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地理试题 / 双选题
高中地理

当日均温度稳定上升到10°C以上时,大多数农作物能活跃生长,把≥10°C持续期内的日均温累加起来,得到的气温总和,叫做活动积温,活动积温是划分温度带的主要指标,读中国温度带分布图(图10),回答22—23题。

有关我国温度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温度带的边界都是明确的
B.暖温带内各地的活动积温都相同
C.温度带是按单一指标划分的
D.亚热带可进一步分为北亚热带、中亚热带、南亚热带

积温条件会影响区域        (   )

A.粮食作物熟制 B.科技发展水平
C.农作物种类 D.水旱灾害分布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0年4月20日,墨西哥湾发生漏油事件,造成严重海洋污染,有关专家担心浮油可能“侵入”大西洋,甚至漂向欧洲沿海,读墨西哥海域示意图(图9),回答19—21题。

可能使浮油“侵入”大西洋,漂向欧洲沿海的洋流是    (   )

A.墨西哥湾暖流 B.阿拉斯加暖流
C.加利福尼亚寒流 D.北大西洋暖流

石油污染对墨西哥湾沿岸产生的影响有    (   )

A.引发赤潮 B.旅游业遭受打击
C.降水增多 D.破坏海洋生态系统

利用RS和GPS技术可以监测         (   )

A.石油污染的海区范围 B.海底漏油点的石油日泄漏量
C.石油污染物扩散的速度 D.污染海区海洋生物种类的变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右图为 40°N 附近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和海平面以下地层示意图。读图完成 35~36 题。

如图所示时间, A 河流域

A.正值炎热干燥季节 B.盛行西北风
C.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D.山麓落叶阔叶林枝紧叶茂

下列关于图示地区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向斜成谷 B.① 处可能找到石油
C.③处可能形成变质岩 D.② 处比①处更易被侵蚀
来源:2010年江苏泰兴重点中学高三第一次检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某地理兴趣小组同学绘制的反映“城市热岛效应”示意图。读图回答33-34题。
下列四幅图中,绘制正确的有                                    

形成城市热岛效应的原因有                                      

A.城市植被覆盖率高 B.城市人为排放热量多
C.城市降水量少 D.城市建筑密度大
来源:2010年江苏泰兴重点中学高三第一次检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某大河流域的地质构造与地貌示意图”,读图回答31~32 题。

关于图示地区地质、地貌和地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向斜成谷,背斜成山
B.① 地地下有可能找到地下水
C.地质基础很不稳定
D.从甲到乙地层形成年代越来越老

若在图中乙处修建水库,则对生态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有                

A.使河流下游径流变化减小
B.河口滩涂面积增速变缓
C.库区周围土地盐碱化严重
D.下游淤湖泊萎缩,盐度升高,生态破坏
来源:2010年江苏泰兴重点中学高三第一次检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东部地区的主要锋面雨带,通常位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以北5~8个纬度距离处,并随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北进南退而移动。下图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29~30题。

当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移到图示位置时

A.长江三角洲地区都吹东北风
B.副热带高压南侧洋面处于台风活动期
C.台湾海峡受上升气流影响而多雨
D.华北地区干燥少雨

下列诗句描述的降水情景,可能出现在图示时期的是                            

A.清明时节雨纷纷 B.黄梅时节家家雨
C.雨滴梧桐秋夜长 D.清风细雨湿梅花
来源:2010年江苏泰兴重点中学高三第一次检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 40°N 附近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和海平面以下地层示意图。读图完成 35~36 题。

如图所示时间, A 河流域 (   )

A.正值炎热干燥季节
B.盛行西北风
C.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D.山麓落叶阔叶林枝紧叶茂

下列关于图示地区地质、地貌的叙述,
正确的是                (   )

A.向斜成谷
B.① 处可能找到石油
C.③ 处可能形成变质岩
D.② 处比 ① 处更易被侵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某地理兴趣小组同学绘制的反映“城市热岛效应”示意图。读图回答33-34题。
下列四幅图中,绘制正确的有        (   )

形成城市热岛效应的原因有          (   )

A.城市植被覆盖率高 B.城市人为排放热量多
C.城市降水量少 D.城市建筑密度大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某大河流域的地质构造与地貌示意图”,读图回答31~32 题。

关于图示地区地质、地貌和地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向斜成谷,背斜成山
B.① 地地下有可能找到地下水
C.地质基础很不稳定
D.从甲到乙地层形成年代越来越老

若在图中乙处修建水库,则对生态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有(   )

A.使河流下游径流变化减小
B.河口滩涂面积增速变缓
C.库区周围土地盐碱化严重
D.下游淤湖泊萎缩,盐度升高,生态破坏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东部地区的主要锋面雨带,通常位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以北5~8个纬度距离处,并随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北进南退而移动。下图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29~30题。

当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移到图示位置时(   )

A.长江三角洲地区都吹东北风
B.副热带高压南侧洋面处于台风活动期
C.台湾海峡受上升气流影响而多雨
D.华北地区干燥少雨

下列诗句描述的降水情景,可能出现在图示
时期的是                            (   )

A.清明时节雨纷纷 B.黄梅时节家家雨
C.雨滴梧桐秋夜长 D.清风细雨湿梅花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美国墨西哥湾一石油钻探平台于当地时间2010年4月20日晚发生爆炸,具体地点位于路易斯安那州东南84公里处(如下图),原油在海底以每日以千桶速度不断喷出,海面石油污染面积不断扩大,严重威胁生态环境。据此完成25~26题。

风浪和洋流是石油污染扩散的主要动力。随着石油污染范围的扩大,可能受到此次石油污染的海域是

A.得克萨斯州沿海 B.佛罗里达州沿海 C.英国西部沿海 D.古巴沿海

关于洋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A.暖流经过的海区水温比寒流经过的海区水温高
B.暖流与寒流交汇处容易形成大渔场如北海渔场
C.向北流的洋流为暖流
D.秘鲁西海岸荒漠景观的形成跟寒流有关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政协主席贾庆林3月23日至4月1日访问了非洲喀麦隆、纳米比亚、南非三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3月20日至3月30日访问了欧洲俄罗斯、白俄罗斯、芬兰、瑞典四国,读图回答23~24题。

3月28日分别到达南非开普敦市和瑞典哥德堡市,当日受访国家和城市

A.瑞典、芬兰等三个国家有极昼 B.比勒陀利亚受西风带控制
C.雅温得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D.赫尔辛基和温得和克同时日出时间相差不大

访问期间,受访的七个国家的特点及地理现象正确的一组是

A.所临大洋包括四大洋 B.城市化水平高、人口增长类型属传统型
C.春意盎然、冬小麦返青 D.晨昏线与经线的交点在极点附近移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红三角”经济圈包括江西赣州、广东韶关、湖南郴州的8万平方千米土地。由于三市都属于红色砂砾岩山区,同时也是革命老区,故被称为“红三角”地区。“红三角”地区以广州南沙为平台,牵线“珠三角”,共建华南经济圈规划,形成良好的资源互补。读图,回答20~22题。

图中①②两条铁路线分别是       

A.京广线 B.京沪线
C.京九线 D.包成线

“红三角”地区发展粮食生产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A.热量 B.降水 C.地形 D.土壤

“珠三角”可以为“红三角”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               

A.大量廉价劳动力 B.充足的资金
C.丰富的矿产资源 D.先进的技术支持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纬线的特点是

A.所有的纬线圈大小都相同 B.所有纬线都是指示东西方向
C.相邻纬线都是相互平行的 D.所有纬线都有太阳直射的机会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黄河之害在于“多沙少水”。2002年7月,黄河小浪底水库进行首次调沙调水实验,并获成功。回答29~30题。
调水调沙实验是通过“人造洪峰”将泥沙“带入”大海,其利用的外力作用主要  

A.流水侵蚀作用 B.流水搬运作用 C.流水溶蚀作用 D.流水沉积作用

下列方法和措施中,有利于解决黄河下游“缺水多沙”问题的是 

A.加快黄河源区退耕还林还草的速度
B.改变上游水库的运作方式,变发电为主为向下游调水为主
C.遏制北方地区的沙尘暴天气
D.在黄土高原干旱区推广天然降水和径流的收集和储集工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地理双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