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卷 / 初中语文 / 试卷选题
  • 编号:55426
  • 题量:11
  • 年级:九年级
  • 类型:中考模拟
  • 更新:2020-03-18
  • 人气:1630

[浙江]2013届浙江省瑞安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适应性测试语文试卷

1、

下列加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除(qū)烦(zào)首低眉(hán)
B.利(xī)零(diāo)而不舍(qì)
C.阻(yè)育(yùn)门若市(tíng)
D.取(dì)新(cù)不求解(shèn)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2107
2、

根据下面语境,为空缺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其序号填写在横线上。
在《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中,我们听到了文坛泰斗雨果对另一位大师伏尔泰的      ;在《傅雷家书》中,我们读到了著名学者傅雷和儿子傅聪的艺术        ;在《致女儿的信》中,我们读到了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女儿的爱情      
A.礼赞         B.启蒙         C.交流

  • 题型:1
  • 难度:容易
  • 人气:638
3、

古诗词名句填空。(①至⑤题必做,⑥⑦两题选做一题,每空1分)
今夜偏知春气暖,                   。(刘方平《月夜》)
过尽千帆皆不是,                   。(温庭筠《望江南》)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 咏梅》)
“愁”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永远说不尽的话题,李清照因国破家亡感慨万千,那愁绪是“只恐双溪舴艋舟,                  。”范仲淹的悲壮愁肠是“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陆游的千古愁化为驿路的梅花“                  ,更著风和雨。”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                  ,以思,无益,                  
《〈论语〉十则》中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认为二者不可偏废的句子是“                                。”

  • 题型:42
  • 难度:容易
  • 人气:1833
4、

某电视台要将中外名著搬上荧屏。假设你是编剧,请用自己的话填写下面的“拍摄指南”。(写出作者1分,镜头与意图各3分)
【小资料】特写镜头:电影艺术的一种手法。用近距离拍摄的方法,把人或物的局部加以放大、强调,以造成强烈的艺术效果。

《杨修之死》拍摄指南
《童年》拍摄指南
⑴原著作者:罗贯中
原著作者:           
⑵特写镜头:杨修答出曹操的谜语后,曹操赞赏杨修时脸上复杂的表情。
特写镜头:           
⑶表达意图:                       
表达意图:以此特写镜头,表现了在苦难的环境里依然不乏温暖和光明,突出了祖母慈祥善良,热爱生活,有着宽广的胸怀。

 

  • 题型:43
  • 难度:容易
  • 人气:1717
5、

从2013年2月底开始,一则关于电信运营商要向微信①收费的传闻引发行业震荡、社会热议。请阅读下面有关微信收费的三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关于微信是否应当收费,工信部官员张峰表示,根据目前的法律法规和相关管理规定,对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等新业务,政府实行市场调节价管理,即由经营者根据市场情况来决定其是否收费。微信从2011年推出以来,该业务是否收费或者怎么收费,都是由其经营者依据市场情况自主决定的,政府部门没有干预,未来工信部也将坚持这一原则。
材料三:
1楼:微信让短信业务量萎缩太厉害,运营商②赚少了不爽,所以就拿微信占用流量说事,喊着要收费。
2楼:收费的话肯定不用微信了,免费聊天软件多的是……什么时候收费,什么时候删。
3楼:微信收费发展的结果将是运营商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4楼:                                                                      
〔注〕:①微信: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款通过网络快速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支持多人群聊的手机聊天软件。现阶段微信任何功能都不收取费用,微信时产生的上网流量费由网络运营商收取。
②运营商:即网络运营商,在中国指的是移动、联通、电信三大通信企业。
统观三则材料,我们可以发现微信团队、政府、网民对于微信是否收费各有自己的倾向或主张,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一、二中微信团队、政府对于微信收费传闻的态度。
微信团队:                                                                     
政府:                                                                         
细读材料二、三,你觉得电信运营商要求对微信进行收费的原因是什么?
                                                                               
关于微信收费,材料三中的网友表达了“什么时候收费,什么时候删”的激烈反对态度。假如有一天微信真的收费了,你有更好的解决办法或者建议吗?请结合文本内容跟帖发表你的意见建议。
                                                                           

  • 题型:0
  • 难度:较易
  • 人气:525
6、

乡情也是地方软实力
金 辉
①“瓯江缘·十二位全国著名画家邀请展”日前在温州书画院展出。展览邀请了李成勋、张迪平、林曦明等12位画家。
②这12位画家,以他们的名气和成就,办展览可谓司空见惯。可是,12人携手回家乡办展览,确实是良机如许,也算是衣锦还乡了。如果没有家乡的召唤,没有故乡的浓情,没有温州的情缘,温州举办这样的展览谈何容易。张迪平、张雷平、张淳三姐妹,其父为著名版画家张明曹,去年是他诞辰100周年,家乡特地举办纪念活动;杨春华是93岁著名版画家杨涵的大女儿。父亲对故乡很有感情,尤为可贵的是,浓浓的乡情在悄然延续,延续到了下一代身上。他们的子女自豪地称自己是“温二代”。
③由此,我想到了如何提升地方的文化软实力。从理论上说,推动社会发展有两种实力,一种为硬实力,是指GDP等;另一种为软实力,是文化体现出来的力量。因而,文化是软实力。那么文化软实力又是如何体现的呢?我想,乡情是地方的软实力;文化人的乡土之情,至少是一座城市的软实力之一。
④城市的文化底蕴,看的是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英才辈出。其中也就是看这个城市走出了多少文化名家,以及吸收和引进了多少文化名家。文化名家是一座城市的文化英雄。因而,各类人才齐备,名家云集的城市,便是实力强大的城市,有文化底蕴的城市。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文化名片,文化名家的名字也便成了这座城市的名片。他们形象地代表了一座城市。城市因他们而显得文质彬彬,高雅高贵,风度翩翩。
⑤在我们的生活中,时常因为一位文化名人而访问一个城市,如因鲁迅而去绍兴,因吴昌硕而去安吉,因八大山人而去南昌一样。近日,夏鼐先生的故居落成了,我相信定有人会因夏鼐而来温州的。文化名家确实是一座城市的形象大使。他们代表的是城市的软实力!
⑥“每登公宴思来日,渐听乡音认本身。”这次的展览会,给了我们一个启示:在外的文化人需要家乡为他们搭建一个平台,让他们在家乡展示风采。其实,这次展览在让画家展出作品的同时,也在传播温州文化。我们从中也可读出海派、金陵文化与温州文化的历史渊源。打开温州大门,舍得下本钱把散落在全国各地乃至全世界的温州文化人请回家;把他们与家乡的关系放大,绑紧,让更多人知道他们是温州人,使更多温州人知道他们,并引为自豪,这不就显示了地方的软实力?这可不是随时可感受到的地方软实力啊!
⑦我们提倡的“总部经济”,就是把开设在各地的温州企业,将总部转移到家乡来,壮大温州经济。这是经济方面的举措。我想,文化上也存在如何把“温州人文化”转变成“温州文化”的问题,也应该把工作生活在五湖四海的温州文化人,以乡情为纽带,把他们串联起来,让他们成为温州的形象代表。让他们在各自的城市和地方塑造温州人的形象——我是温州人,我能代表温州。谁不说家乡好呢?温州籍的文化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也是很感人的。平时的接触中,这种感人的情感不时可感受到。为了家乡,他们甘愿将心掏出来。因此,这是蕴藏着的能量强大的文化软实力。我们要珍惜之,要弘扬之,要保护之。
(引自2012年07月11日 《温州日报》,有删改)
文章第②段中“温二代”该怎么理解?请用简要语言概括回答。
                                                                               
结合上下文,品味第④段“城市因他们而显得文质彬彬,高雅高贵,风度翩翩。”一句的表达效果。
                                                                               
认真阅读全文,谈谈你对第③段划线句“文化人的乡土之情,至少是一座城市的软实力之一”的理解。
                                                                               
文中第④段划线句说:“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文化名片,文化名家的名字也便成了这座城市的名片。”鲁迅是绍兴的一张名片,吴昌硕是安吉的一张名片,八大山人是南昌的一张名片,你觉得哪位文化名人能成为温州这座城市的名片?请你推荐一位并简要说说你的理由。
                                                                           

  • 题型:4
  • 难度:较易
  • 人气:1447
7、

一棵白菜的意外遭遇
戴玉祥
(1)临出门的时候,我发现了那棵白菜,它蹲在墙角,可怜巴巴地看着我。它是我昨天才从超市里买回来的,还没来得及享用,这又要出差了。想想二个月后回来,它腐烂的样子,我决定把它送人。
(2)我拎起那棵白菜,出了门。
(3)一家快餐店前,我把白菜放到正在洗菜的女服务员身边,我说:“我要出远门,这棵白菜,不吃也是烂掉,就给你吧!”女服务员冲我笑笑,说:“那就笑纳了。”这时候,一个腆着肚皮的男人走过来,先看看那棵白菜,再看看我。男人说:“谢谢老兄,只是我们这店,不用白菜,对不起哇,请老兄拎走。”男人这样说着时,表情就有些古怪。“什么人啊”我心里嘀咕着,拎起白菜,转身走了。身后,有声音跟过来,“小倩,你长不长脑子,平白无故,人家会送你一棵菜。这菜里要是有毒,闹出人命来,我找谁去?”
(4)怎么能这样想,我像是搞破坏的人吗?那个男人简直不可理喻。
(5)我拎着白菜,继续往前走。
(6)一家院子,大门开着,几个人坐在院子里闲聊,我走过去,我说,我要出远门,这棵白菜,不吃也是烂掉,就给你吧!
(7)其中的男人盯着我看了会,脸色明显阴沉下来。其中的女人突然啐口唾沫,说:“什么意思,你?”
(8)“没什么意思”我说,“就是觉得这白菜不吃也是烂掉,可惜了。”                                      
(9)“你是说,我们只配吃快要烂掉的东西,是吗?”女人站起来。
(10)“不是不是,”我解释,“我是想这白菜不吃也是烂掉……”
  (11)女人斩断了我的话,说:“你到底啥意思?”女人向我跳过来,手指戳着我的鼻尖,大叫道:“滚,给我滚!”
  (12)我还想解释些什么,见女人这架势,觉得没必要了。我转身离开。刚出院门,就听那女人说:“老头子,你这才离开位置几天啊,这人就拿白菜来糟蹋你了,你想想,要还是在位置上,他敢这样来侮辱你?那时候,人家拎茅台五粮液,我都嫌礼轻,现在……”女人呜呜哭起来。
  (13)这是哪跟哪啊!我觉得好笑,想笑,但笑不出来。
  (14)我拎着白菜,继续往前走。
  (15)前面是一个十字路口,东来西往的人,贼多。我把白菜放到路口边,退到不远处,看着。
  (16)一位妇女,拎着菜篮,从白菜身边经过时,停下来,目光在四周扫过后,像是发现了什么异常,匆匆走开。
  (17)两个个民工模样的人,看见白菜,冲它跑过去,可在距它约2米远的地方,突然停下来。接着,转身往来时的方向飞跑起来。他们的跑动,引起一位胳臂上套着红袖章的老人的注意,                                                                   
(18)不大会儿,防暴警察过来了,他们先在那棵白菜周围划上白线,而后开始疏散过往的人群。有人嚷:“不得了啦,恐怖分子放炸弹了!”
  (19)就有人问,在哪儿呢?
  (20)于是就有人答,在一棵白菜里。
(选自《 山东文学》2013年第01期)
本文记叙了“一棵白菜的意外遭遇”,阅读全文,完成下列表格。

地点
白菜的遭遇
①快餐店前
             
②一家院子里
            
            
疑似放炸弹

联系上下文,思考为什么“我觉得好笑,想笑,但笑不出来”?
                                                                               
结合上下文语境,在文章第(17)段横线处补上恰当的内容。
                                                                               
一棵白菜的种种意外遭遇,映照出了世间万象。读罢此文你一定思绪翻涌,请结合文章内容,联系自身体验,写一则150字左右的随感。
                                                                         

  • 题型:4
  • 难度:较易
  • 人气:1595
8、

社 日①
张 演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对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注释】①古代祭祀土神的日子,春秋两祭,分为春社和秋社。
前两句描绘了稻粱肥、             等一系列富有农村生活情调的画面。
试分析本诗最后一句中的“醉”字所蕴涵的情感。
                                                                 

  • 题型:18
  • 难度:较易
  • 人气:1972
9、

伤 仲 永
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线词语。(4分) 
(1)未识书具                         (2)稍稍宾客其父     
(3)日仲永环谒于邑人                 (4)于材人远矣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作者说:“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结合课文,谈谈你的看法。
                                                                          

  • 题型:45
  • 难度:较易
  • 人气:1888
10、

邑西白家庄居民某,盗邻鸭烹之。至夜,觉肤痒;天明视之,茸①生鸭毛,触之则痛。大惧,无术可医。忽梦一人告之曰:“汝病乃天罚,须得失者骂毛乃可落。” 邻翁素有雅量②,生平失物,未尝征于声色。某诡⑥告翁曰:“鸭乃某甲所盗。彼深畏骂焉,骂之亦可警将来。”翁笑曰:“谁有闲气骂恶人!”卒不骂。某益窘,因实告邻翁。翁乃骂,其病良已。
(选自《聊斋志异》)
【注释】①茸:草初生又细又软的样子  ②雅量:宽宏大量  ③诡:欺骗
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词。
⑴无可医                    ⑵骂之亦可将来        
⑶某                     ⑷其病良            
下列句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汝病乃天罚

A.当立者公子扶苏 B.不知有汉
C.重修岳阳楼 D.翁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邻翁素有雅量,生平失物,未尝征于声色。
                                                                                
假如你身边也有像居民某或邻翁这样的人,你将会怎样劝诫他?请选择其中一人用自己的话来劝说。
                                                                             

  • 题型:45
  • 难度:较易
  • 人气:945
11、

读下面这首诗,以“距离”为题目,不限文体,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写成诗歌不少于20行);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距 离  施建石
岸与岸没有多少距离,只要有船
或者飞机,或者翅膀……
五湖四海也只是小小寰球
山与山并没有多远,只要有车
或者索道,或者脚步……
地球已是一个村落
人与人也不隔肚皮,只要有心
或者目光,或者肝胆……
异族也可成为兄弟

  • 题型:20
  • 难度:较易
  • 人气:1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