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政治试题 / 简答题
初中政治

2014年9月30日,国务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盛大招待会,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
(1)请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取得的辉煌成就。
(2)取得上述成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014年8月20日,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改革开放是中国富强的必由之路。
(3)为什么改革开放永无止境?
(4)新中国65周年的实践给我我们带来了哪些宝贵的启示?
(5)每个中华儿女都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中华民族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请你畅想一下我们美好的明天。
(6)作为当代青少年,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现在的你应该怎么做?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近5年来,我国汽车保有量年均增长超过1600万辆,可以说是奔跑着进入了汽车社会,但汽车文明建设却没有追上这个速度。我们时常在城市中目击到如下道 路交通乱象:黄灯成了“加速提示灯”、并线不打灯、加塞、按喇队催促、开车打电话、 不系安全带、随意占用应急车道……。相比于我国汽车进入家庭的速度,汽车文明的养 成速度确实要加油、加速了。
材料二:身处汽车社会,人们将开车心情烦躁、容易发脾气甚至情绪失控的人群称 为“路怒族”。因种种交通不文明现象泛滥成灾而助推“路怒族”爆炸。近日,成都女 司机被拖下车当街暴打的消息闹得沸沸扬杨。此前,因开车斗气引发交通事故和纠纷的 报道也频频出现。由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张雨青教授指导的《城市拥堵与司机驾驶焦虑调 研》显示,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随机选取的900名司机中,35%的司机称自己属于“路怒族”。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1)“汽车文明,你我共建。”请你为治理“路怒”提出有效的办法。(三个方面即 可。6分)
(1)请你分析造成“路怒”的因素有哪些?(两个方面即可。4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分析表格,回答问题。
我国农村、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单位:元)

年份
2010
2011
2012
2013
农村居民人均收入
5919
6977
7917
8896
城镇居民人均收入
19109
21810
24565
26955

(1)从上表中你能得出哪些结论?(2分)
(2)请说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原因有哪些?(3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于敏,中国科学院院士,被誉为“中国氢弹之父”。于敏一生获奖无数,但他为了中国核武器研究“隐身”长达三十年,直到1988年他的名字才得以解禁。在研制氢弹的过程中,于敏曾三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但始终没有退缩放弃。他不辞辛劳、不计名利,为了国防科研事业奉献一生,最大动力便是他的一颗拳拳爱国之心。于敏的工作完全是靠自己,没有老师,因为国内当时没有人熟悉原子核理论,他是开创性的。2015年1月9日,于敏获得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主席习近平为他颁奖。综合所学知识回答,于敏院士的事迹对我们的成长有哪些启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星期天,小阳一家三口去郊游。中午,爸爸带他们去了一家野味餐馆。
爸爸说:“这里有田蛙、野兔、野猪肉,咱们去尝尝怎么样?”
妈妈说:“好啊,听说野味营养好、味道鲜!”
小阳说:“……”
(1)假如你是小阳,你会怎么做?
(2)根据所学知识,说明这样做的理由。
(3)为警示人们善待其他生命,请写出两则公益广告用语。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习近平主席在参观《复兴之路》基本陈列时强调“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
(1)为什么坚信中华民族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
(2)青少年如何为实现中国梦传递正能量?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深化改革]
材料一:2014年被称为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改革”是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最大的一个亮点,77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的“改革”凸显了深化改革的主旋律。
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对改革开放作了精辟的论述,在俄罗斯索契接受专访时强调,中国要实现更大发展,从根本上还要靠改革开放。经过长期探索,我们已经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正确发展道路。他在发表新年贺词时强调,我们推进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让国家变得更加富强、让社会变得更加公平正义、让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适合中国国情的正确发展道路”是指什么道路?
(2)结合材料与课本知识谈谈你对“中国要实现更大发展,从根本上还要靠改革开放”这一论断的理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习近平强调,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为学习实践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某校决定开展“美丽中国梦”征文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并完成下列各题:
对这一征文主题我们用九年级学生的视角来审视,会发现它涉及十八大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问题,同时还要求我们必须清楚,美丽中国应该是科学发展的中国,是生态文明的中国,是可持续发展的中国,铸就“美丽中国梦”,要求我们必须认识和理解国家的相关政策,并付诸行动。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十八大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包括哪些内容?
(2)建设生态文明的中国是“美丽中国梦”的应有之义。建设生态文明是基于我国怎样的实际所做出的必然选择?实现生态文明,要求我们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必须坚持怎样的发展战略?
(3)为实施好第(2)问中所提发展战略,国家制定了哪些基本国策?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中学生能有哪些作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广州是一个车辆使用大市。2014年广州汽车保有量269.5万辆,其中私人汽车164.69万辆,比上年增长10.6%。由于车辆剧增,经常拥堵,生活中行人和司机不遵守交通规则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如2014年11月21日,一名学生横穿马路被撞,导致头部严重受伤。
材料二:广州市环境保护压力较大,汽车尾气污染、工业废气、企业污水乱排乱放等问题依然存在,迫切需要解决。
(1)请从“责任”的角度,谈谈公民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意义。
(2)请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出广州在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政府和个人两个层面提出合理化建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温总理常和人们演算“13亿的乘除法”,他说:“人多.不发达就是我国的两大国情。中国有13亿人口,不管多么小的问题,只要乘以13亿,那就成为很大很大的问题;不管多么可观的财力.物力,只要除以13亿,那就成为很低很低的人均水平。这是中国领导人任何时候都必须牢牢记住的。”“13亿的乘除法”寓意深刻,耐人寻味,请你认真思考回答:
(1)在下面算式的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内容(一个问题或现象)
                              ×13亿=很大很大的问题
                              ÷13亿=很低很低的水平
(2)你认为要解决算式中存在的问题,最关键的是要解决        问题?这一问题的本质是                    
为此我国实行了                  基本国策?
实行这一基本国策的目的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4年9月12日,江苏省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在无锡宜兴举行。在主题朗诵《爱的引言》中,活动拉开帷幕。孝老爱亲好人居才英,照顾瘫痪丈夫20年;献血机器万汉强无偿献血62次,献血量累计49500毫升;见义勇为好人殷健为营救异乡落水者献出生命;身残志坚的马伟忠,创立爱德陶艺社,累计捐助款项800多万元;坚持关怀社会弱势群体的贾林康,创建了江苏首家角膜遗体捐献站……15位好人虽来自不同地方、不同岗位,但却绽放出同样璀璨的道德光芒。“中国好人”贾林康说:“不做好事不舒服,看到困难的人不帮不舒服,对我好的人不回报不舒服,虽然我已经75岁了,作为中国好人,我要把公益事业、慈善事业做下去。” 正是这些好人们乐于奉献的道德观,让整个社会充满爱的温暖。
请问:
(1)这些“好人”身上的什么品质值得你学习?
(2)回想生活中他人(亲人、朋友、老师、同学……)帮助过你的一个感动瞬间,对他(她)说一句感谢或祝福的话。
(3)有同学认为爱心是惊天动地、轰轰烈烈的。你赞同这种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
(4)爱心是需要传递与接力的。生活中,你准备以什么样的行动帮助别人?请从家庭、学校、社会各举一例说明。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提出:面对十分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必须着力稳增长、调结构,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更好满足人民需求;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
材料二:针对权力运行问题,习近平强调,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
请运用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的合理性。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场3万余人参加的2014年黄河口(东营)国际马拉松,再次点燃东营这么年轻城市的激情。激情马拉松,美丽新东营,连续七届,黄河口马拉松已经成为展示东营形象的一张亮丽的城市名片。中学生刘创作为志愿者参加了这次比赛。他发现这次马拉松赛和以往各界相比,呈现出三大亮点:
亮点一:这是此赛事首次升级为全国马拉松锦标赛分站赛,成为厦门、重庆、东营、衡水、太原5站赛事之一。
亮点二:马拉松赛事周围环境充分发出“黄河水城”、宜居东营的独特魅力,成为展示东营美丽风景的一条金色链条,让室内,市外的观众看到这美景后忍不住的感叹“东营美爆了”
亮点三:本届马拉松赛事“精打细算、厉行节俭”,节俭办赛事贯穿赛事始终。除了严格控制比赛规模,取消文艺晚会、招待晚会外,节俭办赛的最大特点是实现赛事物品的充分利用,对于上届马拉松能用物品二次利用。
请你用“发现的眼睛”,回答下列问题:
(1)从本届马拉松的亮点中,你发现了什么?
(2)黄河口(东营)国际马拉松的成功举办对我市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本题共计16分
材料一:2014年9月13日凌晨3时开始,四川广安市邻水县普降特大暴雨,最大雨量达到385.3毫米,这是25年以来最为严重的洪涝灾害。邻水县人民在灾难面前,众志成城,万众一心,不怕困难,勇于拼搏。灾区群众不等不靠,同舟共济,携手抗击洪灾,恢复生产。取得了抗洪救灾的巨大胜利。
材料二:2013年12月23,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深入贯彻、落实、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材料三:党的十八大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为了更好地学习、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某校决定开展一次宣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1)材料一和材料二共同体现了一种什么精神
(2)为这次活动设计一个主题。
(3)请你为这次活动设计两种种活动形式。
(4)为了实现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你认为党和国家应该实行什么样的基本路线
(5)为了实现国社会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你认为我国应该坚持什么样的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2011年6月30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将个税起征点从2000元提高到3500元。
材料二:2011年10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2011年秋季学期起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中央每年拨款160多亿元,按照每生每天3元的标准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中央还将困难寄宿学生生活费补助提高1元,达到小学生每天4元、初中生每天5元。
材料三:2011年11月29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根据到2020年全面小康目标的要求,中央决定将农民年均纯收入2300元(2010年不变)作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这个标准比2009年1196元的标准提高了9 2%,对应扶贫对象规模到年底约为1.28亿人,占农村户籍人口比例约为13.4%。
(1)自拟一个能概括上述材料内容的题目。
(2)材料体现了课本中的哪些观点?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政治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