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 / 初中语文 / 试题详细
  • 科目:语文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中等
  • 人气:155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

材料一:

在凉爽、幽暗、静谧的树林里,浓密的树冠中不时传来几声鸟鸣,抬头就能看到祖母绿、地衣灰、暗铜黄、鳄梨绿等颜色交织在一起。这便是新喀岛卖型的山地雨林,该岛是远在太平洋西南地区的狭长的热带土地,位于澳大利亚和斐济之间。岛上的大型蕨类植物公园因为园内的高大树形蕨而得名。这些树形蕨可以长到七层楼高,让整片森林笼罩在一股原始气息当中。

我走的这条小径先是上坡,不久就蜿蜒向下来到溪水边。越靠近溪水,鸟儿的鸣唱也越发响亮。我来这座岛屿,是为了看到据说是世界上最聪明的鸟--新喀鸦。这是一种鸦科鸟类,这个科的鸟智慧不凡。几年前,一只叫贝蒂的新喀鸦将一段金属丝掰弯做成钩子,来钩取难以够到的食物,由于这一智慧的行为,贝蒂为人们所熟知。最近,一只绰号为"007"的新喀鸦使得这个物种再次备受瞩目,它在英国广播公司2014年摄制的节目中大显身手,以迅捷的速度完成了一道极具挑战性的谜题,这道谜题由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的高级讲师亚历克斯•泰勒设置。谜题包含八个独立的步骤,由各式各样的隔间和装有棍子及石子的"工具箱"组成,相关装置全都放在桌面上。此前,007见过部分装置,但这些装置的组合是它首次遇到。要顺利获得放在隔间管道里的肉,007得按照正确的步骤解开谜题。

视频中,羽色乌黑、长相帅气的007翩翩飞来,停在树枝上,它花了点时间审视周边状况,然后飞到另一个树枝上。这个树枝系着一条绳子,绳子末端系着根小木棍--这小木棍就是谜题的第一步。007先用嘴叼住绳子,把绳子一段一段地往上拉,直到自己的喙够得着小木棍。接着它飞到桌面上,跳到装有肉的隔间旁,把小木棍插入隔间的水平洞口,想把肉扒出来。但木棍太短,它只好用这根木棍获取三个彼此分隔的箱子里的石子。007旁边还有一个隔间。里面有一全处于平衡位置的跷跷板,跷跷板上放着一根长木棍。这只新喀鸦把刚才收集到的石子一颗一颗地放入隔间上方的洞口。石子的重量让跷跷极向下倾斜,长木棍顺势滑出。乌鸦叼着这根木棍把之前隔间里的肉扒了出来。

真是令人难以置信,这只乌鸦只花了2分30秒便完成了谜题。它的聪明在于:要完成这道谜题,需要理解工具不仅能用来获取食物,还能用来获取另外一件对最终获取食物有帮助的工具。 这种借助工具获取工具的行为,即元工具使用,此前只在人类和类人猿中观察到。泰勒表示:"这意味着乌鸦能够理解工具这一抽象的概念。"而且这项任务还需要工作记忆--一种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暂时(也许只有几秒钟)储存信息或思维,并且对其进行处理的能力。工作记忆使得我们在书架上找书时能够记得我们要找的是什么书,或者在掏出纸记录之前记住电话号码是什么。工作记忆是构成智力很关键的一部分,这只乌鸦显然具备这种能力。

(摘编自珍妮弗•阿克曼《鸟类的天赋》,沈汉忠、李思琪译)

材料二:

一只乌鸦口渴了,他来到一个水瓶前。乌鸦把喙伸进瓶口,发现里面只有一点点水,他够不到。乌鸦左顾右盼,看到地上的石子,便叼起一颗扔进瓶子,然后又叼起一颗……

最后,他喝到了水。

(摘编自《伊索寓言》)

材料三:

源于民间的寓言,一部分是从动物故事演化而来的。

原始人靠渔猎维持生活,和动物关系密切。人类不断熟悉它们,细致观察它们的形态、习性,并通过想象赋予动物人的性格,借以展现理想,传达事理。《伊索寓言就是根据民间流传的故事加工整理而成的。

(摘编自沙聪颖等主编的(儿童文学》)

(1)根据材料一,下列行为属于"元工具使用"的一项是   

A.

会挽雕弓如满月

B.

直挂云帆济沧海

C.

谁持彩练当空舞

D.

稚子敲针作钓钩

(2)科普作家珍妮弗•阿克曼是材料一的作者,其作品被盛赞为"以扎实的科学为基础的艺术",结合材料举例说明你对这一评价的认识。

(3)读了上面三则材料后,有同学认为寓言"乌鸦喝水"可能真有其事,并阐述了理由。如果你就是那位同学,会列出哪些理由?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材料一:在凉爽、幽暗、静谧的树林里,浓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