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试题 / 选择题
高中历史

西方某一文学思潮挑战和反叛了强调“主观”“创造”“情感”“想象”的文学成规,主张科学理性精神,刻意追求“客观”“写实”。据此可知,该文学思潮属于(  )

A.

古典主义

B.

浪漫主义

C.

现实主义

D.

现代主义

来源: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全国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共和之前的古罗马部分诉讼中,败诉方须将用于担保的牛羊祭神,以赎伪誓之罪。担保的牛羊多超出诉讼物价值,且影响农牧生产。共和国早期,败诉方改向国家缴纳罚金,到公元前3世纪末,罚金已无足轻重。这一变化表明罗马共和国时期(  )

A.

系统完备的罗马法体系形成

B.

法律注重保护公民的权益

C.

法律事务受到神权严格控制

D.

贵族对法律的解释权扩大

来源: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全国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43年,中共中央指出,“提高妇女的政治地位、文化水平、改善生活,以达到解放的道路,亦须从经济丰裕与经济独立入手”。这一决定的实施(  )

A.

促成妇女彻底摆脱封建束缚

B.

有利于抗日根据地政权巩固

C.

扩大了陕甘宁边区阶级基础

D.

适应党的工作重心转移需要

来源: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全国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就注重增强阶级基础。中共一大在讨论今后的工作时,“决定集中我们的全部精力组织工厂工人……鉴于我们的党至今几乎完全由知识分子组成,所以代表大会决定要特别注意组织工人”。这反映出当时(  )

A.

革命统一战线建立

B.

民主革命纲领开始制定

C.

党的中心任务确立

D.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形成

来源: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全国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学者认为,绅商是一个新兴的社会阶层,主要活跃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他们已开始接触和使用新的资本主义营运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意识开始带有近代趋向,但在很多方面依然非常守旧和传统。这可用于说明当时中国(  )

A.

绅士是社会转型的主要阻力

B.

“尊士践商”的积习遭弃

C.

传统社会阶级结构已被颠覆

D.

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来源: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全国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清末,陈去病在《论戏剧之有益》一文中说:“此其奏效之捷,必有过于劳心焦思,孜孜矻矻以作《革命军》《驳康书》《皇帝魂》《落花梦》《自由血》者殆千万倍。”他号召青年人投身戏剧。这反映出(  )

A.传统戏曲的演出逐渐衰落

B.戏剧开始由愉悦达官显贵转向民众

C.戏剧成为宣传革命的手段

D.反清书籍宣传革命思想的作用弱化

来源: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全国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代很多熟读儒经而从事商业活动的人,秉持“虽终日做买卖,不害其为圣为贤”的信条,尽心于实践“圣人之学”。与这种社会行为最契合的思想观念是(  )

A.

“百姓日用即道”

B.

“心外无物”

C.

“存天理,灭人欲”

D.

“工商皆本”

来源: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全国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民众日常生活能够反映时代特点。下列情景中,可能出现于北宋都城市民日常生活中的是(  )

A.

早晨在家喝红薯玉米粥

B.

晚上去夜市听人说书

C.

到指定市场用银元购物

D.

出门时穿件黄色棉袍

来源: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全国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中国古代,自然环境、社会生产状况、国家政策、灾害以及战乱,都会对人口的区域布局产生影响。如图显示了两汉间江浙一带与湘江流域人口增长的巨大差异,能够解释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土地兼并程度

B.

经济发展水平

C.

人口自然增长

D.

移民流入数量

来源: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全国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西周分封制下,诸侯国君爵位由高到低称为公、侯、伯、子、男。楚国先祖在西周初被封以“子男之田”,春秋时期,楚国国君自称为王,称霸中原,争当华夏盟主,孔子编撰《春秋》,仍坚持称楚王为“楚子”。孔子此举目的是(  )

A.

实录历史事实

B.

提升周王权威

C.

维护等级秩序

D.

强调文化差异

来源: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全国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图片的合理解释是(  )

A.

机械投入减少反映农业集约化程度降低

B.

农业技术变迁呈现出节约劳动力的倾向

C.

化学品广泛使用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D.

劳动力的减少意味着农业逐步走向衰落

来源: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湖南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世纪后期以来,英国内阁的决策权日益增强,议会对政府的议案很难加以否决或修改。据统计,在1906年之前的20年内,议会只通过了九次针对政府议案的修正案。有人戏称,议会成了内阁的御用议事会。这一现象反映了(  )

A.

内阁逐渐走向集权

B.

内阁议会权限不明

C.

政党政治渐趋成熟

D.

议会体制受到损害

来源: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湖南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7世纪后期,欧洲各国纷纷通过谈判解决领土争端,并勘定地界、树立界碑、出版地图,向公众传达有关国土疆域的信息。这一现象反映(  )

A.

近代地形勘测技术的进步

B.

近代国家主权意识的加强

C.

谈判是解决争端的主要手段

D.

地图是解决争端的主要依据

来源: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湖南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6世纪,一位意大利诗人在自传前言中写道:“命运残酷,无奈我自安然如故;生命,荣誉,财富,还有无价的才华;身的美丽,心的优雅;有此相伴,超越永无极限。”这反映了诗人(  )

A.

强调人的个性

B.

屈从命运安排

C.

反对宗教教义

D.

相信社会进步

来源: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湖南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公元723年,日本太政官奏:“百姓渐多,田地窄狭。望请劝课天下,开辟田畴。其有新造沟池营开垦者,不限多少,给传三世。若逐旧沟池,给其一身。”天皇准奏。这(  )

A.

反映了灌溉技术进步

B.

动摇了土地公有原则

C.

体现了天皇地位提高

D.

推动了庄园制度发展

来源: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湖南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