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生物试题 / 选择题
高中生物

某生物实验小组为探究酵母菌呼吸的有关问题,设计如图实验装置.实验中,先向气球中加入10mL含酵母菌的培养液,后向气球中注入一定量的氧气,扎紧气球,置于装有30℃温水的烧杯中,用重物拴住并固定,再将整个装置置于30℃的恒温箱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开始30min后烧杯内液面发生了变化,原因可能是酵母菌只进行了有氧呼吸
B.为了消除各种环境因素的变化带来的实验误差,应将不含酵母菌的培养液注入气球作为对照实验
C.如果要确认气球内酵母菌是否进行过无氧呼吸,可以检测发酵液中是否含有酒精
D.若用上述实验装置探究酵母菌无氧呼吸的最适温度,可以通过调节Ρ温箱温度将不同温度下温水液面上升的刻度作为检测指标来实现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同学探究马铃薯块茎细胞呼吸方式时,设计了如下实验:取新鲜马铃薯块茎,洗净、切成碎屑,向锥形瓶①、②、③中加入等量且适量碎屑,向③瓶充入N2。装置如图,一段时间后,观察装置中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的颜色变化。、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甲实验①、②锥形瓶中马铃薯块茎碎屑作用不同
B.乙实验目的是探究马铃薯无氧呼吸是否产生CO2
C.甲实验澳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说明马铃薯呼吸作用在逐渐增强
D.乙实验澳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发生颜色变化,不能说明马铃薯无氧呼吸产生CO2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种烷化剂芥子气能使鸟嘌呤转变为烷基化鸟嘌呤(mG),mG不与胞嘧啶配对而与胸腺嘧啶配对。某双链DNA分子中T占碱基总数的20%,用芥子气使DNA分子中所有鸟嘌呤成为mG后进行复制一次,其中一个DNA分子中T占碱基总数的30%,则另一个DNA分子中T占碱基总数的比例是(   )

A.15% B.20% C.30% D.40%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紫杉醇能诱导、促进微管蛋白聚合从而抑制纺锤丝和纺锤体的形成.如果用一定浓度的紫杉醇处理幼芽分生组织的细胞,则会发生(   )

A.DNA和有关酶的合成受阻
B.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C.染色体的着丝点不能分裂
D.细胞膜内陷的时间推迟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实验叙述中正确的是

A.胡萝卜是做还原糖鉴定的理想材料
B.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的成分相同,用法却不同
C.脂肪鉴定过程中需要用到酒精进行消毒
D.观察DNA与RNA分布的实验中,最终看到的都是活细胞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表示 3 个共存物种的资源利用曲线,图 a 和图 b 中 3 个 物种的资源利用 状况不同,下面是对图 a 中 3 个物种与图 b 中 3 个物种相比较的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

A.图 a 中 3 个物种的种内斗争激烈,图 b 中 3 个物种的种间竞争激烈
B.图 a 中 3 个物种的种间竞争激烈,图 b 中 3 个物种的种内斗争激烈
C.如果资源有限,图 a 中物种 2 有被排除的危险,图 b 中物种 3 有被排除的危险
D.两图中的物种间的种间斗争激烈程度相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鼠尾草的雄蕊高度专化,成为活动的杠杆系统,并与蜜蜂的大小相适应。当蜜蜂前来采蜜时,根据杠杆原理,上部的长臂向下弯曲,使顶端的花药接触到蜜蜂背部,花粉便散落在蜜蜂背上。由此无法推断出

A.雄蕊高度专化的鼠尾草将自身的遗传物质传递给后代的概率更高
B.鼠尾草属于自花传粉植物
C.鼠尾草雄蕊的形态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鼠尾草花的某些形态特征与传粉昆虫的某些形态特征相适应,属于共同进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由一个DNA分子一条链转录出来的mRNA中碱基的构成是:20%U、30%C、10%A、40%G。那么,该DNA分子中的碱基构成情况是
A.20%A、30%G、10%T和40%C   B.15%A、35%G、15%T和35%C
C.10%A、40%G、20%T和30%C   D.35%A、15%G、35%T和15%C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某遗传病的家系图,已知I1不携带致病基因,三代以内无基因突变。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该病可能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且Ⅱ6是杂合子的概率为2/3
B.该病可能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C.如果Ⅲ9是XYY型的患者,则一定是Ⅱ3或Ⅱ4生殖细胞减数分裂异常造成的
D.Ⅲ8和一个携带者结婚,生一个患病孩子的概率为1/6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种雌雄同株植物中的复等位基因((S1、S2、S3.. .)与该种植物不能自交的现象有关,其机理是花粉与母本相同的S基因分别合成S受体与S蛋白,能特异性结合导致花粉细胞质内Ca2+浓度增加,激活相应核基因而导致花粉凋亡。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基因S1,S2,S3…不同的遗传信息取决于碱基排列顺序
B.这种植物的自交不亲和的现象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C.基因型为S1S2,S2S3的植物随机传粉,子代有4种基因型
D.该现象实现了细胞之间、细胞质与细胞核间的信息传递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甲、乙、丙三个与DNA分子相关图形所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图DNA放在含15N培养液中复制2代,子代含15N的DNA单链占总链的7/8,图中(A+T)/(G+C)比例可体现DNA分子的特异性
B.甲图②处的碱基对缺失可导致基因突变,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可作用于①部位,解旋酶作用于③部位,乙图中有8种核苷酸
C.形成丙图③的过程可发生在拟核中,人的神经细胞能进行乙图所示生理过程的结构只有细胞核
D.丙图中所示的生理过程为转录和翻译,在蓝藻细胞中可同时进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2中甲表示某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乙表示该植物叶肉细胞的部分结构(图中M和N代表两种气体)。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注:不考虑无氧呼吸) (    )

A.甲图中的纵坐标数值即为乙图中的m3
B.在甲图中的a点时,乙图中不存在的过程是m3、m4、n3、n4
C.在甲图中c点时,乙图中不存在的过程是m2、m3、n2、n3
D.甲图中e点以后,乙图中n4不再增加,其主要原因是m1值太低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同学在做“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时,未能在视野中找到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其原因可能是

A.从别的同学已剪过的根上剪取前端2~3mm
B.剪取的根未放入卡诺氏液中固定细胞形态
C.在配制龙胆紫染液时使用了2%的醋酸溶液
D.观察时间太短,所有细胞都尚未进入分裂期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块弃耕的农田,最后演变成了一片森林。这片森林在不受外力干扰的情况下将会长期占据那里,成为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在此演变过程中,相关变化趋势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将某动物细胞各部分结构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后,取其中三种细胞器测定它们有机物的含量,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器A是线粒体,其能完成的生理过程是葡萄糖的氧化分解
B.细胞器B含有蛋白质和脂质,说明其具有膜结构,一定与分泌蛋白质的分泌和加工有关
C.细胞器C中进行的生理过程产生水,产生的水中的氢来自羧基和氨基
D.蓝藻细胞与此细胞共有的细胞器可能有A和C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生物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