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卷 / 高中语文 / 试卷选题
  • 编号:3202
  • 题量:12
  • 年级:高考
  • 类型:高考试卷
  • 更新:2021-10-09
  • 人气:161

2008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江西卷)

1、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 站在村中心小学那几间破烂不堪的教室前(有两间的墙都倒塌了一半),感觉这里像是刚被敌机轰炸过。
B.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C. "防治手足口病是关系民生的大事情,"省领导在慰问患者及其他人员时说:"必须坚持生命第一的理念,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
D. 国家有关法律文件对非法制造、贩卖、运输、持有毒品、非法种植罂粟、大麻等植物、引诱,教唆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等,都作了相应的处罚规定。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613
2、

按照下面句子的结构和修辞方式(……有了……,好比……,是……),另写一个句子。(字数不限,句意连贯)
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
答:

  • 题型:3
  • 难度:中等
  • 人气:906
3、

阅读下面的文字与漫画,按要求作文。
2007年洞庭湖大水导致20亿只田鼠大迁徙,所过之处农田一片狼藉。专家认为鼠危害之烈,原因之一是人类热衷于吃野味,致使田鼠的天敌(蛇、猫头鹰、黄鼠狼等)急剧下降。

《助鼠为患》   作者颜庆雄
(据2007年7月12日 《晶报》)
根据上述材料,请你为田鼠或田鼠的天敌代拟一封给人类的信。
要求:
①必须按书信格式作文。
②题目自拟。
③所有内容必须与给定的材料相关。
④不少于800字。
⑤不得抄袭、套作。

  • 题型:20
  • 难度:中等
  • 人气:942
4、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干部队伍     化建设已经有了制度保障。
②现代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     从前的幻想今天都有可能成为现实。
③到半夜,小说终于脱稿了,他      地摸着胡子,长长地松了口气。

A. 年轻  以至  踌躇满志 B. 年青  以致  踌躇满志
C. 年轻  以致   自鸣得意 D. 年青  以至  自鸣得意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884
5、

文学常识与名篇填空。(5题限选4题)

1.

中国古代戏曲主要指元杂剧和,其中元杂剧代表作《西厢记》的作者是

2.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李密《陈情表》)

3.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陶渊明《归园田居》)

4.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写闻笛而生乡思之情的两句是:

5.

姜夔在《扬州慢》中写扬州昔日繁华的长街,如今全是荞麦的两句是:

  • 题型:2
  • 难度:中等
  • 人气:860
6、

用"……使……"这种句式概括下文说到的与气候有关的各种因素及其对世界作物产量造成的影响。(不超过25个字)

19世纪以来,世界平均气温已经升高0.7摄氏度。研究显示,温度升高会使作物产量减少。在低纬度地区,气温即使升高1~2摄氏度,都有可能导致作物减产。在中高纬度地区,气候较为凉爽,如果气温升高3摄氏度,再加上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高,倒有可能增加大米和小麦的产量。可是这些地区由于降雨方式的改变和污染造成普遍缺水,就使得这点好处荡然无存。此外,燃烧矿物燃料产生的污染物与光发生作用在地球表面生成的臭氧含量增加,也会明显降低作物产量。

  • 题型:3
  • 难度:中等
  • 人气:830
7、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初入淮河四绝句(三)  杨万里
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

注:淳熙十六年十二月,金人派遣使者来南宋贺岁,杨万里奉命送金使北返途中,来到原为北宋腹地,现已成为宋、金国界的淮河时,感慨万端,作诗以抒怀。

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 题型:18
  • 难度:容易
  • 人气:699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
朦胧的敬慕
--悼念鲁迅先生
萧乾
①也许有人比我更怕死,我却不相信有比我再怕看死人的了。走在街上,我从没有胆子向寿衣铺里望望。夜半,即便从很远很远地方飘来的僧器或诵经声,也必害得我用棉被厚厚包起头来,直像那是什么符咒一样。
②我曾见过三位死人,在我的记忆中,他们都将是我永不会忘记的。而且,我还该陈说我都例外地不曾害怕过:一个黄昏,我的母亲死在我的怀抱里;小学时代,曾排着队去中央公园社稷堂瞻仰过孙中山先生的遗体;最近,在鲁迅先生灵前,我守了两天灵。
③扶着那绛色帏幔,职务使我看见了数千张陌生的但是诚笃的脸,一个个脚跟都像坠了铅球,那么轻又那么沉重地向灵堂踱。低垂的头,低垂的手,低垂的眉眼和心。待踱到灵堂中央,冥冥中似有什么使他们肃然驻足了。敬慕和哀悼如一双按住的手,他们的身子皆极自然地屈下了。然后噙了一汪眼泪,用手巾堵着嘴,仓皇地奔了出来。
④最感人的莫如一群小学生的吊唁。在那近三十位小吊客中间,我特别留意一个衣服褴褛、腿下微跛的,他肋下夹着的画册和石板说明了是刚刚放学,如今正是回家或在街头玩耍的时候,然而他却结伴迢迢跑到了这里。那个微跛的孩子,一拐一拐地,一直来到灵前,两只颇清秀的眼睛直直地凝视着鲁迅先生的遗体,然后,又放下肋下的画册,深深地鞠躬。我不信作了那么些纪念周,他还不知道"三鞠躬"的礼数,然而,当我数到第三次以后,他仍向下屈着小小腰身,他一连鞠了七个躬才红涨着脸,也红涨着眼睛,走出灵堂。
⑤如果稍换一个情况,我将忍不住笑出来的,然而,我那时是用极大的崇敬心情替他掀开帏幔,一直目送他走下殡仪馆的台阶。
⑥那个背影唤起我一点回忆。十多年前一个傍晚,如一切贪爱窗外景色的孩子一样,四点钟以后的时间对我变了滋味,换成鲜艳颜色。然而我放下了玩具,和同伴沿着朱色皇城走好长好长一段路去瞻仰一位"民国缔造者"的遗体。空着的肚皮充满着的一半是对"尸骸"的恐惧,一半是对"伟大"的钦仰。我们跨进那座御花园的大门时,紫禁城角的太阳已向下沉落了。我喘着气向陌生的大人打听路线,好容易才攀了一道高大石阶,在花圈花篮的簇拥中,我看到安息着的孙中山先生。
⑦--我记得,当时我的心一点也没有跳!
⑧我们环着那铜棺走了一圈,又蹑着脚步走了出来。
⑨抬头,紫禁城角的太阳已经沉落下去了。我似乎打了一个冷颤,然而,除了模糊的"伟大",我并没有摸清死的是什么人。只是冥冥中,一种超乎孩子胸膛容量的衰戚或尊敬感觉使塞在我喉咙间,我赶不掉它。
⑩归途,我们放洋画的袋子里,每人都塞了一袋传单:有工人发的,大学生发的,有国民党的,共产党的,说明孙先生的生平和抱负(这些我曾保留到六年前,直到一个朋友将我寄存的最珍贵的东西,如小学生时代的作文本,全当作烂纸卖掉了)。当时我们其实一点也不懂,但是当孙传芳乱批三民主义,张作霖满街捉革命党时,我却私下藏了一本《孙中山传》。
⑾伟大的人格也许有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这力量在茫然无知的孩子心灵上时常比成人更深刻,更恒久。
⑿我不知道如果鲁迅先生这时醒转过来,他将会怎样热烈地抱起那个微跛的孩子。
1936年10月,上海
(原载1936年《中流》第1卷第5期)
15、 "朦胧的敬慕"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本文通过哪几个事例来表现"朦胧的敬慕"?

16、请指出文章的结构方式,并结合文本作简要分析。

17、 这是一篇悼念鲁迅先生的文章,作者却用了大量笔墨回忆十多年前瞻仰孙中山先生遗体等有关情况。这里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作简要分析。

18、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文章第③段在描写数千位吊唁者的神情动作时,运用了夸张、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
B. 在数千吊唁鲁迅先生的人中,有一个衣衫褴褛、腿下微跛的小孩,对鲁迅先生连鞠了七个躬,所以作者对他由开始的忍不住想笑,转变为极大的崇敬。
C. 当"我"和同伴跨进御花园大门时,"紫禁城角的太阳已向下沉落了";当"我们"蹑着脚步走出来时,"紫禁城角的太阳已经沉落下去了"。这两句景物描写烘托了"我"的哀戚心情。
D. "--我记得,当时我的心一点也没有跳"这句话的意思是:"我"看见孙中山先生的遗容时,对伟人的敬慕战胜了对死人的恐惧。

E、通观全文不难发现,作者在为鲁迅先生守灵时,对鲁迅的崇高精神、伟大人格内涵的理解及由此产生的敬慕之情都是朦胧的。

  • 题型:4
  • 难度:中等
  • 人气:1932
9、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zǐ) 烙(pào) 沐(zhì) 铢必较(zī)
B. 首(hán) 古(gèn)不 (xù) 极泰来(pǐ)
C. 羡(xīn)下 (chéng) 永(juàn)咸 维新(yǔ)
D.(niù) 逅(xiè) 忑(tǎn) 便宜行事(biàn)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291
10、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诀巧磨砺赝品浅尝辄止

B.

赦免落寞蓬蒿好高骛远

C.

哂笑自诩告馨倍道兼程

D.

辍学倩影消弭功亏一匮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577
11、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题。

子产为政 

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然明子产曰:"毁乡校,何如?"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岂不遽止?然犹防川:"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子皮欲使尹何为邑。子产曰:"少,未知可否。"子皮曰:"愿,吾爱之,不吾叛也。使夫往而学焉,夫亦愈知治矣。"子产曰:"不可。人之爱人,求利之也。今吾子爱人则以政,犹未能操刀而使割也,其伤实多。子之爱人,伤之而已,其谁敢求爱于子?子有美锦,不使人学制焉。大官、大邑,身之所庇也,而使学者制焉。其为美锦,不亦多乎?侨闻学而后入政,未闻以政学者也。若果行此,必有所害。"

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二月,郑伯如晋,子产寓书于子西,以告宣子,曰:"子为晋国,四邻诸侯,不闻令德,而闻重币,侨也惑之。侨闻君子长国家者,非无贿之意,而无令名之难。夫令名,德之舆也。德,国家之基也。有基无坏,无亦是务乎?有德则乐,乐则能久。"宣子说,乃轻币。

子产使都鄙有章,上下有服,四有封洫,庐井有伍。大人之忠俭者,从而与之;泰侈者,因而毙之。从政一年,舆人诵之曰:"取我衣冠而褚之,取我田畴而伍之。孰杀子产,吾其与之!"及三年,又诵之曰:"我有子弟,子产诲之。我有田畴,子产殖之。子产而死,谁其嗣之?"  (选编自《左传》)

〔注〕①子产:名侨,字子产,春秋时著名政治家,郑国名相。文中加"     "的都是人名。②乡校:乡间公共场所。③范宣子:春秋时晋国大臣,晋平公时执掌国政。④封劣:田界。⑤伍:五家相保的民户编制。⑥舆人:众人。⑦褚:储藏。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吾不救也                克:能够。

B.

郑伯晋                  如:到……去。

C.

非无贿之患,而无令名之难  贿:贿赂。

D.

子产使都有章,上下有服  鄙:边远的地方。

2.

下列句中的"病" 字,与文中"郑人病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

B.

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C.

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

D.

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3.

下列八句话编为四组、分别表现子产治国以德,以民为本的一组是(

①不闻令德,而闻重币,侨也惑之  ②大人之忠俭者,从而与之

③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 ④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

⑤人之爱人,求利之也   ⑥德,国家之基也   ⑦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⑧夫令名,德之舆也

A.

⑧②

B.

⑥⑤

C.

①③

D.

⑦④

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子产高度重视倾听民众意见,并且把民众的批评指责作为施政的依据。他认为乡校是民众发表意见的重要场所,如果取缔乡校,堵塞言路,一定会对国家造成巨大伤害。

B.

子产认为政事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他反对子皮任用年轻而又没有从政经验的尹何治理封地,认为如果不经过学习实践就委以重任、一定会造成危害。

C.

子产认为治国应该重德轻财,治国以德可以获取美好的名声,从而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使国家根基稳固,人民快乐安逸。

D.

子产是春秋时期郑国的贤相,他具有很强的民本思想,勇于改革,赏罚分明,治国有方,文章最后通过郑国流传的民谣,用对比的手法,对子产给予了高度的赞扬。

5.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我闻忠善以报怨,不闻作威以防怨。

(2)吾爱之,不吾叛也。使夫往而学焉,夫亦愈知治矣。

(3)子产而死,谁其嗣之?

  • 题型:45
  • 难度:中等
  • 人气:180
1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本报热切期待您:(1)惠赐大作;(2)提供话题;(3)推荐作者;(4)提出批评建议。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C. 三年来的"旅游兴市"竟成为今天发展核电的障碍,这可能是地方政府当初始料未及的。
D. 他潜心研究,反复试验,终于成功开发了具有预防及治疗胃肠病的药粥系列产品。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