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政治试题 / 简答题
初中政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有一千余名少先队员和共青团员面向天安门城楼献词,表达对党的生日祝福。这是在中国共产党进行庆祝活动中,第一次出现青少年献词环节。

100年前,一群年轻人从一艘红船扬帆起航,敢教日月换新天,让山河焕新颜。100年后的今天,青少年们在天安门广场喊出“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青少年必须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法理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来源:2022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道德与法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当前,威胁和挑战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的不确定因素增加,百年变局凸显,世纪疫情叠加,外部环境严峻,世界再次陷入动荡。有学者认为,当下中国国家利益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内容,摆在第一位的国家利益是促进人民幸福,创造和增加财富,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现代化进程的持续稳定。

结合材料和国家利益的相关知识。提出实现国家发展利益的主要对策。

来源:2022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道德与法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22年2月,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176位来自全国的英模代表、56个民族代表及各行业劳动者代表在升旗台前分站两列,12名少年手举鲜艳的五星红旗步入场中。伴着小号手吹起《我和我的祖国》的动人旋律,他们从少年手中接过五星红旗,用手手相传的方式,把五星红旗传递给了国旗护卫队。

材料二: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一共有19000多名赛会志愿者,20余万人次的城市志愿者。他们在疫情背景下服务于冬奥会场内场外的各个角落和岗位。在赛事场馆,他们引导观众、维持秩序;在闭环驻地,他们事无巨细、悉心接待。虽岗位不同,但他们都尽职尽责、热情服务。志愿者们让参赛运动员有了宾至如归的感受,他们眼中的微笑温暖着全世界人民的心。闭幕式上,6名志愿者代表站上国家体育场“鸟巢”的中央,接受致谢和致敬。国际奥委会主席赞誉志愿者:“你们眼中的笑意温暖了我们的心田,你们的友好善意将永驻我们心中。”

(1)根据材料一,运用宪法知识。说明冬奥会开幕式上让人民群众传递国旗的深刻含意。

(2)根据材料二,从责任与奉献视角,谈谈冬奥志愿者的感人事迹给予青少年成长的启示。

来源:2022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道德与法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家庭教育促进法》和“双减”政策实施后,九年级学生小志在父母的指导下,制定了如表“课余时间活动安排表”。

课余时间活动安排表

时间

星期六

星期日

每天放学后

上午

下午

活动内容

跟父母看望住在乡下的爷爷奶奶,帮他们打扫卫生、并亲自为家人们准备一道菜。

与学校的“我奉献我快乐”志愿小分队去社区进行文明劝导和宣传防疫知识等。

同班上“我爱发明”兴趣小组在学校科学宫开展小发明小创造活动。

锻炼一小时:打篮球、练武术等。

材料二:如表是道德与法治老师上课的一段素材。

序号

小烦的烦心事

课堂上,小烦的手机响了,老师要求小烦将手机上交保管,小烦拒绝上交。

小烦的同桌趁他不注意大声读出了小烦还没有发出去的二条信息。

信息一:表哥,我好郁闷,近期脸上长了好多痘痘,我不敢与同学正面说话,也无心读书。

信息二:马上就要中考了,家里人和老师对我期望太大,我很焦虑。

(1)结合材料一并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小志的课余时间活动安排给我们什么启示。

(2)结合材料二并运用所学知识,对小烦的烦心事进行简要评析。

来源:2022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道德与法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今年秋季学期起,劳动课将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经走访发现,海南不少学校已经开展烧饭做菜、家用器具维护、插花种植、清洁等课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列举一项你擅长的家务劳动。

(2)请从“我对谁负责”的角度,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说明做这项家务劳动的意义。

来源:2022年海南省中考道德与法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2年5月,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并指出,实现中国梦是一场历史接力赛,当代青年要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上奋勇争先。

材料一时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脉相承。中国共青团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把光荣镌刻在历史行进的史册里。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广大团员青年踊跃投身革命运动,打倒军阀,抗日救亡,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在枪林弹雨中经受住了生与死的考验。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广大团员青年喊出“把青春献给祖国”的响亮口号,向困难进军,为改变祖国“一穷二白”的面貌,艰苦创业,忘我劳动。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广大团员青年发出“团结越来、振兴中华”的时代强音,在现代化建设中解放思想,奋发图强,勇立潮头,敢闯敢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广大团员青年在脱贫攻坚战场摸爬滚打,在科技攻关岗位奋力攀登,在保卫祖国哨位威武守护,在各条战线上砥砺前行。

材料二1922年5月,在中国共产党直接关怀和领导下,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宣告成立,一百年来,由先进青年组成的共青团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后备力量,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投身到党和人民的事业中。党有号召,团有行动始终是一代代共青团员的政治信念,与党同心、跟党奋斗,把青春播撒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上,成为当代广大团员青年的历史使命。

(1)请简要分析材料一体现了广大团员青年哪些共同的精神品质。

(2)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党有号召、团有行动”这一政治信念的理解。

来源:2022年广东省中考道德与法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民族一家亲 共筑中国梦】

甘南的牦牛、天祝的藜麦、张家川的花椒、临夏的树莓、东乡的贡羊……在甘肃这片热土上,处处都能看到民族地区独具地方特色的产业。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甘肃各族群众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形成了推动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合力,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瞩目成就。

(1)请列举一项我省民族地区的特色产业。(材料中提到的特色产业除外)

(2)结合材料,请说说我省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瞩目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3)作为陇原儿女,我们能为我省民族地区的发展做些什么?

来源:2022年甘肃省白银市中考道德与法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米线”是社会生活中的一道风景线。

镜头一 在设有“一米线”的公共场所,大多数人能自觉保持“一米线”的距离。

镜头二 在“一米线”外排队等候的人,有的容易产生焦躁情绪。

(1)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人们能自觉保持“一米线”距离的原因。

(2)如何让“一米线”外排队等候的人减少焦躁情绪的产生?

来源:2022年福建省中考道德与法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时事点评

我国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将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作为重要任务。坚持国家站位、全球视野,全方位、多角度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介绍中国经验传播好中国声音,让世界感知中国,让开放自信的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光彩。

运用时事知识,对“我国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做出点评。

来源:2022年福建省中考道德与法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勇立潮头

材料一 唯改革才有出路,改革要常讲常新。从首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农村税费改革,再到农村综合改革,安徽始终站在农村改革的潮头。

1)安徽始终站在农村改革的潮头,这说明了什么?

◆聚焦发展

材料二 2022年4月,安徽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推动绿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打造十大千亿级产业,努力实现“十四五”期间全产业链产值2.568万亿元。

2)这一实施意见体现了安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怎样的追求?

◆法润江淮

材料三 在山城宁国,游客可持法治旅游地图“打卡”法治景区;在皋陶故里,景观石上镌刻着的法治格言具有穿越古今的不朽魅力;在淮北临涣,法言法语在升腾缭绕的茶香中走进人们心里……借助多种形式和渠道,“徽风皖韵”法治文化在江淮大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3)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徽风皖韵法治文化润江淮的意义。

◆家乡建设

某镇政府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积极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整县推进试点;决定实施村庄清洁和绿化工程,开展美好乡村建设。该镇政府将相关工作主动作了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4)请你结合上述勇立潮头”“聚焦发展”“法润江淮三则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评价该镇政府的工作。

来源:2022年安徽省中考道德与法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工程后,我国启动了“东数西算”工程。某班同学围绕这三大工程开展研究性学习。

材料一 下面是同学们收集的部分资料。

“西电东送”工程

开工时间:2000年11月。

工程简介:这项工程把西部丰富的煤炭、水能资源转化成电力输送到东部沿海地区,不仅将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带动了西部地区相关产业发展,也有力支援了我国东部地区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

“西气东输”工程

开工时间:2002年7月。

工程简介:这是中国线路最长、供应覆盖面积最大、受益人口最多的天然气管道工程。自正式投产以来,已累计输送天然气超7000亿立方米,既为东部人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了清洁能源,又增加了西部地区的经济收入,也改善了管道沿线地区人民生活质量。

“东数西算”工程

启动时间:2022年2月。

工程简介:“数”指的是数据,“算”指的是算力,即对数据的处理能力。“东数西算”工程是指在我国西部地区发展数据中心承接东部算力需求,它在优化数据中心建设布局的同时,也给西部发展开辟新路。根据2021年9月发布的《中国算力发展指数白皮书》显示,每1元的算力投入,可以带动3~4元的经济产出。

材料二 下面是一位同学设计并填写的学习任务单。

工程

不同点

相同点

西电东送

调配的是电力资源。

数字时代,算力同电力、天然气一样,都是不可或缺的资源。

它们都是为了解决_______________而实施的战略工程。

西气东输

调配的是天然气资源。

东数西算

调配的是数据、算力。

1)从下列选项中选择最恰当的一项,填写在学习任务单的横线上。

A.

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

B.

城镇化水平不高

C.

区域发展不平衡

2)运用所学,说明实施这些工程有什么重要意义。

来源:2022年北京市中考道德与法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生活中,人们对尊重的认识和感受是多样的。

运用所学,谈谈你对尊重的理解。

来源:2022年北京市中考道德与法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让公益走进生活。

某校公益服务社团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课余时间,在图书馆整理图书。周末,在公园宣讲节能环保知识。节假日,去敬老院陪老人聊天。寒暑假,在小区垃圾桶前值守,引导居民对垃圾科学分类;到博物馆做志愿者……

“虽然会花费一些时间和精力,有时也有点累,但让我懂得了做一件事需要坚持!”

“在帮助别人的同时,我学到了很多,也感到很快乐。”“得到别人表扬,我感到很自豪。”回顾参加过的公益活动,同学们感到有付出更有收获。

运用所学,说明参加公益活动有什么收获。

来源:2022年北京市中考道德与法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奏响“共同富裕”新乐章。

【蝶变之路】

温州H村,原是无资源、无产业、无发展环境的“三无村”。近年来,在村党支部领导下,通过“村企合作”改革,走出了一条乡村蝶变之路,成为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典型案例。

(1)根据材料,概括H村改革发展所取得的成就。

【振兴之举】

H村以田园综合体建设为抓手,推进产业发展。倡导绿色生产,推广铁皮石斛高标准种植,打造四季飘香的百果园。充分利用科技,引进人才,重点延伸铁皮石斛产业链,研发冲剂、日化品等深加工产品。建设具有浓郁地方文化特色的石斛展览馆、文创园,打造高品质的乡村文旅项目。

(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H村发展举措的合理性。

【领路之人】

走共同富裕路,就是百姓的“中国梦”。圆梦,离不开领路人。

身为共产党员,他致富不忘乡亲,投入数亿资金建设美丽乡村,通过“村企合作”带动乡村发展。

身为党支部书记,他为了H村的发展,带领40余名党员奋战在工作一线,紧盯施工现场、频繁走访村民、组织工作夜谈会、举办石斛观赏节、解决闲余劳动力就业……

乡村振兴路上,这样的领路人还有很多。

(3)以“中国梦”为主题写一段话,向领路人致敬。

来源:2022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道德与法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邻里百态身边事,和谐社区你我他。

(1)补全镜头一的标题。

(2)假设你是社区调解员,请从依法行使权利的角度,分别对赵大爷和王大伯进行劝解。

(3)两组镜头反映的主题与和谐社区建设有何关系?请用图示回答这一问题,并阐述设计意图。

来源:2022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道德与法治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政治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