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 试题详细
  • 科目:语文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中等
  • 人气:25

阅读下面四则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论语•卫灵公》)

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已知也。”

(《论语•卫灵公》)

子曰:“君子病没世而名不称焉。吾道不行矣,吾何以自见于后世哉?”

(《史记•孔子世家》)

④先生(王阳明)曰:“为学大病在好名。……‘疾没世而名不称’,‘称’字去声读,亦‘声闻过情,君子耻之’之意。”

(《传习录》)

【注】①去声:第四声。②声闻过情,君子耻之:语出《孟子》。情,实情。对于①中画线的句子有两种解读,今人杨伯峻的解读是“到死而名声不被人家称述,君子引以为恨”。④是明代思想家王阳明的解读,与杨伯峻有所不同。

(1)说明杨、王两种解读对“称”的读音和词义的理解有何不同。

(2)用自己的话写出王阳明对①“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解读的大意。

(3)在杨、王两种解读中任选一种,从上述材料中找出依据,简要解释其合理性。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下面四则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①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