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政治试题 / 简答题
初中政治

初中时期是人生的黄金时期,我们必须要学会学习,请问你已经养成了哪些好的学习习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学习与小学学习相比有哪些新的特点?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学生陈明发现自己的一项专利发明被某厂家投入生产,厂家未经陈明许可,         也未给他任何报酬。当陈明向该厂索要报酬时,该厂负责人说,你是中学生,没有专利权,我们不需要给你报酬。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该厂负责人的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2)假如你是陈明,你会怎么做?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5年6月30日,“诚信江苏”网站及江苏省公共信用信息平台正式开通。该网站首次归集法院、工商、税务、食药监、公安等10个部门提供的信息资源,定期发布企业良好信息、严重失信信息及有关资质信息,成为江苏发布个人和企业信用信息的总平台。
据此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诚信江苏”网站开通的依据是什么?
(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如何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6年7月11日,在瑞士洛桑田径超级大赛男子110米栏比赛中,刘翔以12秒88的成绩,打破了沉睡13年的该项目世界纪录。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多次说过:“感谢对手,感谢合作,感谢所有关心和帮助我的人。
据此回答:
(1)“感谢对手,感谢合作,感谢……”这句话对我们有哪些启示?
(2)结合学习和生活的实际,谈谈竞争对我们自身发展所起的作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0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他表示,我们不仅要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做大,也要把“蛋糕”分好。
(1)做大“蛋糕”的根本措施是什么?分好“蛋糕”体现了什么?
(2)党和政府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分好“蛋糕”的做法有什么意义?(至少写出三点)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2008年1月中旬,我国遭遇50年来罕见的冰雪灾害,5月12日四川汶县又遭遇8级强烈大地震,国家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严重的损失。面临巨大的困难和压力,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亲临灾区第一线去慰问并指导抗灾救灾。在抗灾救灾过程中,党员干部冲锋在前,解放军、武警官兵、公安民警、医务人员、新闻工作人员、科技工作者冲锋在前,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也冲锋在前。这特大雪灾和地震灾害,可以说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大洗礼。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计10分)
(1)面对雪灾与地震灾害,我们中国人民弘扬了伟大的民族精神。那么,伟大的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什么?
(2)除了抗震救灾精神外,民族精神在新时期还有哪些具体体现?(至少答出两点)(3分)
(3)我们青少年应怎样向灾区人民献出自己的爱心?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 2008年4月9日,西藏自治区主席向巴平措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厅介绍近期西藏有关情况时指出:在中央政府的特殊关怀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下,经过西藏各族群众的团结奋斗,西藏自治区生产总值连续7年保持12%以上的增长速度,2007年达到342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超过12000元。近5年来,中央政府对西藏的财政补助达到947亿元,基本建设投资达到601亿元。
材料二:有人称,青藏铁路是一条政治路,一条经济路,一条旅游路,一条幸福路.的确,兴建青藏铁路体现了国家对西部大开发的重视和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关怀。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计5分)
(1)“中央政府的特殊关怀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体现了我国在处理民族关系时坚持什么原则?
(2)材料二划线部分说明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什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七年级的第一次阶段性检测中,小华的英语成绩不及格,这使他羞愧难当。为了保全面子,小华把分数作了改动后才把试卷交给父母看。
小华“知耻”后的做法对不对?为什么?他怎样做才对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集体的荣誉感会给人类带来自豪感,但集体荣誉只要班干部维持就可以了。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年来,随着文化市场的开放,日韩两国文化艺术大量涌入中国市场,在校园内,许多学生竞相模仿日韩明星的发型、穿着等。七年级某班同学针对此类现象,决定行动起来,为校园文化建设作贡献。
现邀请你共同参与“校园文化现状”的调查研究活动:
(1)就“校园文化现状”,你认为需要调查哪些内容? (不少于三项)
(2)同学们在调查中发现,日韩文化在校园影响非常大,“哈韩、哈日族”盛行。你认为在今后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如何正确对待这种现象?
(3)请你为学校的文化建设献计献策。(不少于三条)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李斌成绩好,特别爱帮助人,又是班长,坐在他后面的小丽有问题就爱问他。班上有不少人说他们是一对,在背后指指点点,说些不好听的话。小丽觉得他们之间仅是好朋友,并不是谈恋爱,但是又很怕同学说闲话,心里非常矛盾。
(1)你怎样看待李斌和小丽的交往?
(2)你认为他们还应该继续交往吗?为什么?
(3)你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吗?你是怎么处理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李小桐刚到七年级(4)班时,身体虚弱,性格内向。她沉默寡言,从不回答老师的课堂提问,从不和其他同学交往,处处缩手缩脚,小心翼翼。看到这种状况,同学们十分着急。于是,大家热情地接近她,鼓励她,拉她参加课外兴趣小组,“逼”她参加班上的文艺演出,参加班级长跑队。现在李小桐像换了个人似的,活泼开朗,爱说爱笑,乐于交往,身体强壮。她曾深有体会地说:“没有七年级(4)班,就没有现在的我。”
(1)李小桐为什么深有体会地说“没有七年级(4)班,就没有现在的我”?
(2)你升人初中后,班集体对你的成长影响最大的是什么?
(3)建立良好的班集体是全班同学的共同责任,为此,请你提出三条合理化建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诺贝尔奖得主贝克特的剧本《结局》中,有这样一段:
儿子对父亲吼:“混帐!你为什么生下我?”
父亲:“我不晓得。”
儿子:“什么?你不晓得什么?”
父亲:“我不晓得生下的会是你!”
(1)这段对话说明了什么道理?
(2)儿子对待父亲的态度对吗?为什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政治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