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

据《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50年1月2日,一名塔斯社记者问毛将在苏联逗留多久,毛回答道,‘我逗留苏联时间的长短,部分地决定于解决有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利益的各项问题所需的时间’。”毛泽东访问苏联所要解决的最关键的问题是(    )

A.争取苏联的承认以实现中苏建交
B.同苏联结盟以打破美国的封锁
C.同苏联达成共识以共同抗美援朝
D.学习苏联模式以建设社会主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自1815年起,英国出台了一系列“谷物法案”,强制实施谷物进口关税,以维持国内的谷物价格水平,抵制国外低价进口谷物的竞争。然而,该法令遭到工商业者阶层的激烈反对,终于在1846年被废除。上述材料不能说明(    )

A.土地贵族阶层在英国政治地位的逐渐下降
B.该法案便于保护英国资产阶级的海外贸易
C.工业革命的推进是该法案废除的重要因素
D.自由主义思想在英国经济领域的逐渐渗透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某学者概括的中国近现代思想发展历程示意图,依据此图,中国近现代思想发展(    )

A.是一个从学习西方器物到制度到文化的过程
B.是一个西学东渐去传统化的过程
C.是一个东西文化不断碰撞分化与融合的过程
D.是一个不断回归传统儒学的过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曾国藩于咸丰元年二月十八日上《备陈民间疾苦疏》称:“苏、松、常、镇、太钱粮之重,甲于天下……昔日两银换钱一千,则石米得银三两。今日两银换钱两千,则石米仅得银两五钱。昔日卖米三斗输一亩之课而有余,今日卖米六斗,输一亩之课而不足。”下列不属于造成“钱粮之重”原因的是(    )

A.铜钱滥多 B.折银纳税
C.课税沉重 D.白银外流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学者将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所说的“宗教的理性化”概括为“怀着宗教般的热情赚钱、从事商业和经济活动”。下列教派最能体现韦伯所指的“宗教的理性化”的是(    )

A.东正教 B.路德教 C.加尔文教 D.英国国教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按欧美诸邦,是时新通商于中国,其不欲中国之扰乱固也。故当两军相持,历年不决之际,彼等必欲有所助以冀速定。而北京政府之腐败,久已为西人所厌惮,其属望于革命军者必加厚,亦情势之常矣。”材料说明(    )

A.资产阶级革命派得到列强的支持认可
B.维新变法运动得到列强的默许支持
C.西方列强对太平天国运动持观望态度
D.列强对北伐的国民革命军进行声援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新唐书》卷八二《十一宗诸子卷》论赞:“自唐中叶,宗室子孙多在京师,幼者或不出阁,虽以国王之,实与匹夫不异,故无赫赫之过恶,亦不能为王室轩轾,运极不还,与唐俱殚。”此材料说明唐中叶后(    )

A.广泛实行分封制
B.皇室子孙对中央集权构成威胁
C.皇位继承较稳固
D.宗室未能起到拱卫王室的作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洪武二十七年,翰林学士刘三吾奉太祖之命作《孟子节文》,以“抑扬太过”为由删去《孟子》原书八十五条,并规定“自今八十五条之内,课士不以命题,科举不以取士。”下列选项中,最有可能不在“八十五条”之内的是(    )

A.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D.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宋代理学家构建了一个自古至宋以来的儒家思想传承谱系,谓之“道统”,并宣称其阐释的理学思想是“道接千载”,下列人物不在他们的“道统”中的是(    )

A.周公 B.孔子 C.孟子 D.董仲舒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相对论观点提醒人们,不要被常识和日常经验所蒙蔽,常识并不一定总是正确的。这说明相对论(  )

A.改变了认识世界的角度 B.弥补了经典物理学的不足
C.改变了人类的物质生活 D.描绘了新的微观粒子世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二战结束后,重工业的地位逐步被电子工业技术、信息系统、金融业和服务业所代替,带来了产业工人比例下降、工人白领化、雇员专业化等一系列的变化,甚至使大批传统的产业工人失业或被迫转换工作。此现象表明二战后(  )

A.资本主义各国已真正实现工业化
B.行业主导部门变化冲击原有社会结构
C.社会各阶层间的区别正逐渐消除
D.社会保障措施主要针对传统产业工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下为国际工人运动整体发展的示意图,数字处填入内容对应的分别是(  )

1848年                1917年

A.理论到实践、一国到多国、空想到科学
B.空想到科学、理论到实践、一国到多国
C.理论到实践、空想到科学、一国到多国
D.空想到科学、一国到多国、理论到实践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1787年制宪的时候,麦迪逊说:“这就需要筑起一道篱笆,即挑选一部分经过启蒙的公民,人数有限而立场坚定,时时能够起来提出异议,对付激进狂躁的众议员,保护有可能受到多数人压迫的少数。“据此判断,美国设立参议院的目的是(  )

A.削弱众议院的职能 B.实现“制衡的最大化”
C.用精英政治取代平民政治 D.避免少数人的暴政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是1951—1957年我国国防费支出情况表【单位:亿元(人民币)】数据的变化反映了(  )

年份
国家财政总支出
国防费支出
国防费占国家财政支出比例(%)
1951
122.49
52.64
42.97
1953
220.12
75.38
34.24
1955
269.29
65.00
24.14
1957
304.21
55.11
18.12

 
A.国防现代化与工业化建设进展缓慢 
B.国民经济形势发生根本性好转
C.国家安全与经济发展战略适时调整 
D.工作重心取决于国际局势变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上海滩最早刊登的抗日宣传广告:把绘有铁路干线的东北三省地图作为主图案,其上部还印有“请国人注意东北形势”字样,右侧绘有一个巨大的叹号;叹号两侧是“外侮日寇”四个美术字。广告的中右部印有“国人爱国,请用国货”字样。通过该广告,可以判断(  )

A.九一八事件之后中日民族矛盾加剧
B.全面抗战时期国人民族危亡意识的增强
C.国共已就合作抗日达成共识
D.掀起了全民族的抗战浪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