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卷 / 高中地理 / 试卷选题
  • 编号:63862
  • 题量:18
  • 年级:高三
  • 类型:期中考试
  • 更新:2020-03-18
  • 人气:2017

[江苏]2014届江苏省扬州市高三上学期期中检测地理试卷

1、

传输广播电视节目信号的地球同步卫星会受到太阳影响,其空间位置如图所示,读图完成下题。

图1所包含的天体系统共有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关于太阳对同步卫星的影响,正确的叙述是

A.使卫星绕地球公转速度发生变化    
B.电磁波对卫星的影响强度白天小于夜晚
C.使卫星传输到地球站的信号受干扰  
D.地球位于远日点时,卫星受太阳的影响最大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1353
2、

科罗拉多大峡谷为大自然的沧海桑田提供了证据, 被誉为“活的地质教科书”。人们从谷壁可以观察到各个时期的地层,图A为“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景观照片”,图B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科罗拉多大峡谷谷壁的岩石对应图B中

A.② B.③ C.④ D.⑤

图2所示景观的形成过程是

A.沉积作用—地壳运动—流水侵蚀 B.流水沉积—地壳运动—风力侵蚀
C.地壳运动—板块张裂—风力侵蚀 D.泥沙堆积—板块张裂—冰川侵蚀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783
3、

图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当前化石燃料的燃烧,排放大量温室气体导致

A.①减少 B.②增加 C.③增加 D.④减少

我国西北地区昼夜温差大,是因为

A.白天地面吸收强,夜晚①弱 B.白天反射作用强,夜晚②弱
C.白天大气辐射强,夜晚③弱 D.白天太阳辐射强,夜晚④弱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667
4、

图为“以极地为中心的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代表高气压带的数码是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容易形成降水的气压带、风带是

A.①、⑤ B.②、⑥ C.④、⑦ D.③、⑥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000
5、

图A为“英国等高线地形图”,图B为“伦敦气温和降水季节分配示意图”, 图C为“日本山河分布示意图”,图D为“富山气温和降水季节分配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关于伦敦和富山气候特征的比较,正确的是

A.冬季都温和湿润 B.夏季都高温多雨
C.伦敦年降水量多于富山 D.伦敦气温年较差大于富山

造成英国与日本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辐射 B.大气环流 C.地面状况 D.人类活动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1824
6、

有专家提出水循环可分为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两大类,图为“某城市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图中①②③⑦分别表示

A.地表径流、地下径流、蒸发、人工降水
B.地下径流、地表径流、管道输水、跨流域调水
C.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蒸发、人工降水
D.跨流域调水、地表径流、管道输水、人工降水

关于人类对城市水循环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透水材料改造水泥路面,可以增加⑤ B.大量开采地下水,可以增加④
C.污水回收利用,可以减少② D.城市绿地建设,可以减少⑥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432
7、

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是太平洋赤道附近海气相互作用出现异常的典型代表。读图完成下题。

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的发生,说明自然地理环境具有

A.区域性特征 B.差异性特征 C.开放性特征 D.整体性特征

关于图中海气相互作用的结果,叙述正确的是

A.表层海水运动方向决定着东南信风的强弱
B.厄尔尼诺年份东太平洋海域海水异常降温
C.拉尼娜年份西太平洋海域冷海水上泛增强
D.厄尔尼诺年份洋流运动方向与拉尼娜年份相反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293
8、

新疆伊犁州的特克斯县城以中心公园为基心,向周边辐射,被誉为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八卦城”,在这里乌孙文化与易经文化相互交融。图是该城区的卫星影像图,读图完成下题。

地域文化对特克斯县城规划布局产生最深刻影响的是

A.城市道路网特征的形成 B.居住区分散布局
C.未形成工业区 D.商业区位于城市几何中心

形成特克斯县城当前地域空间结构形态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因素 B.历史因素 C.自然因素 D.政策因素
  • 题型:1
  • 难度:较易
  • 人气:671
9、

图为“1982-2010年某大都市人口密度对数分布的变化图”,数值越大,表示人口密度越大,读图完成下题。

1982-2010年间,该市人口密度的变化,正确的是

A.市中心人口密度持续降低
B.人口密度与据市中心距离成正比
C.近郊区人口密度先升后降
D.远郊区人口密度持续上升

图示人口密度对数值的变化说明该市

A.人口向市中心不断迁移 B.近郊区就业机会不断增多
C.逆城市化速度加快  D.交通运输的压力不断减小
  • 题型:1
  • 难度:中等
  • 人气:318
10、

图为“某区域地层构造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该区域各岩层的地质年龄由老到新的排序,正确的有

A.a>b>c    B.b>c>a C.c>d>e D.d>e>c

关于该区域地质作用与地质构造的叙述,正确的有

A.断层形成于褶皱之前
B.b岩层的岩石可能发生变质作用
C.d岩层曾遭受强烈的外力侵蚀
D.褶皱使e岩层分布不完整
  • 题型:29
  • 难度:较难
  • 人气:714
11、

低碳经济具有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突出特点。图为“2007年中国省域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类型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题。

关于不同省份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比较,正确的有

A.青海高于甘肃 B.湖南高于江苏
C.吉林高于河北 D.山西高于河南

我国东南沿海低碳区形成的原因有

A.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B.劳动力资源丰富
C.矿物能源消费比重较小 D.离国际市场较近
  • 题型:29
  • 难度:中等
  • 人气:650
12、

图为“某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关于该城市功能区的叙述,正确的有

A.城市空间形态呈放射状,多核心结构特征明显
B.传统与新兴并存的工业区集中分布,设施完备
C.城市新开发区适宜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
D.外来人口生活区位于城市边缘,接近工业区

关于该城市地价的叙述,正确的有

A.地租价格呈同心圆状由内向外递减
B.高地价区位于人口、设施密集的老城区
C.轻工业、商业就业人口区地价低于外来人口生活区
D.科研文化区的地价高于城市新开发区
  • 题型:29
  • 难度:中等
  • 人气:921
13、

孟加拉国位于恒河三角洲上,经常受到洪水侵袭。图为“孟加拉国区域简图”,读图完成下题。

孟加拉国经常受到洪水袭击的原因有

A.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丰富
B.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C.河网密布,河流径流量大
D.植被稀少,涵养水源能力弱

孟加拉国推行的洪水防御行动计划,应包括

A.加强洪水预报和预警系统的建设
B.在河流上游疏浚河道,开辟分洪区
C.在河流下游修建水库,减少泥沙淤积
D.成立管理机构,建立河道定期清淤制度
  • 题型:29
  • 难度:较易
  • 人气:293
14、

图为“不同日期的太阳光照图”,图中阴影表示夜半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图所示日期全球昼长分布规律是                        _____________
(2)B图所示日期,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图中甲、乙、丙、丁四地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3)C图所示日期,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和最小值的纬度分布范围分别是      
            
(4)北京天安门广场每天国旗与旭日同升,A、B、C三图所示日期中,升国旗最晚的是     

  • 题型:36
  • 难度:较难
  • 人气:1538
15、

图为“我国西北部分区域等高线和2013年1月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地区的地形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示地区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是___________,此区域河流径流量特征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城市形成的优势自然条件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此时图中A地的风向为_________________,图中天气系统可能给该地区带来____
_______、__________等灾害天气。

  • 题型:36
  • 难度:较难
  • 人气:1262
16、

图为“南美洲自然带分布图和南美洲局部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智利火山地震多发,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字母A代表的自然带是__________,其气候特征表现为______________。
(3)图中字母B代表的自然带是________________,在南美洲的分布特征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形成这一特征的影响因素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4)C地区自然带的主要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中甲、乙两图代表安第斯山脉西坡植被分布的是________图,乙图中自然带①—⑤—⑥—⑦的变化体现___________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

  • 题型:36
  • 难度:较难
  • 人气:1173
17、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12分)
材料一: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全国流动人口达2.21亿人,图为“我国1982—2010年流动人口数量统计图”

材料二:下表为“八大经济板块吸收的流动人口占全国流动人口比重”

(1)据材料一分析我国流动人口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分析吸收流动人口最多的地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人口大量涌入给该地区带来的影响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2005年到2010年,我国中西部地区吸收的流动人口不断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36
  • 难度:中等
  • 人气:1647
18、

图为“某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城市土地利用类型看,      区的土地利用属于公共事业用地,各功能区中__________区占地面积最大。
(2)现拟在①、②、③、④四地中选一处布局一大型批发市场,最佳选址是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处为化学工业园区,从环境角度分析其布局的合理性________________。
(4)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该城市规划建设新城,现有在东北部和西南部建设新城的两种方案,你支持哪一种方案?请阐述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36
  • 难度:中等
  • 人气:1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