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物理试题 / 多选题
高中物理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R2、R3均为可变电阻.当开关S闭合后,两平行金属板MN中有一带电液滴正好处于静止状态.为使带电液滴向上加速运动,可采取的措施是( )

A.增大R1 B.减小R2 C.减小R3 D.减小MN间距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当电流通过线圈时,磁针将发生偏转,以下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当线圈通以沿顺时针方向的电流时,磁针S极将指向读者
B.当线圈通以沿逆时针方向的电流时,磁针S极将指向读者
C.当磁针N极指向读者,线圈中电流沿逆时针方向
D.不管磁针如何偏转,线圈中的电流总是沿顺时针方向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近代物理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α射线、β射线和γ射线是三种波长不同的电磁波
B.一群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能辐射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
C.重核裂变过程生成中等质量的核,反应前后质量数守恒,但质量一定减少
D.10个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在经一个半衰期后,一定有5个原子核发生衰变

E.在光电效应实验中,用同种频率的光照射不同的金属表面,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越大,则这种金属的逸出功W0越小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是观察水面波衍射的实验装置,AC和BD是两块挡板,AB是一个孔,O是波源,图中已画出波源所在区域波的传播情况,每两条相邻波纹(图中曲线)之间距离表示一个波长,则波经过孔之后的传播情况,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

A.此时能明显观察到波的衍射现象
B.挡板前后波纹间距离相等
C.如果将孔AB扩大,有可能观察不到明显的衍射现象
D.如果孔的大小不变,使波源频率增大,能更明显地观察到衍射现象

E.挡板前后波纹间距离不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关分子的热运动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不变,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
B.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C.物体的内能是物体中所有分子热运动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D.布朗运动是由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之间的相互碰撞引起的

E.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必定增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S处有一电子源,可向纸面内任意方向发射电子,平板MN垂直于纸面,在纸面内的长度L=9.1cm,中点O与S间的距离d=4.55cm,MN与SO直线的夹角为θ,板所在平面有电子源的一侧区域有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2.0×10﹣4T.电子质量m=9.1×10﹣31kg,电量e=1.6×10﹣19C,不计电子重力.电子源发射速度v=1.6×106m/s的一个电子,该电子打在板上可能位置的区域的长度为l,则( )

A.θ=90°时,l=9.1cm B.θ=60°时,l=9.1cm
C.θ=45°时,l=4.55cm D.θ=30°时,l=4.55cm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甲为应用于机场和火车站的安全检查仪,用于对旅客的行李进行安全检查.其传送装置可简化为如图乙的模型,紧绷的传送带始终保持v=1m/s的恒定速率运行.旅客把行李无初速度地放在A处,设行李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A、B间的距离为2m,g取10m/s2.若乘客把行李放到传送带的同时也以v=1m/s的恒定速率平行于传送带运动到B处取行李,则( )

A.乘客与行李同时到达B处
B.行李一直做加速直线运动
C.乘客提前0.5s到达B处
D.若传送带速度足够大,行李最快也要2s才能到达B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水平地面上有一木箱,木箱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μ<1).现对木箱施加一拉力F,使木箱做匀速直线运动.设F的方向与水平面夹角为θ,如图,在θ从0逐渐增大到90°的过程中,木箱的速度保持不变,则( )

A.F先减小后增大 B.F一直增大
C.F的功率减小 D.F的功率不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伽利略根据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和理想实验,提出了惯性的概念,从而奠定了牛顿力学的基础.早期物理学家关于惯性有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性质是惯性
B.没有力作用,物体只能处于静止状态
C.行星在圆周轨道上保持匀速率运动的性质是惯性
D.运动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是物理学中一种很重要的思想方法,下列表达式中属于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的是

A.平均速度 B.电阻 C.电势差 D.匀强电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小型发电机产生的交变电动势为e=50sin100πt(V),对此电动势,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A.最大值是V B.频率是100Hz
C.有效值是V D.周期是0.02s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多选题)关于多用表的使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测电阻时指针偏转至靠近刻度盘最右端附近,需要将倍率调换到低倍率挡
B.测电阻时要保证接触良好,可用手直接将表笔和电阻握紧
C.测电路中的元件的电阻时只要断开电路中的电源就可以了
D.使用完毕后拔去表笔还应把选择开关置于交流电压最大量程或off挡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双选,填正确答案标号)

A.重核裂变和轻核的聚变过程都有质量亏损,都向外界放出核能
B.氢原子从n=3的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只会辐射出两种不同频率的光
C.比结合能大的原子核分解成比结合能小的原子核时要吸收能量
D.β衰变中产生的β射线实际上是原子的核外电子挣脱原子核的束缚而形成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双选,填正确答案标号)

A.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空气相对湿度越大时,空气中水蒸气压强越接近饱和汽压,水蒸发越快
C.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给高温物体
D.利用浅层海水和深层海水之间的温度差制造一种热机,将海水的一部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是可能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金属板放在垂直于它的匀强磁场中,当金属板中有电流通过时,在金属板的上表面A和下表面A′ 之间会出现电势差,这种现象称为霍尔效应。若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金属板宽度为h、厚度为d,通有电流I,稳定状态时,上、下表面之间的电势差大小为U。已知电流I与导体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子数n、电子电荷量e、导体横截面积S和电子定向移动速度v之间的关系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上、下表面形成电势差的过程中,电子受到的洛仑兹力方向向上
B.达到稳定状态时,金属板上表面A的电势高于下表面A′的电势
C.只将金属板的厚度d减小为原来的一半,则上、下表面之间的电势差大小变为U/2
D.只将电流I减小为原来的一半,则上、下表面之间的电势差大小变为U/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物理多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