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地理试题 / 选择题
高中地理

2 015年,我国某服装企业在卢旺达建立成衣制造厂,生产的服装20%在卢旺达销售,80%出口欧美国家。2015年中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在非洲投资的中国企业超过2 500家,其中民营中小企业超过70%。据此完成7~9题。

7.该服装企业在卢旺达建立成衣制造厂的有利条件是

A.

基础设施好

B.

人工成本低

C.

本地市场大

D.

获取信息快

8.我国在非洲投资的民营中小企业较多,主要是因为其

A.

工人素质高

B.

融资能力强

C.

适应能力强

D.

研发能力强

9.要使走出去的我国民营中小企业强起来,需要

A.

打造自主品牌

B.

快速更新产品

C.

增强售后服务

D.

符合国际标准

来源:2019年海南卷地理高考试题(含答案与解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分别示意1995年、2010年美国本土人口迁移。据此完成4~6题。

4.1995年美国本土人口净流入的地区是

A.

东北部

B.

南部

C.

中西部

D.

西部

5.与1995年相比,2010年美国本土人口

A.

数量减少

B.

向中西部大量回流

C.

迁移规模变小

D.

净流入的地区减少

6.影响美国本土人口迁移变化的主导因素可能是

A.

经济

B.

交通

C.

文化

D.

教育

来源:2019年海南卷地理高考试题(含答案与解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1示意我国中部平原地区某村庄的土地利用情况。该村将不同位置的农用地按人口进行均分,图中①②③④分别示意某农户分到的地块。该村主要种植粮食作物和蔬菜。与粮食作物相比,蔬菜种植的劳动投入较多。随着农民进城落户,该村农用地逐步向种田专业户集中。据此完成1~3题。

1.该农户分到的地块中,最便于种植蔬菜的是

A.

B.

C.

D.

2.该农户不购置大型农用机械种植农作物,主要原因是该农户的地块

A.

形状规整

B.

地形差异小

C.

分散细碎

D.

距离村庄近

3.农用地向种田专业户集中后,该村

A.

农产品商品率提高

B.

农用地面积减少

C.

农产品种类多样化

D.

农产品质量下降

来源:2019年海南卷地理高考试题(含答案与解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某山脉L谷地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季节性冻土广布。某地理学习小组在研学过程中获得L谷地五个站点的部分资料(表1),以此探讨该谷地的自然地理特征。据此完成14~16题。

站点

海拔(m)

7月平均气温(℃)

年降水量(mm)

土壤冻结天数(天)

土壤冻结最大深度(cm)

663

22.8

276

97

41

776

21.2

352

103

56

1106

19.6

m554

120

64

1210

19.2

599

126

103

1854

16.5

802

144

85

14.该学习小组对L谷地的研学结果合理的是(    

A.

所在山脉的最大降水高度是1854米

B.

年降水量受7月平均气温影响显著

C.

冻土主要存在于每年11月至次年3月

D.

土壤开始冻结的时间随海拔升高而推迟

15.④⑤站点坡度,坡向相似。导致两站点土壤冻结最大深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积雪深度

B.

风力大小

C.

冬季气温

D.

太阳辐射

16.L谷地所在的山脉是(    

A.

太行山脉

B.

长白山脉

C.

横断山脉

D.

天山山脉

来源:2021年新高考福建地理试题(含答案与解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5示意黄土高原某地区考古挖掘出的古聚落遗址,遗址中有许多黄烧制的陶器。仰韶文化晚期,我国亚热带-暖温带界线南移。在人类活动和环境变化的双重影响下,该地区聚落向高处迁移。为避免坍塌,窑洞宽度须小于窑顶黄土厚度。据此完成11~13题。

11.仰韶文化晚期,该地区气候趋向(    

A.

冷湿

B.

冷干

C.

暖湿

D.

暖干

12.仰韶文化晚期,该地区聚落向高处迁移是由于(   

A.

水土流失加剧,河床抬升

B.

人口增长迅速,耕地不足

C.

蓄水技术提高,供水充足

D.

土壤肥力下降,作物减产

13.龙山文化时期,该地区坡地的窑洞平面形态最可能是图6中的(    

A.

B.

C.

D.

来源:2021年新高考福建地理试题(含答案与解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罗布泊地区原为湖泊,是塔里木盆地的汇水与积盐中心之一,干涸过程中盐壳(盐分在地表集聚形成的坚硬壳状物质)广泛发育。图4示意罗布泊地区内相邻且不同海拔的甲、乙、丙三处地下水埋深、盐壳厚度和含盐量。据此完成9~10题。

9.甲、乙、丙三处盐壳形成的先后顺序依次是(

A.

甲乙丙

B.

甲丙乙

C.

乙甲丙

D.

乙丙甲

10.丙处盐壳刚开始形成时,甲、乙、丙三处中(    

A.

甲处降水量最多

B.

甲处地下水位最高

C.

乙处蒸发量最多

D.

丙处地表温度最高

来源:2021年新高考福建地理试题(含答案与解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2中,卫星城和新城的建设目的是疏解伦敦主城区人口。早期卫星城以工业为主且工厂相对集中,人口3~6万,道路呈环形放射状。MK新城建于1971年,以服务业为主,道路量网格状。2014年起,MK新城依托边地区资源,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即时提供各类数据,促进通信、教育、社区和商贸等发展。2020年,MK新城人口约27万。据此完成6~8题。

6.MK新城规划的人口数量远高于早期卫星城,主要原因是MK新城根测出(    

A.

建成时间较迟且功能分区明确

B.

离大学城较近且城市等级较高

C.

位于两大城市中间且交通便捷

D.

地租较低且人口数量增长较快

7.为了吸引产业和人口迁入,便于生产生活,MK新城在规划时采取的城市布局模式是图3中的

A.

A

B.

B

C.

C

D.

D

8.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可使MK新城(    

A.

城市职能转变

B.

工业集聚增强

C.

城际联系加强

D.

逆城市化加快

来源:2021年新高考福建地理试题(含答案与解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97年以来,宁夏闽宁镇从一片"干沙滩"逐步发展为"金沙滩"。2012年闽宁镇开始发展光伏大棚、光伏发电等光伏应用产业,未来将利用"照射光线自动跟踪"技术,让光伏面板始终保持与太阳光线垂直,以提高光能利用效率。据此完成4~5题。


4.光伏应用产业为闽宁镇提供绿色能源的同时,还能(    

A.

增加年降水量

B.

减少风沙威胁

C.

增大昼夜温差

D.

降低地下水位

5.若应用"照射光线自动跟踪"技术,与6月1日相比,闽宁镇7月1日光伏面板(    

A.

正午影子长度较长

B.

跟踪调整时长较短

C.

仰角移动幅度较小

D.

水平转动角度较大

来源:2021年新高考福建地理试题(含答案与解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科隆自贸区和新太平洋自贸区(图1)对我国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改变经济落后状况,1948年,巴拿马建立科隆自贸区,发展转口贸易(从各国进口商品再批发到拉美地区)。20世纪70年代,拉美地区陆续建立新自贸区。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隆自贸区以运河航运为基础发展金融,保险、通讯等产业。2007年,以高端制造业为核心的新太平洋自贸区建立。据此完成1~3题。

1.20世纪70年代后期,科隆自贸区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是(    

A.

劳动力的成本上升

B.

地理位置优势弱化

C.

制造业的比例增加

D.

市场份额逐渐下降

2.巴拿马建立新太平洋自贸区可直接(    

A.

缩小东西部经济差异

B.

增加国内就业机会

C.

缓解生态环境的压力

D.

提升运河转运能力

3.与新太平洋自贸区相比,中国首选科隆自贸区作为中拉贸易投资平台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产业结构

B.

经济腹地

C.

基础设施

D.

地理位置

来源:2021年新高考福建地理试题(含答案与解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某公路长500多千米,南北贯穿了多冰川的山脉,并跨越了多条河流。公路南端海拔约1 070米,为山前洪积平原上的绿洲。该公路山区段每年9月底至次年5月底封路禁行。据此完成9~11题。

9.该公路位于(

A.吉林 B.内蒙古 C.西藏 D.新疆

10.该公路山区段定期封路禁行主要是因为(

A.洪水频发 B.路面积雪严重 C.泥石流多发 D.路面冻融沉降

11.该公路北端海拔约750米,其所处的自然带是(

A.针叶林带 B.山地草原带 C.高寒草甸带 D.灌丛荒漠带

来源: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文综试卷(全国Ⅲ卷)地理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年来,位于高纬的西伯利亚地区气候发生了明显变化,土地覆被也随之变化,平地上的耕地明显减少,洼地上的草地大量转化为湿地,越年积雪(积雪期超过一年)面积减少。据此完成6~8题。

6.导致西伯利亚地区土地覆被变化的首要原因是(

A.气温升高 B.气温降低 C.降水增多 D.降水减少

7.湿地面积增加主要是因为当地(

A.洪水暴涨 B.退耕还湿 C.地面沉降 D.冻土融化

8.西伯利亚地区平地上减少的耕地主要转化为(

A.林地 B.湿地 C.草地 D.寒漠

来源: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文综试卷(全国Ⅲ卷)地理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稻谷是重要的粮食种类,粮食的充分供给和区域平衡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任务。图2反映2014年我国不同省份的稻谷供需关系。据此完成3~5题。

3.已不再成为我国主要稻谷余粮区的是(   )

A.黄河下游区 B.长江中游区 C.珠江下游区 D.淮河下游区

4.与安徽省相比,黑龙江省稻谷供需盈余的主要条件是(   )

A.人均耕地多 B.农业劳动力多 C.复种指数高 D.淡水资源丰富

5.我国水稻种植重心北移会导致稻谷(   )

A.出口数量扩大 B.运输成本上升 C.流通效率提高 D.储存难度增加

来源: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文综试卷(全国Ⅲ卷)地理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人口众多,生活垃圾产生量巨大,迫切需要对垃圾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近些年,某企业开发了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并在全国很多城市推广。下图示意该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的主要工艺流程。据此完成1~2题。

1.厨余垃圾是图示自动处理系统中的(   )

A.肥料 B.原料 C.能源 D.产品

2.符合图示自动处理系统局部工艺流程的是(   )

A.废渣→生产沼气→沼气发电 B.工业油脂→提取生物油脂→有机渣

C.有机渣→生产沼气→废渣 D.生产沼气→有机渣→提取生物油脂

来源: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文综试卷(全国Ⅲ卷)地理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黄河小北干流是指黄河禹门口至潼关河段。全长132.5千米。该河段左岸有汾河、涑水河,右岸有渭河等支流汇入,河道摆动频繁,冲淤变化剧烈。为典型的堆积性游荡河道。图3为黄河小北干流河段示意图。据此完成9~11题。

9.黄河小北干流为堆积性游荡河道,是因为该河段河流(

A.流量大、含沙量季节变化小

B.流量大、含沙量季节变化大

C.含沙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小

D.含沙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大

10.黄河小北干流河道中段摆动范围较小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①河水流量②支流汇入③沿岸地貌④两岸岩性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1.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流量和含沙量均较大。在主汛期,渭河的洪峰导致黄河小北干流(

A.含沙量剧增,摆幅增大B.水量增大,流速加快

C.水位上升,淤积增强D.侵蚀加强,河床加深

来源: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文综试卷(全国Ⅰ卷)地理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示意我国东北某区域铁路线的分布,该区域铁路修建的年代较早,近些年几乎废弃。据此完成6~8题。

6.该区域铁路线主要沿(

A.等高线分布B.河谷分布C.山脊线分布D.山麓分布

7.该区域修建铁路主要是为了运输(

A.原木B.农产品C.工业品D.石材

8.近些年来,该区域铁路几乎废弃的主要原因是(

A.设施陈旧B.运速太慢C.线路过密D.运输需求太小

来源: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文综试卷(全国Ⅰ卷)地理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地理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