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历史试题 / 问答题
初中历史

14—17世纪,资产阶级扣响近代社会大门的思想解放运动是哪一场运动?核心思想是什么?最早兴起于哪个国家?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中期,我国由于“左”倾思想的错误指导,出现了哪两大重大失误和挫折?(2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贯彻过度时期的总路线,党和政府制订了“一五”计划。“一五”计划的主要任务是什么?(2分)  举一例这一时期的建设成就 (1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是什么?(3分)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巩固新政权,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3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分析探究:
机遇稍纵即逝。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善于抓住机遇,从本国国情出发,促进经济发展。
美国机遇:二战后初期,美国经济一枝独秀,增长强劲。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经济持续发展。
(1)二战后初期,美国抓住了哪些机遇促使本国经济一枝独秀?
日本机遇:20世纪五十年代以后,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逐渐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2)20世界五十年代,日本抓住了哪些机遇促进本国经济发展?
西欧机遇:由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程度不同,每个国家发展经济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有的资源丰富,有的资金缺乏,有的科技先进。因此经济全球化成为一种趋势。
(3)为了抓住经济全球化的机遇,西欧国家之间加强合作,采取了什么措施?
中国机遇:
(4)你认为我国当前经济发展存在哪些机遇?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经历了南昌起义、井冈山会师、红军长征、台儿庄战役、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等重要历史事件。
以上这段文字叙述有一处错误,请找出来,并说明理由。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电视连续剧《金婚》在全国热播。该剧以编年体的形式描写了一对普通的中国夫妇五十年的婚姻生活,同时也折射出新中国半个世纪以来的社会变迁。请从以下镜头回放中,挖掘出相关历史信息,回答问题。
镜头一:庄嫂给独生子取名“跃进”,(1)你可以从中推断出当时全国正在掀起的运动是           。这一运动的主要失误之处在于                         
镜头二:《金婚》中男主角和造反派小将们有这样一段对话,男主角说:最高指示,要文斗不要武斗!造反派小将们将男主角和女主角推向墙边站着,一边喊着:最高指示,打倒一切反动派!
(2)请问:这一场景发生在哪一历史时期?关于这一历史时期的“文革”你有何认识?
镜头三:《金婚》第三十六集中,1991年,工厂要和港商合资,动员职工买股票。
(3)请问这反映了改革开放后的社会现象,改革开放的标志是什么?请结合本地实际举一例说明改革开放对市民生活带来的影响。
(4)以上三组镜头反映了新中国的历史变迁,以史为鉴,对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又有哪些有益的启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改编】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阶段是指从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的整个历史阶段。
请回答:
(1)我国于何时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邓小平在党的哪一次会议上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邓小平提出这一理论的基本依据是什么?
(3)请高度概括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4)党的哪一次会议确立了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哪一次会议将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不断创新是农业持续发展的动力。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农村改革的目标和任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土地改革后,农村经济基本上还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劳动生产率低下,假如任其自由发展,可能会导致农村贫富两极分化。如果不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路,不仅不能改善农民的生活,而且农村也不可能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商品、粮食、轻工业原料等条件。
——《历史纵横》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 “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路”是指什么?
材料二 包字万岁!早包早富,迟包迟富,不包永远不能富。
——20世纪70年代末某村宣传标语
(2)据材料二,谈谈你对“包”的理解。
材料三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2004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词
(3)材料三中,他为实现“让所有人远离饥饿”的梦想做出了什么贡献?每位中学生都有自己的梦想,为实现梦想,你认为应该从他身上学习哪些精神?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材料二:《春天的故事》有这样几句歌词:“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
(1)材料一中,标志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的事件是什么?站起来的中国人民面临的首要任务是什么? 
(2)材料二中,“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这一春天的到来与哪一次会议有关?这位老人是谁? 
(3)改革开放后,我国取得重大成就。请你举两例说明。
(友情提示:可从国家建设、社会发展、家庭生活等角度思考)
(4)我国已经实现总体小康,下一个美好目标是什么?并简要描绘那时的情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唐朝时期,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三位诗人及其诗歌特点。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改编】江南经济的发展是古代中国的一抹亮丽风景。阅读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东汉末年开始,许多人为了躲避战乱,逃往江南地区。西晋以来,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浪潮中,更多的北方人迁到江南,江南得到了开发。
材料二:两宋时期,在气候温和、资源丰富的南方,形成了闻名天下的“粮仓”,培育出新的手工行业,出现了世界最早的纸币。这些事实表明,中国古代经济已发生了影响深远的变化。
材料三:(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在人民日常生活……各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其自豪足以认为世界其他各地皆为“化外之邦”。
——(法)谢和耐:《南宋社会生活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的魏晋时期的人口大迁移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产生的影响是什么?
(2)材料二中所指的“世界最早的纸币”是什么?它出现在什么朝代?它的出现有什么重大意义?
(3)宋代中国“现代化程度令人吃惊”,说出它令人吃惊的具体表现
(4)通过阅读上面材料,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归纳出能够促进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因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爱迪生发明电灯到电气时代的到来以及今天电器、通讯等科技的飞速发展,请你畅想一下,二、三十年之后,电器、科技的发展前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不断创新是农业持续发展的动力。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农村改革的目标和任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土地改革后,农村经济基本上还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劳动生产率低下,假如任其自由发展,可能会导致农村贫富两极分化。如果不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路,不仅不能改善农民的生活,而且农村也不可能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商品、粮食、轻工业原料等条件。
——《历史纵横》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 “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路”是指什么?
材料二 包字万岁!早包早富,迟包迟富,不包永远不能富。
——20世纪70年代末某村宣传标语
(2)据材料二,谈谈你对“包”的理解。
材料三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2004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词
(3)材料三中,他为实现“让所有人远离饥饿”的梦想做出了什么贡献?每位中学生都有自己的梦想,为实现梦想,你认为应该从他身上学习哪些精神?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民主革命的历程,是中华儿女为实现民族独立而前赴后继的奋斗历程。
材料一:“余致力于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共同奋斗。”
——孙中山遗嘱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把敌人视为“一盘散沙”的中国人民团结和凝聚成万众一心的不可战胜的力量。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的国民革命“经验”。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共产党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重要经验。
(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哪些史实是这一经验的体现?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历史问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