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卷 / 初中物理 / 试卷选题
  • 编号:26555
  • 题量:24
  • 年级:九年级
  • 类型:期末考试
  • 更新:2020-03-18
  • 人气:1503

[广东]2011 — 2012学年度旗风学校第一学期九年级物理期末质量检测试题

1、

下列说法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飞机飞行的速度大约是20km/h B.成年人伸展双臂的距离大约是1.65m
C.一名中学生体重约为50N D.物理课本质量是16kg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786
2、

以下的安全警示语中涉及到惯性知识的是(  )

A.景区水池边标示“水深危险”  B.商场走廊过道标示“小心碰头”
C.输电铁塔下标示“严禁攀爬”   D.汽车的尾部标示“保持车距”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347
3、

下列器件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A. 瓶盖起子    B. 筷子   C. 镊子       D. 天平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059
4、

甲、乙、丙三个同样的瓶子分别装着质量相等的水、煤油、汽油(ρ汽油煤油)。甲瓶液面最高,乙瓶次之,丙瓶最低。则(  )

A.甲瓶装着汽油,乙瓶装着水 B.甲瓶装着水,乙瓶装着煤油
C.甲瓶装着水,乙瓶装着汽油 D.甲瓶装着汽油,乙瓶装着煤油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603
5、

下面所列动物的特征中能够增大压强的是(  )

A.小狗有尖尖的牙齿 B.蜈蚣腹部有许多足
C.泥鳅体表有一层滑粘的液体 D.蛇的体表覆盖粗糙的鳞片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449
6、

自行车在我国是很普及的代步工具,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上来看,它涉及了许多物理知识,对其认识错误的是(  )

A.坐垫呈马鞍型,它能够增大坐垫与人体的接触面积,以减小臀部所受的压力
B.坐垫下有许多根弹簧,目的是利用它的缓冲作用减小震动
C.在车的外胎、把手塑料套、脚踏板和刹车把套上都刻有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D.车的前轴、中轴及后轴均采用滚动轴承以减小摩擦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861
7、

如图1所示的木块放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小华沿直线水平匀速拉动木块,在木块运动过程中(  )

A.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大于木块受到的重力
B.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保持不变

图1

C.绳对木块的拉力大于桌面对木块的摩擦

D.绳对木块的拉力和木块对绳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 题型:1
  • 难度:未知
  • 人气:1827
8、

某同学进行测量记录时因粗心漏掉了单位,请你补上:
物理教科书的厚度为8.2    ;课桌的宽度为O.65      ;教学楼高1000     

  • 题型:2
  • 难度:容易
  • 人气:237
9、

当我们观察到物体发生了                   发生改变,就知道物体受到了力。

  • 题型:2
  • 难度:未知
  • 人气:778
10、

用80N的力将质量为5kg的物体静止地压在墙壁上。则墙壁所受的压力为     N,物体所受的静摩擦力大小为        N。

  • 题型:2
  • 难度:未知
  • 人气:1333
11、

一物体在月球受重力等于地球上所受重力的l/6,将12kg的物体放到月球上,其质量是    kg,重力是       N。

  • 题型:2
  • 难度:未知
  • 人气:653
12、

起重机要吊起100 kg的钢件,使其向上以1 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钢丝绳受到的拉力是     ,若让物体以2 m/s的速度匀速上升,钢丝绳受到的拉力是      

  • 题型:2
  • 难度:未知
  • 人气:1046
13、

分别写出一个与图2所描绘的情景有关的物理知识: 
         
A:接足球           B:饮汽水           C:划竹排          D:滑雪
A:                          
B:                        
C:                           
D:                        

  • 题型:2
  • 难度:容易
  • 人气:611
14、

如图所示是一种砖的体积——质量图象。根据图象计算回答下列问题:

(1)这种砖的密度为            
(2)当砖的体积为6dm3时,其质量为              

  • 题型:2
  • 难度:容易
  • 人气:366
15、

将适量的橡皮泥黏在铅笔的一端(能使铅笔竖直浮在液体中),这就制成一个很有用的土仪器——密度计。将它分别放到盛有不同液体的杯中,静止时的情景如图所示。

(1)三种液体密度大小的顺序:            
(2)该密度计的工作原理:                

  • 题型:2
  • 难度:中等
  • 人气:1960
16、

当我们用手握绳子提起重物的时候,为了不使绳子从手中滑落,我们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        。一次野营中,小明和同学一起搭帐篷,为抗风搭帐篷要用“地钉”(类似于长铁钉)将帐篷固定在地面上,小明发现地面越松软,地钉插入越容易,固定效果越差,原因主要是               

  • 题型:2
  • 难度:中等
  • 人气:2170
17、

一个被按到水里的乒乓球放手后迅速上浮,请在图5中画出球所受力的示意图。

  • 题型:31
  • 难度:容易
  • 人气:1984
18、

某工人想移动一块大石头,用了如图6所示装置,请画出图中动力F1的力臂

  • 题型:31
  • 难度:较易
  • 人气:392
19、

用滑轮组将陷在泥中汽车拉出来,试在图7中画出 最省力 的绕绳方法。

 

  • 题型:31
  • 难度:较易
  • 人气:577
20、

(1)图甲中铅笔的长度为_______________cm。

(2)小明同学利用量筒、水和天平测量一块矿石的密度,测的矿石的体积为20cm3,用用天平测量矿石的质量如图乙所示,此矿石的质量是        g,矿石的密度是           g/cm3

(3)如图丙所示,指针所示被测物重力是                N。

(4)王芳同学在研究弹簧的伸长与拉力大小的关系实验时,得到如下数据:

拉力的大小(N)
0
2
4
6
8
弹簧的长度(cm)
15
16
17
18
19

实验结束后,加在弹簧自由端的拉力消失,弹簧长度回到15cm。请你对表中的弹簧的长度数据进行研究,分析弹簧的伸长与拉力大小之间的关系,结论是:                   

  • 题型:30
  • 难度:中等
  • 人气:2135
21、

小明所设计的“估测大气压的值”的实验方案如下:
(1)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个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2)如图9所示,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固定在墙上的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地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开始移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3)观察并记录注射器筒上所标明的容积V,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长度L。
①根据以上实验方案,用测得和记录的物理量计算大气压强的表达式p=                
②按照上述实验方案,若测得的大气压强的值比实际值偏小,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   _____。
③按照上述实验方案,若测得的大气压强的值比实际值偏大,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  ___。 

  • 题型:30
  • 难度:中等
  • 人气:1555
22、

如图实验装置,斜面长2m,高0.5m,秒表每格1s.重为1N的小车在沿斜面方向、大小是0.3N的拉力F作用下,从底端匀速到达顶端,秒表变化如图(指针转动未超过一周)。求:

(1)拉力所做的功;
(2)拉力的功率;
(3)斜面的机械效率。

  • 题型:13
  • 难度:中等
  • 人气:868
23、

“大洋一号”是我国第一艘现代化的综合性远洋科学考察船,船体质量大约是5.6×103t。其先进的声学系统由侧扫声纳,浅地层剖面仪和深水多波束组成,工作深度6000米,可高精度地探测深海底地形、地貌和浅地层结构。船上配备有潜深3000米的遥控机器人,搭载有海底电视、照相系统,温度、化学传感器和二个机械手,可在海底取岩石、沉积物和生物样本,或利用传感器进行环境探测。求:(已知:海水的密度取1.03×103kg/m3,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大约1500m/s,g =10N/kg)
(1)船自身受到的重力是多大?
(2)当船在海洋上航行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大?
(3)机器人在3000m深处工作时受到海水对它的压强多大?
(4)声纳回声定位系统从发出超声波到接收到来自6000m海底深处的回声所需要的时间是多少?

  • 题型:13
  • 难度:较易
  • 人气:1032
24、

理想实验的研究方法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许多物理学的规律和模型的产生都是在理想状态下推理得到的。比如:我们学习的牛顿第一定律就是理想实验研究方法得到的定律。牛顿曾研究过这样一个问题:他发现人掷出去的石头总会偏离掷出方向落回地面,于是牛顿提出了一个“大炮”的设想,后来他经过实验画出了 “大炮”的草图(如图)——在地球的一座高山上架起一只水平大炮,以不同的速度将炮弹平射出去,射出速度越大,炮弹落地点就离山脚越远。在此基础上他推想:当射出速度足够大时,炮弹将会如何运动呢?牛顿通过科学的推理得出了一个重要的结论。这就是著名的“牛顿大炮”的故事,故事中牛顿实际也用到了理想实验的研究方法。请回答:

(1)为什么掷出去的石头总会偏离掷出方向落回地面?
(2)牛顿在该研究中依据的事实是                                           
(3)牛顿当年推理得出的重要结论是                                         
(4)如今,牛顿当年的推测已变成了现实,人们应用他的推论,利用现代科技制成了    
(5)人造地球卫星的轨道示意图如图12。它在大气层外环绕地球运行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和动能相互转化,机械能是守恒的。它在近地点的         能最小。    

  • 题型:30
  • 难度:中等
  • 人气:2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