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物理试题 / 多选题
高中物理

[物理--选修 3-3]

关于热力学定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   。(填正确答案标号。)

A.

气体吸热后温度一定升高

B.

对气体做功可以改变其内能

C.

理想气体等压膨胀过程一定放热

D.

热量不可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E.

如果两个系统分别与状态确定的第三个系统达到热平衡, 那么这两个系统彼此之间也必定 达到热平衡

来源:2016年全国统一高考理综试卷(新课标Ⅰ物理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下图所示,长为l的细绳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拴住一个小球,在O点的正下方与O点相距的地方有一枚与竖直平面垂直的钉子;把小球拉起使细绳在水平方向伸直,由静止开始释放,当细绳碰到钉子的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的线速度不发生突变
B.小球的角速度突然增大到原来的2倍
C.小球的向心加速度突然增大到原来的2倍
D.绳子对小球的拉力突然增大到原来的2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有两根位于同一水平面内的足够长的平行金属导轨,两相同的光滑导体棒ab、cd静止在导轨上。t=0时,棒ab以初速度v 0向右滑动。运动过程中,ab、cd始终与导轨垂直并接触良好,两者速度分别用v 1、v 2表示,回路中的电流用I表示。下列图像中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来源: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理综试卷(全国Ⅲ卷)物理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地球同步卫星离地心距离为r,运行速度为v1,加速度为a1,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加速度为a2,第一宇宙速度为v2,地球半径为R,则以下正确的是(  )

A. B. C. D.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水平地面上有一质量为 m 1 的长木板,木板的左端上有一质量为 m 2 的物块,如图(a)所示。用水平向右的拉力F作用在物块上,F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b)所示,其中 F 1 F 2 分别为 t 1 t 2 时刻F的大小。木板的加速度 a 1 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 c 所示。已知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μ 1 ,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2。假设最大静摩擦力均与相应的滑动摩擦力相等,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  )

A.

F 1 μ 1 m 1 g

B.

F 2 = m 2 ( m 1 + m 2 ) m 1 μ 2 μ 1 g

C.

μ 2 m 1 + m 2 m 2 μ 1

D.

0 t 2 时间段物块与木板加速度相等

来源:2021年全国统一高考理综试卷(全国乙卷)物理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一束入射光AO从某种介质以入射角α射入空气,以O点为圆心,R1为半径画圆C1与折射光线OB交于M点,过M点向两介质的交界面作垂线与入射光线AO的延长线交于N点,以O点为圆心,ON为半径画另一个圆C2,测得该圆的半径为R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介质的折射率为
B.若光由介质射入空气发生全反射,则临界角为arcsin
C.若过圆C1与界面的交点D作界面的垂线交圆C2于P点,则OP与法线所夹的锐角等于全反射的临界角
D.若入射光的强度保持不变,逐渐增大入射角α,则折射光的强度将逐渐增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传统活动。下列 v - t s - t 图像描述了五条相同的龙舟从同一起点线同时出发、沿长直河道划向同一终点线的运动全过程,其中能反映龙舟甲与其它龙舟在途中出现船头并齐的有(  )

A.

B.

C.

D.

来源:2021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广东卷)含答案与解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一束光沿半径方向射向一块半圆形玻璃砖,在玻璃砖底面上的入射角为 θ ,经折射后射出 a b 两束光线,则()

image.png

A. 在玻璃中,   a 光的传播速度小于   b 光的传播速度
B. 在真空中,   a 光的波长小于   b 光的波长
C. 玻璃砖对   a 光的折射率小于对   b 光的折射率
D. 若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使   θ 角逐渐变大,则折射光线   a 首先消失

E.分别用 a b 光在同一个双缝干涉实验装置上做实验, a 光的干涉条纹间距大于 b 光的干涉条纹间距

来源: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物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水平桌面上,一质量为m的物体在水平恒力F拉动下从静止开始运动。物体通过的路程等于 s 0 时,速度的大小为 v 0 ,此时撤去F,物体继续滑行 2 s 0 的路程后停止运动。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  )

A.

在此过程中F所做的功为 1 2 m v 0 2

B.

在此过程中F的冲量大小等于 3 2 m v 0

C.

物体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等于 v 0 2 4 s 0 g

D.

F的大小等于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的2倍

来源:2021年全国统一高考理综试卷(全国乙卷)物理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有机玻璃管竖直放在水平地面上,管上有漆包线绕成的线圈,线圈的两端与电流传感器相连,线圈在玻璃管上部的5匝均匀分布,下部的3匝也均匀分布,下部相邻两匝间的距离大于上部相邻两匝间的距离。如图(a)所示。现让一个很小的强磁体在玻璃管内沿轴线从上端口由静止下落,电流传感器测得线圈中电流I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b)所示。则(

A.

小磁体在玻璃管内下降速度越来越快

B.

下落过程中,小磁体的N极、S极上下顺倒了8次

C.

下落过程中,小磁体受到的电磁阻力始终保持不变

D.

与上部相比,小磁体通过线圈下部的过程中,磁通量变化率的最大值更大

来源: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理综物理部分(全国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水平拉力使质量分别为 m m 的甲、乙两物体在水平桌面上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两物体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 μ μ 。甲、乙两物体运动后,所受拉力F与其加速度a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A.

m < m

B.

m > m

C.

μ < μ

D.

μ > μ

来源: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理综物理部分(全国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卫星绕地心的运动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其周期为地球自转周期T 3 10 ,运行的轨道与地球赤道不共面(如图)。 t 0 时刻,卫星恰好经过地球赤道上P点正上方。地球的质量为M,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则(  )

A. 卫星距地面的高度为 GM T 2 4 π 2 1 3 - R

B. 卫星与位于P点处物体的向心加速度大小比值为 5 9 π R 180 π GM T 2 1 3

C. t 0 时刻到下一次卫星经过P点正上方时,卫星绕地心转过的角度为 20 π

D. 每次经最短时间实现卫星距P点最近到最远的行程,卫星绕地心转过的角度比地球的多 7 π

来源: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重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在匀强电场中有一虚线圆, ab cd 是圆的两条直径,其中 ab 与电场方向的夹角为 60 ° ab = 0 . 2 m cd 与电场方向平行,ab两点的电势差 U ab = 20 V 。则(  )

A.

电场强度的大小 E = 200 V / m

B.

b点的电势比d点的低 5 V

C.

将电子从c点移到d点,电场力做正功

D.

电子在a点的电势能大于在c点的电势能

来源:2021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海南卷)含答案与解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甲、乙两汽车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其速度一时间图像分别如图中甲、乙两条曲线所示,已知两车在t 2时刻并排行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车在t 1时刻也并排行驶

B.

在t 1时刻甲车在后,乙车在前

C.

甲车的加速度大小先增大后减小

D.

乙车的加速度大小先减小后增大

来源: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理综试卷(全国Ⅱ卷)物理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 U 形光滑金属框 abcd 置于水平绝缘平台上, ab dc 边平行,和 bc 边垂直。 ab dc 足够长,整个金属框电阻可忽略。一根具有一定电阻的导体棒 MN 置于金属框上,用水平恒力 F 向右拉动金属框,运动过程中,装置始终处于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 MN 与金属框保持良好接触,且与 bc 边保持平行。经过一段时间后 (    )

A.

金属框的速度大小趋于恒定值

B.

金属框的加速度大小趋于恒定值

C.

导体棒所受安培力的大小趋于恒定值

D.

导体棒到金属框 bc 边的距离趋于恒定值

来源: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新课标ⅰ)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物理多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