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 / 高中生物 / 试题详细
  • 科目:生物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容易
  • 人气:499

某科研小组利用植物染色体杂交技术,将携带R(抗倒伏基因)和A(抗虫基因)的豌豆染色质片段直接导入玉米体细胞,两种染色质片段可随机与玉米染色质融合形成杂交细胞,将杂交细胞筛选分化培育成既抗虫又抗倒伏性状的可育植株(F1),过程如下图。据图回答。

(1)杂交细胞发生的可遗传变异类型是__________。
(2)杂交细胞在第一次有丝分裂中期时含有__________个A基因(不考虑变异)。
(3)若杂交植物同源染色体正常分离,则杂交植物在__________代首次出现性状分离,其中既抗虫又抗倒伏个体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
(4)另一个科研小组利用相同技术进行同样的育种过程,却发现F2出现了不同情况,只出现3种表现型:只抗虫不抗倒伏、只抗倒伏不抗虫,既抗虫又抗倒伏;他们推测这是R基因和A基因整合在杂交细胞染色体上的位置不同造成的,请用遗传图解说明。
注:用(·)在染色体上表示相关基因位置,染色体上有抗倒伏基因用R表示,没有用R表示,染色体上有抗虫基因用A表示,没有用A表示。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科研小组利用植物染色体杂交技术,将携带R(抗倒伏基因)和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