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 / 初中语文 / 试题详细
  • 科目:语文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中等
  • 人气:6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一)

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日:"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 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王喜,告召公曰:"吾能读矣,乃不敢言。"召公日:"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決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原隰之有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王弗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

(节选自《语文读本・召公谏厉王止谤》八年级下)

(二)

上书陈事,起自战国,逮于两汉,风流弥广。谏诤之徒,以正人君之失尔,必在得言之地,当尽匡赞之规,不容苟免偷安,垂头塞耳;至于就养有方,思不出位,干非其任,斯则罪人。故《表记》云:"事君,远而谏,则诌也:近而不谏,则尸利也。"《论语》曰:"未信而谏,人以为谤己也。"

(节选自《颜氏家训》)

【注】①尸利,比喻受禄而不尽职责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民不 命矣

堪:忍受

B.吾能 谤矣,乃不敢言

弭:消除

C.行善而

备:准备

D. 君,远而谏,则诌也

事:侍奉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是故 川者决之使导

不足 外人道也

B.若壅 口,其与能几何

呜呼! 真无马邪

C.以正人君 失尔

朝廷 臣莫不畏王

D.近 不谏,则尸利也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 白章

(3)把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②未信而速,人以为谤己也。

(4)"谏"在古代指规劝君主或尊长,使其改正错误。君臣对待"谏"应该持有怎样的态度?请根据两则文言文材料,简要回答。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一)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