254
3、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是否能学以致用,是一个人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前提。
B.通过“学会感恩”主题班会,使我受到很大的触动。
C.2009年10月16日,第十一届全运会开幕式在济南奥体中心隆重举行。
D.大力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是学校、家庭、社会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075
4、

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

A.桂林的山水黄山的松,真是巧夺天工。
B.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
C.谈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使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D.想不到昔日的“浪子”今天却成了英雄,这就不得不让人刮目相看。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939
5、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七律·长征》是一篇威武雄壮、气势磅礴的革命史诗,它热情歌颂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
B.《枣核》作者是萧乾,这篇以“枣核”为线索的散文表现了美籍华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C.《背影》这篇叙事散文的抒情气氛是很浓的,作者用浓墨重彩着意渲染,表达父子情深。
D.《父母的心》是日本著名小说家川端康成写的一篇小说,文章描写了在一艘轮船上发生的至亲至爱的故事,实在催人泪下。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830
6、

育才中学近期准备举办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假如你是校团委宣传委员,你准备组织开展哪些活动?(至少要写出两个活动项目)
(2)为了让更多的同学参与这项活动,校团委拟组织“我与祖国”征文比赛,请你为活动写一句宣传语。(不超过15个字,2分)
(3)活动结束后,校团委准备举办由各班团支部书记参加的“祖国在我心中”专题汇报会,汇报交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收获。作为主持人的你,请设计一段开场白。

  • 题型:3
  • 难度:较易
  • 人气:179
7、

阅读《最后一课》文段,完成第下列各小题。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
文段写教堂的钟声、祈祷的钟声、普鲁士兵的号声,有什么作用?
韩麦尔先生此时此刻有无数的话要说,但是他哽住了,说不下去了,是因为(  )

A.时间太少了,满肚的话一时无从说起。 B.他要离开他教的学生,心情难过。
C.想到课一结束,他就要离开这生活了四十年的地方,心中有说不出的惆怅。
D.最后一课即将结束,从此将和祖国的语言告别,留恋与失望、痛苦与悲愤到了极点,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

韩麦尔先生“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这一细节描写表现了韩麦尔先生怎样的思想感情?
判断下列两句中的破折号的用法。
(1)“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
(2)“散学了,—你们走吧。”(   )

A.表示解释说明 B.表示语音延长 C.表示意思的递进 D.表示语意的转折
  • 题型:4
  • 难度:较易
  • 人气:1436
8、

阅读下面现代文,完成第下列各小题。
父亲的眼神
一个背影,让朱自清潸然泪下;一个眼神,让我终身悚然汗下。
那是在我上中学时,因为有“瘸腿科”,加上当时传说文理不再分科,所以,尽管我的语文、英语成绩居班里前几名,但是数理化成绩却出奇地差。这样的情况下,肯定高考无望。因此,高一期末考试前,我彻底失望,回到家里。
因自觉惭愧,回到家听说父亲正在田里拔草,我赶紧戴上草帽,到田里帮忙。学都上不好,再不勤快一点,会被人骂为“二流子”的。顶着烈日,到了田里,我告诉父亲,不想再上学,反正学不好了,还不如回家种田。
我以为父亲会勃然大怒,他对我寄予很大的希望,当了一辈子的“睁眼瞎”,他不想我走他的老路。但是,父亲始终埋着头,并不理会我,好像并没有听进去我的话。我不怕父亲发火,却怕父亲的沉默。我不敢再说话了,只好随着他卖力地拔草。近晌午的太阳很毒,汗水在身上像虫一样爬,衣服贴在身上,抬起头,父亲仍然在埋头拔草,我怎好意思停下来……
中午,回家吃过饭,父亲仍然没有就我退学的事发表意见。让我说什么好?情况很不妙,我知道,越是在闷热干燥的夏日午后,越会有突如其来的狂风暴雨。这沉默,让我忐忑不安。
吃过饭,父亲说:“走吧,去地里把瓜秧翻一下,要不然今年地瓜就收不到了。”我拿起锄头就走。我就不信,父亲能干,我就不行。
夏日午后的太阳实在太厉害,汗水把我弄的睁不开眼晴,要在学校,现在正是午睡的时侯,我早已经呵欠连天了——看父亲,光着黑黝黝的脊梁,仍在埋头翻秧——趁着父亲不注意,我跑到树阴底下枕着锄头就睡着了。
好像没过多大一会儿,我就被父亲推醒。睁开眼,我看到父亲冷冷的眼神,那眼神很复杂,既有不屑、鄙夷,也有悲哀、绝望,还有许多我一下子说不出的内容……
“当庄稼人你也不够格,躺在地头睡觉庄稼就会长出来?你那个样,二流子也比你强。你哄庄稼一天,庄稼就哄你一年。赶快起来!”
父亲的眼神让我受不了,我的后脊早已经汗流下来了,不是热汗,是冷汗。
当天晚上,回到家,我觉得浑身骨头都散了。摸着胳膊上已经晒脱了皮的地方,我的心乱成一锅粥。
第二天早上,天刚蒙蒙亮,父亲又把我推起来。一睁眼,又是那眼神……我坐起来,恶狠狠地说了一句:“我要上学!”
后来的事情变得很简单。高考后,我上了大学中文系。再后来,到电视台当上了一名记者。
尽管远离家乡,远离了父亲,但那眼神始终占据了我的记忆,回想起来就让我不忘。
时至今日,我最喜欢的歌还是蔡琴《你的眼神》。这首歌的旋律很美,很忧郁,很沉静,很悠远,父亲的眼神不这祥,但我想起来却抑制不住自己汹涌的感情。走到院子外,望着满天的繁星,我不由喃喃自语:“山一样沉默的父亲,我忘不了你的眼神!”
(选自《青年博览》,有改动)
“一个背影,让朱自清潸然泪下;一个眼神,让我终身悚然汗下。”从全文看,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我坐起来,恶狠狠地说了句:‘我要上学!’”中的“恶狠狠”体现了“我”什么心理?
“你哄庄稼一天,庄稼就哄你一年。”父亲用朴素的话道出了深刻的生活哲理,从中你感悟到什么?
“那眼神始终占据了我的记忆,回想起来就让我不安。”请根据文意说说为什么父亲的眼神会让“我”不安。
父母的形象被无数人描绘过,父母的品格被无数次赞美过,写出两句赞美父母的谚语、格言、民谣或诗歌。

  • 题型:4
  • 难度:较易
  • 人气:362
9、

阅读《人琴俱亡》片段,完成下列各小题。
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
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解释下列加点字。(3分)
俱病笃(     ) 弦既不调(      ) 了不悲(      ) 
下列加点字的意义用法完全相同的两组是(   )(   )(2分)

A.王子猷、子敬俱病笃人琴俱亡
B.子敬素好琴又留蚊于素帐中
C.人琴俱亡亡羊补牢
D.何以都不闻消息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E. 而子敬先亡                 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
(2)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课文开头写子献是“了不悲”,“都不哭”.可后来为什么又“恸绝良久”?(2分)
本文选自《世说新语》,书中许多故事已成为成语,请你写其中的两个。

  • 题型:45
  • 难度:较易
  • 人气:498
10、

请以“               伴我成长”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 将题目补写完整;②文章要有真情实感;③文体不限;④字数在500 字以上,诗歌不少于20 行; ⑤不要在文中出现真实人名、校名、地名。

  • 题型:20
  • 难度:较易
  • 人气: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