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生物试题 / 多选题
高中生物

甲、乙两图是红枫叶肉细胞和根尖生长点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表示根尖生长点细胞的是图    ;若将两种细胞分别置于30%蔗糖溶液中,则能发生质壁分离现象的细胞是图      ,图中结构[    ]          起重要作用。([  ]中填标号)
(2)图中标号6所示结构的主要成分是        
(3)甲、乙两图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名称是             
(4)对标号4和标号5所示结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

A.生理活动中都产生水
B.前者有片层结构,后者有嵴
C.黑暗条件下,生理活动中都消耗O2
D.前者不产生ATP,后者产生ATP

(5)细胞进行下列各种生命活动,正常情况下图甲细胞              ,图乙细胞          。(填入编号)
①不增殖    
②能继续增殖     
③细胞核DNA只转录不复制
④出现染色体结构    
⑤有mRNA经核孔进入细胞质中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表示家兔突触结构及神经纤维上膜电位的变化情况,请据图回答:

(1)图1中,A、B两神经细胞间的兴奋传递过程中,信号的变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兴奋不能由B传到A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突触小体中与突触小泡的形成和释放有关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突触后膜上的③能与相应的神经递质结合,膜上“受体”的化学本质最可能是__________。
(3)在图1中的②处注射乙酰胆碱,突触后膜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兴奋/抑制),原因是乙酰胆碱引起突触后膜____________的变化。
(4)图2中BC段电位变化的原因是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兴奋部位膜内侧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外,产生电位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是一个反射弧和突触的结构示意图,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①所示的结构属于反射弧的_________。
(2)图2中的1表示____________,该结构可能由____________(一种细胞器)形成。
(3)假如图3中的X来自大脑皮层,Y来自图1中的A。当针刺破手指的皮肤,感受器接受刺激后,导致效应器产生缩手反应,则Y释放的物质具有使突触后膜产生__________的作用,此反射属于____________反射。当我们取指血进行化验时,针刺破手指的皮肤,但我们并未将手指缩回是因为大脑皮层发出的指令是对这个刺激不作出反应,则X释放的物质对突触后膜具有__________作用,这说明一个反射弧中的低级中枢要接受高级中枢的控制。
(4)图2中兴奋的传递是单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在此结构中信号的转换模式为______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的图解表示构成细胞的元素、化合物,a、b、c、d代表不同的小分子物质,A、B、C代表不同的大分子物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a是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质,物质a是      ,在动物细胞内,与物质A作用最相近的物质是      。若物质A在动物、植物细胞中均可含有,并且作为细胞内最理想的储能物质,则A是     
(2)图中的物质c在人体细胞中共有    种,分子中_______的不同决定了c种类的不同。若B、C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结构,则B、C分别是____、____。
(3)物质d是    ,d和_______、________都属于固醇类物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人体内血糖调节过程示意图,a、b表示参与血糖调节的两种激素。请据图回答:

(1)当血糖变化时,通过②途径使b分泌量增加,b激素降低血糖的主要途径是通过⑥⑦⑧过程促进肝细胞、肌肉细胞和脂肪细胞等____________。人体血糖能维持相对稳定与激素a、b之间具有___________有关。
(2)利用细胞体外培养方法验证a能通过③途径促进b分泌的实验方案是:第一步用高糖的动物细胞培养液培养胰岛A细胞,一段时间后过滤得到细胞和滤液;第二步取第一步得到的适量滤液作为培养液培养胰岛B细胞;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b的含量。该实验方案不完善的地方有:第一步____________。第二步 ___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1表示某植物叶肉细胞内部分代谢过程,甲~戊表示物质,①~⑤表示过程。图2表示在光合作用最适温度、大气CO2浓度、其它条件保持不变的条件下该植物叶片CO2释放量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图3表示某光照强度和适宜温度下,该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增长速率随CO2浓度变化的情况。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①~⑤表示的过程,能够为该植物细胞吸收K+、NO3等矿质离子提供ATP的过程包括          (填数字标号),物质乙为           。③过程的名称             。该植物缺乏氮元素时,会影响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生成            ,从而影响③的进行。
(2)图2中,若其它条件不变,降低光照强度(C降为B),则短时间内该植物体内RuBP的含量         (增多/不变/减少)。
(3)图2所示,A点时光合作用O2产生量为        mmol/m2·h。若其它条件不变,适当提高CO2浓度,则D点将向        方移动。
(4)图3中,与G点相比,F点叶绿体中NADPH含量        (较低/相等/较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人体神经元细胞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④中的物质是,它的形成主要与(细胞器)有关。
(2)若刺激A点,图中电流计B将偏转次,方向相。
(3)若抑制该细胞的呼吸作用,发现神经纤维在一次兴奋后,其细胞膜不能再恢复到外正内负的状态,这说明神经元在恢复到静息状态时,其带电离子通过细胞膜的方式为。
(4)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形式向前传导。
(5)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过程是:突触前神经元兴奋传至末梢,引起其中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递质,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导致突触后神经元。
兴奋在突触前膜上的信号变化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综合大熊猫化石及现存种类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等多方面的研究,传统的观点认为大熊猫的濒危是进化历程的必然。最新群体遗传学的研究表明,现存大熊猫并未走到进化历史的尽头,仍然具有进化潜力。请依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观点和内容及上述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1)一个大熊猫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是这个种群的____________,如果大熊猫种群仍然保持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实际上反映了种群中基因的____________。
(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_____________的基本单位。影响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因素有多种,如自然选择和______________等。
(3)突变、________和________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机制。
(4)如图曲线a表示使用诱变剂前青霉菌菌株数和产量之间的关系,曲线b、c、d表示使用诱变剂后青霉菌菌株数和产量之间的关系。据图分析

①由曲线a变为曲线b、c、d体现了___________。
②最符合人们生产要求的变异类型是曲线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是体育运动对学习记忆的促进作用与BDNF(蛋白质类神经营养因子)关系的图解(示部分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突触小泡中的b物质是               ,该物质通过           方式进入突触间隙。
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             的作用以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
(2)运动应激能促进a过程,a过程是指BDNF基因的              ,BDNF的释放依赖于细胞膜具有                    
(3)若向大鼠脑室内注射抗BDNF的抗体,将导致突触间隙内b的数量             
(4)有实验表明,水迷宫训练后大鼠海马区突触蛋白表达明显增强;大鼠学习记忆受损后突触蛋白表达水平下降。图中c是突触蛋白,它在海马区的密度和分布可间接反映突触的数量和分布情况。由此推测,长期记忆可能与                      有关。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人体某组织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在“[ ]”中写字母,在“     ”上写文字内容)

(1)图中毛细血管壁生活的内环境是[    ]和[    ];氧气进入组织细胞的方式是       ,[ C ]中的红细胞中O2进入[ A ]内被利用,需要经过______层磷脂分子。
(2)日常生活中,如果饮水过少或吃的食物偏咸,会导致内环境的渗透压      ,但机体能通过       调节方式,使内环境的渗透压保持相对稳定。
(3)某人严重营养不良时会导致血浆蛋白含量降低,[   ]渗透压下降,从而使[   ]含量增多,出现组织水肿现象。
(4)人体水盐调节的中枢是          ,渴觉形成于         

A.脊髓 B.大脑皮层 C.下丘脑 D.脑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有关材料作答:
Ⅰ.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CO2与呼吸作用释放的CO2相等时的光照强度称为光补偿点,光照强度增加到某一值时,再增加光照强度,光合强度也不再增加,该光照强度称为光饱和点。a~d4种植物的单个植株在自然CO2浓度及最适温度下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如下表:

植物种类
光补偿点(klx)
光饱和点(klx)
a
1~2
30~80
b
0.2~0.3
50~80
c
0.5~1.5
20~50
d
0.1~0.2
5~10

(1)植物细胞产生ATP的具体部位是           ;利用CO2的具体部位是         
(2)光照强度为0.4 klx时,表格中a、c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生的CO2       光合作用吸收的CO2(填“多于”“少于”或“等于”)。
(3)仅考虑温度和CO2含量的影响,在温度较高,CO2较少的密闭温室中,植物的光补偿点较      (填“高”或“低”)。
Ⅱ.科学家在黑暗时把叶绿体基粒放在pH=4的溶液中,让基粒类囊体膜腔的pH值下降至4,然后将基粒移入pH=8并含有ADP和Pi的缓冲溶液中(如下图)。一段时间后,有ATP产生。

(4)为获取叶绿体,先要破碎叶肉细胞,再用            法分离。
(5)上述实验结果表明,基粒类囊体合成ATP的原因是          ,因此推测,叶绿体在自然状态下产生ATP的过程中,光能的作用是使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了快速培育抗某种除草剂的水稻,育种工作者综合应用了多种培育种方法,过程如下。请回答问题。
(1)从对该种除草剂敏感的二倍水稻植株上取花药离体培养,诱导成           幼苗。
(2)用射线照射上述幼苗,目的是         ;然后用该除草剂喷洒其幼叶,结果大部分叶片变黄,仅有个别幼叶的小片组织保持绿色,表明这部分组织具有            
(3)取该部分绿色组织再进行组织培养,诱导植株再生后,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使染色体加倍,获得         ,移栽到大田后,在苗期喷洒该除草剂鉴定其抗性。
(4)对抗性的遗传基础做一步研究,可以选用抗性植株与          杂交,如果          ,表明抗性是隐性性状。F1自交,若F2性状分离比为15(敏感):1(抗性),初步推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及分泌过程中,科学家们做了下列实验。请回答问题。
(1)豚鼠的胰腺腺泡细胞能够分泌大量的消化酶,可推测这些细胞具有较多的       (细胞器种类)。
(2)科学家将一小块胰腺组织放入用同位素3H标记的     的培养液中短暂培养,在此期间放射性标记物被活细胞摄取,并掺入到       上正在合成的蛋白质中。组织内的放射性同位素可使感光乳剂曝光,固定组织后在显微镜下便可发现细胞中含放射性的位点,这一技术使研究者能确定 在细胞内的位置。不用同位素32P标记的原因是             
(3)科学家将短暂培养的胰腺组织洗去放射性标记物,转入不含放射性标记物的培养液中继续培养。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随着         的变化,放射性颗粒数的百分比在不同细胞结构上有规律地变化,据此可推测分泌蛋白转移的途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1是测量神经纤维膜内外电位的装置,图2是测得的膜电位的变化。请回答:

(1)图1装置A测得的电位相当于图2中的______点的电位,该电位称为________电位。装置B测得的电位相当于图2中的________点电位,该电位称为___________电位。
(2)当神经受到适当刺激后,在兴奋部位,膜对离子的_________性发生改变,____离子大量流向_______,引起电位逐步变化,此时相当于图2中的___________。
(3)将离体神经置于不同钠离子浓度的生理盐水中给予一定刺激后,下图能正确反映膜电位变化与钠离子浓度关系的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现有两个纯合的某作物品种:抗病高秆(易倒伏)和感病矮秆(抗倒伏)品种.已知抗病对感病为显性,高秆对矮秆为显性,但对于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所知甚少。
回答下列问题:
(1)在育种实践中,若利用这两个品种进行杂交育种,一般来说,育种目的是获得具有__________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2)杂交育种前,为了确定F2代的种植规模,需要正确预测杂交结果,若按照孟德尔遗传定律来预测杂交结果,需要满足3个条件:条件之一是抗病与感病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符合分离定律:其余两个条件是__________;
(3)为了确定控制上述这两对性状的基因是否满足上述3个条件,可用测交实验来进行验证,请简要写出该测交实验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生物多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