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物理试题 / 选择题
高中物理

在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中,下面的哪位科学家首先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等概念用来描述物体的运动,并首先采用了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从而有力地推进了人类科学的发展( )

A.亚里士多德 B.伽利略 C.牛顿 D.爱因斯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是矢量的是( )

A.位移、时间、速度 B.速度、速率、加速度
C.加速度、速度的变化、速度 D.路程、时间、位移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甲所示,固定斜面AC长为L,B为斜面中点,AB段光滑.一物块在恒定拉力F作用下,从最低点A由静止开始沿斜面上滑至最高点C,此过程中物块的动能Ek随位移s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设物块由A运动到C的时间为t0,下列描述该过程中物块的速度v随时间t、加速度大小a随时间t、加速度大小a随位移s、机械能E随位移s变化规律的图象中,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2m的物体A、B由轻质弹簧相连后放置在一箱子C内,箱子质量为m,整体悬挂处于静止状态.当剪断细绳的瞬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重力加速度为g)( )

A.物体A的加速度等于g    B.物体B的加速度大于g
C.物体C的加速度等于g    D.物体B和C之间的弹力为零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一个小物体在足够长的斜面底端以一定初速度沿斜面上滑,斜面各处粗糙程度相同,物体在斜面上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物体向上滑到某位置后一定会静止于斜面上
B.小物体可能会滑到斜面底端,且速度刚好为零
C.小物体的动能可能是先减小后增大,而机械能一直减小
D.小物体上滑时,在相同的时间内,摩擦力做的功可能相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两块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金属板正对着水平放置,构成一个平行板电容器.将两金属板分别与电源两极相连,闭合开关S达到稳定后,在两板间有一带电液滴P恰好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保持开关S闭合,增大两极间的距离,液滴向上运动
B.保持开关S闭合,增大两板间的距离,液滴向下运动
C.断开开关S,减小两板间的距离,液滴向上运动
D.断开开关S,减小两板间的距离,液滴向下运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实线为电场线,虚线表示等势面,相邻两个等势面之间的电势差相等.已知一个负电荷在等势面L3上某点的动能为20J,运动到等势面L1上的某点时动能变为零.若取L2为零电势面,则此电荷的电势能为4J时,其动能为( )

A.16J B.10J C.6J D.4J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N个小球(可看做质点)均匀分布在半径为R的圆周上,圆周上P点的一个小球所带电荷量为﹣2q,其余小球带电量为+q,圆心处的电场强度大小为E,若仅撤去P点的带电小球,圆心处的电场强度大小为( )

A.E B. C. D.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已知三个分力的大小依次为3N、4N、9N,关于这三个分力的合力大小,其中可能的是( )

A.0N B.1N C.2N D.3N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上共受到三个力即F1、F2和摩擦力作用,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其中F1=10N、F2=4N,若撤去力F1,则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为( )

A.10N,方向向左 B.6N,方向向右 C.4N,方向向左 D.零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用细绳系住小球放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当细绳由水平方向逐渐向上偏移时,球对绳的拉力F和对斜面的压力N将( )

A.F逐渐增大,N逐渐减小 B.F逐渐减小,N逐渐增大
C.F先增大后减小,N逐渐减小 D.F先减小后增大,N逐渐减小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小球从空中由静止释放,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2 s末小球的速度为10 m/s
B.前2 s内小球的平均速度为20 m/s
C.第2 s内小球的位移为10 m
D.前2 s内小球的位移为20 m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牛顿第一定律是科学家凭空想象出来的,没有实验依据
B.惯性定律与惯性实质是相同的
C.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D.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必定受到外力的作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嫦娥二号”于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点火后1533秒时,火箭将加速到10.9km/s,这个速度就是奔月速度。此时,“嫦娥二号”在某一高度完成星箭分离,并获得了圆满成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研究卫星绕月球运行时,不能把卫星看成质点
B.奔月速度10.9km/s是指平均速度
C.描述火箭的运动必须以火箭本身作为参考系
D.18时59分57秒表示的是时刻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科学家在电磁学中的贡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密立根测出了元电荷e的数值
B.法拉第提出了电场线和磁感线的概念
C.奥斯特发现了磁生电
D.安培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物理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