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试题 / 选择题
高中历史

陈旭麓先生指出:“爱国主义永远是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但从爱国出发走向近代化,与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并不同义。”陈先生讲到的后一种“爱国主义”的典型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戊戌变法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要研究这一状况产生的原因,应首选下列哪一不平等条约(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洪秀全尊奉“皇上帝”,自命为上帝之子下凡救世,认为其他一切偶像皆为妖魔。太平天国运动初期,太平军所到之处毁学宫、拆孔庙、查禁孔孟“妖书”;而在后期洪秀全则要求“学尧舜之孝弟忠信,遵孔孟之仁义道德”。太平天国运动由反孔到尊孔主要是因为(    )

A.拜上帝教不足以支撑其政权
B.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战局出现逆转
C.反孔受到传统士绅的抵制
D.太平天国未能得到西方势力的支持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40年的鸦片战争,使古老的中华文明第一次遇到了一个优于自己的外来文明的挑战。中国现代化的道路之所以如此艰难曲折,不仅因为它是外来、强迫、后发的,更是因为中国当时的大清王朝,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对这个挑战竟毫无认识,因此不知所措。”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鸦片战争是东西文明的首次碰撞
B.外来文明阻碍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C.晚清王朝没有把握住近代化的机遇
D.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开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曾国藩在《讨粤匪檄》指出:“逆贼洪秀全杨秀清称乱以来,於今五年矣。荼毒生灵数百余万,
蹂躏州县五千余里,所过之境,……一概抢掠罄尽,寸草不留。……此其残忍惨酷,凡有血气者未有闻之而不痛减者也。……粤匪窃外夷之绪,崇天主之教。……士不能诵孔子之经,而别有所谓耶稣之说、《新约》之书,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对此评价正确的是(    )

A.体现了农民革命对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破坏作用
B.在批判太平天国运动的同时也承认了太平天国宣传西方思想的先进之处
C.由材料可以看出太平天国和中国以往的农民起义没什么两样
D.材料深刻的揭示了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太平天国《资政新篇》的下列内容说明了(    )

统一政令,依法治国
听取社会舆论;反对迷信
兴办保险事业
兴办医院和慈善机构

A.这个文件适应了太平天国革命的需要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对农民的思想产生了深刻影响
C.当时的农民阶级要求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D.近代农民领袖能够接受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主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学家李守孔分析:1两银子在18世纪是兑换1000文铜钱,而在1845年,其市值超过了2000文……,1石米以前卖3000文,按1000比1的老兑换率值三两,但在1845年,根据上扬了的2000比1之兑换率,1石米只能换到1.5两。实际上,这意味着农民的租地负担重了一倍。对此以下理解错误的是(    )

A.银价上涨主要是因为鸦片大量输入,银贵钱贱
B.中国晚清,随着国门打开,对外开放,出现通货膨胀
C.鸦片战争后,白银外流,农民负担加重,激化了阶级矛盾
D.鸦片战争后人民生活愈加困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这里所说的“大势”主要是指(    )

A.英国的船坚炮利 B.工业文明迅速发展
C.中国的闭关锁国 D.西方列强加紧扩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学者认为,同为中国近代影响深远的农民运动,“太平天国运动却比义和团运动更好地推
进了中国的现代化”。其主要原因是太平天国(    )

A.建立了自己的政权
B.沉重地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
C.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
D.在中国实施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陈旭麓:“中国以中世纪的武器、中世纪的政府、中世纪的社会来对付近代化的敌人。”陈旭麓先生评价的这场战争(    )

A.改变了中国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性质
B.开始了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的历程
C.刺激了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历史进程
D.形成了列强公开策划侵略中国的大本营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王夫之在《读通鉴论·秦始皇》中说,“封建毁而选举行,守令袭诸侯之权。”这里的“封建”和“选举”分别指(    )

A.分封制和民主选举制度
B.封建制度和民主选举制度
C.封建制度和官员选拔制度
D.分封制和官员选拔制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王昶《军机处题名记》云:“本朝谕旨诰命,……惟军机处恭拟上谕为至要。上谕亦有二:……明发,交内阁,以次交于部、科;寄信,密封交兵部,用马递。其内外臣工所奏事,经军机大臣定议取旨、密封递送亦如之。……内阁、翰林院撰拟有弗当,又下军机处审定。”材料说明军机处(    )

A.成为内阁的协理机构
B.掌握军政要务决策权
C.提高了中央政府行政效率
D.与其他中枢机构分权制衡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易中天先生在《帝国的终结》一书中写道:“作为集权主义者,尤其是那些倾向于专制和独裁的‘雄略之主’,几乎没有一个人会认为前朝的覆亡乃是因为过度的集权。他们只会得出相反的结论。因此,他们吸取的教训,也只能是专制、专制、再专制,集权、集权、再集权。”汉武帝、宋太祖、明成祖采取的相似措施是(    )

A.沿用秦朝以来的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
B.设立新的中枢权力机构,分割削弱相权
C.设立新的中枢权力机构,加强专制皇权
D.通过刺史制和行省制加强官僚队伍建设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史载唐朝附马(公主夫婿)选取注重门第出生,多出自勋贵名臣,而明朝严令皇室与大臣联姻,故附马多出自寒门。这种变化反映了(    )

A.中央集权的加强 B.专制皇权的强化
C.贵族制度的衰落 D.科举制度的成熟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朝《大浩》中规定:凡官吏违旨扰民,或相互勾结,陷害良民者,民众可“连名赴京状奏”,甚至可将害民官吏“绑缚赴京”。各地官府对于因之赴京状告者不得阻拦,否则官吏将受“族诛”。此规定的直接作用是(    )

A.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B.完善官员监察体系
C.预防地方割据出现 D.利于规范官员行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