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数学试题 /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初中数学

李斌在日历的某列上圈出相邻的三个数,算出它们的和,其中肯定不对的是(     )

A.20 B.33 C.45 D.5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人将1000元存入银行,半年后取出,共得本息1027元,则银行利率x: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已知:线段AB=20cm.
(1)如图1,点P沿线段AB自A点向B点以2厘米/秒运动,点P出发2秒后,点Q沿线段BA自B点向A点以3厘米/秒运动,问再经过几秒后P、Q相距5cm?
(2)如图2:AO=4厘米,PO=2厘米,∠POB=60°,点P绕着点O以60°/秒的速度逆时针旋转一周停止,同时点Q沿直线BA自B点向A点运动,假若点P、Q两点能相遇,求点Q运动的速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市为鼓励市民节约用水,做出如下规定:小明家 9月份缴水费 20元,那么他家 9月份的实际用水量是           m³.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1,已知数轴上有三点A、B、C,AB=60,点A对应的数是40.

(1)若,求点C到原点的距离;
(2)如图2,在(1)的条件下,动点P、Q两点同时从C、A出发向右运动,同时动点R从点A向左运动,已知点P的速度是点R的速度的3倍,点Q的速度是点R的速度2倍少5个单位长度/秒.经过5秒,点P、Q之间的距离与点Q、R之间的距离相等,求动点Q的速度;
(3)如图3,在(1)的条件下,O表示原点,动点P、T分别从C、O两点同时出发向左运动,同时动点R从点A出发向右运动,点P、T、R的速度分别为5个单位长度/秒、1个单位长度/秒、2个单位长度/秒,在运动过程中,如果点M为线段PT的中点,点N为线段OR的中点.请问的值是否会发生变化?若不变,请求出相应的数值;若变化,请说明理由.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正方形硬纸板做三棱柱盒子,每个盒子由3个矩形侧面和2个正三角形底面组成,硬纸板以如图两种方法裁剪(裁剪后边角料不再利用)
A方法:剪6个侧面;  B方法:剪4个侧面和5个底面。

现有38张硬纸板,裁剪时x张用A方法,其余用B方法。
(1)用x的代数式分别表示裁剪出的侧面和底面的个数;
(2)若裁剪出的侧面和底面恰好全部用完,问能做多少个盒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牛奶和鸡蛋所含各种主要成分的百分比如下表.又知每1g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产生和热量分别为16.8J、37.8J、16.8J.当牛奶和鸡蛋各取几克时,使它们质量之比为3:2,且产生1260J的热量?

   成分
品名
蛋白质(%)
脂肪(%)
碳水化合物(%)
水份及其他(%)
牛奶
3.5
3.8
4.9
87.8
鸡蛋
13.2
10.7
1.8
74.3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直线l上有A、B两点,AB=12cm,点O是线段AB上的一点,OA=2OB.

(1)OA=      cm,OB=      cm;
(2)若点C是线段AB上一点,且满足AC=CO+CB,求CO的长;
(3)若动点P、Q分别从A、B同时出发,向右运动,点P的速度为2cm/s,点Q的速度为1cm/s,设运动时间为ts.当点P与点Q重合时,P、Q两点停止运动.
①当t为何值时,2OP-OQ=4;
②当点P经过点O时,动点M从点O出发,以3cm/s的速度也向右运动.当点M追上点Q后立即返回,以3cm/s的速度向点P运动,遇到点P后再立即返回,以3cm/s的速度向点Q运动,如此往返,直到点P、Q停止时,点M也停止运动.在此过程中,点M行驶的总路程是多少?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商店有两个进价不同的计算器都卖了64元,其中一个盈利60%,另一个亏损20%,在这次买卖中,这家商店( )

A.不赔不赚 B.赚了32元 C.赔了8元 D.赚了8元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地上网有两种收费方式,用户可以任选其中一种:
方式一,记时制:2.5元/小时;
方式二,包月制:60元/月.此外,每一种上网方式都加收通信费1元/小时.
(1)某用户上网20小时,选用哪种上网方式比较合算?说明你的理由;
(2)某用户有140元钱用于上网(一个月),选用哪种方式比较合算?说明你的理由;
(3)请你为用户设计一个方案,使用户能合理地选择上网方式.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在数轴上点A、B、C表示的数分别为-2,1,6,点A与点B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B,点B与点C之间的距离表示为BC,点A与点C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C.
(1)则AB=       ,BC=       ,AC=      

(2)点A、B、C开始在数轴上运动,若点A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点B和点C分别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和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请问:BC-AB的值是否随着运动时间t的变化而改变?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请求其值;

(3)由第(1)小题可以发现,AB+BC=AC.若点C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点A和点B分别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和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请问:当运动时间t在0~1秒之间时,AB、BC、AC之间是否存在类似于(1)的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图中给出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放入一个小球水面升高      cm,放入一个大球水面升高      cm;
(2)如果要使水面上升到50cm,应放入大球、小球各多少个?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情景:

试根据图中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购买8根跳绳需元,购买14根跳绳需元;
(2)小红比小明多买2根,付款时小红反而比小明少5元,你认为有这种可能吗?若有,请求出小红购买跳绳的根数;若没有,请说明理由.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学校组织春游,每人车费4元.一班班长与二班班长的对话如下:
一班班长:我们两班共93人.
二班班长:我们二班比你们一班多交了12元的车费.
由上述对话可知,一班和二班的人数分别是(  )

A.45,42 B.45,48 C.48,51 D.51,4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列方程解应用题:在抗洪救灾中,在甲地有292名战士,在乙地有156名战士,现又从别处调来320名战士支援救灾,要使甲地的人数是乙地人数的3倍,应往甲、乙两地各调多少名战士?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数学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