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 / 高中历史 / 试题详细
  • 科目:历史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中等
  • 人气:1237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1942年3月,谢觉哉在 《三三制的理论与实际》一文中就指出:“三三制是共产党约束自己的一个制度……为甚么要这样?因要革命须要有坚强的领导的党,而处于优势的领导的党,很容易走到把持包办。把持包办,不但广大人民不满意于当政的党,对党的本身,也很不利。党得不到群众的拥护,其党必归于失败。”
——《中共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的特点和历史经验》
材料二 彭真的曾指出:“三三制”政权能“使地主资产阶级容易脱离日寇的反动宣传和顽固分子挑拨离间的影响,比较安心地与我们合作抗战,支持根据地的建设事业。因为‘三三制’这种政权规定是用简单的数字表现出来的,所以异常明确,容易使党员及各界人士了解和执行,并以之与国民党的一党专政来对照比较,权衡其利弊是非。”正是通过这种鲜明对比,使“三三制”在党外人士中引起强烈反响,激发了其抗战热情。当时,被选为陕甘宁边区政府副主席的开明绅士李鼎铭在就职演说中指出,共产党“很愿意大公无私做到精诚团结”,各党派、无党派人士应“互相信任、互相亲爱”,“看成一家人,同力合作,干这抗战建国的事。”
——《抗战时期的三三制,选举的革命面像》
(1)根据材料一,分析中国共产党推行“三三制”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三三制”的意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材料一1942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