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语文试题 / 诗歌鉴赏
初中语文

(阅读岑参的两首诗歌,完成赏析任务。

【甲】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乙】

山房春事二首(其二

岑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两三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知背景】甲诗略。

乙诗:天宝元年(742)春,作者游梁园。这首怀古诗写于游园之后。

【析场景】甲诗前两句写出重阳之际,流落在外的诗人内心愁苦,勉强去登高赏菊,却无人送酒,无人相伴。

【绘画面】乙诗前两句                         

【赏写法】甲诗后两句                                    

乙诗后两句                               

来源:2021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过山农家

顾况

板桥 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 焙茶 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注释]①顾况(727﹣815),唐代诗人,他提倡质朴淳厚的诗风,其诗清新自然,注重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②板桥:指横跨山溪的木板桥。③嗔:责怪,埋怨。④焙茶:用微火烘烤茶叶,使返潮的茶叶去掉水分。

(1)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按走访顺序,依次选取了山行途中、到达农舍、参观焙茶等镜头。

B.

"莫嗔"二字,从山农请客人不要责怪被烟熏的口吻中,表现了山农的爽直性格。

C.

"却喜"二字,道出了山农对雨后天晴,能翻晒谷子的喜悦。

D.

作者写出了亲自参加山乡养鸡、焙茶、晒谷等劳动的感受,表达了对劳动的喜爱。

(2)抖音微视频是当今很火爆的一种表现形式,小文同学想将这首诗歌前两句的意境,用抖音微视频的形式表现出来,请帮她完成下面的脚本。

抖音脚本(部分)


画面内容

画面声音

预期表达效果

板桥人渡泉声

山溪、木板桥、诗人

      

山间的幽静和诗人的心旷神怡

茅檐日午鸡鸣

茅屋、阳光、人、鸡

悠长的鸡鸣声

      

来源:2021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古诗,回答小题。

汉江临泛

王维[唐代 ]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 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 浮前浦 ,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注释:①九派:这里指江西九江。②郡邑:指汉江两岸的城镇。③浦:水边。

张家界某电视台邀请你参加《汉江临泛》的短视频拍摄,需要你帮助完成脚本设计指导。

(1)画面提示

A.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B.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请展开想象,从A、B两句中住选一句再现"诗中有画"的意境:

我选            

(2)情感指导

诗人情感:                

来源:2021年湖南省张家界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问题。

塞下曲四首(其一)

李益

蕃州部落能结束 ,朝暮驰猎黄河曲。

燕歌未断塞鸿飞,牧马群嘶边草绿。

[注释]①能结束:善于戎装打扮。

(1)诗人对军中将士有什么情感?

(2)"牧马群嘶边草绿"中的"绿"字用得精妙,请谈谈妙在何处。

来源:2021年湖南省岳阳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问题。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1)下列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全诗层次井然,首尾照应,语言朴实自然,辞浅情深,情景交融,哀婉动人。

B.

颔联交代时令,点明主旨,"月是故乡明"实写眼前明月,抒发了思乡之情。

C.

颈联中"有"与"无"对比鲜明,绵绵愁思中夹杂对生离死别的焦虑和不安。

D.

尾联将个人际遇与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表现出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

(2)诗题有"月",诗人却没有直接从月写起,那么诗中前两句描写了什么景物?有什么作用?

来源:2021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诗阅读。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南征

杜甫

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

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

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

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注】①此诗是大历四年(公元769年)春,杜甫由岳阳前往长沙途中所作。此时距他去世只有一年。

(1)这两首诗在体裁上都属于       诗,《南征》押韵工整,押   韵。

(2)请简要分析杜甫在两首诗中表达情感的异同。

来源:2021年湖南省邵阳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甲诗】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乙诗】

桂源铺

杨万里

万山不许一溪奔,拦得溪声日夜喧。

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 溪水出前村。

【注释】①堂堂:形容阵容或力量壮大。


(1)这两首诗都用到的修辞手法是   。【甲诗】后两句用"放""拦"这两个动词,生动地写出了山山相连的特点,富有情趣。【乙诗】前两句用"   ""   "这两个动词,形象地描绘了溪水奋力前行的画面。

(2)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两首诗都是哲理诗,通过某一现象揭示一定的人生哲理,给人以启发。

B.

【甲诗】前两句是描摹,后两句是议论,诗人借助一系列的景物描写,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受,创造了一种深邃的意境。

C.

【甲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写法,实写翻山越岭,虚写人生中的困难一个接着一个。

D.

【乙诗】蕴含的哲理是: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只有不畏艰难、奋勇向前,才能战胜困难,取得胜利。

来源:2021年湖南省怀化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对这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联是   

A.

本诗既是一首记游抒情诗,又是一首七言律诗。

B.

首联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倾其所有的盛情。

C.

颈联既写出春社欢快,又表现民风的淳朴可爱,描摹了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

D.

本诗笔调低沉、抒情,全诗无一"游"字,而处处切"游",游兴十足,游意不尽。

(2)如果陆游有微信,他写完此诗后发布到朋友圈。一位朋友点赞并留言:"放翁此诗,颔联最佳--寓哲理于写景,让人豁然开朗。"你觉得颔联蕴含了什么哲理值得网友点赞?

来源:2021年湖北省襄阳市中考语文真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

春夜别友人

【唐】陈子昂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下列对本诗内容和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一二句中的"金樽""绮筵"可以看出别酒宴场面的隆重。

B.

三四句中的琴瑟之思和别路之忧都蕴含着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C.

五六句通过写明月的"隐"和长河的"没"表明朋友已经远去。

D.

七八句表达诗人对前路漫漫的感叹以及与友人再会难期的惆怅。

来源:2021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甲】【乙】两首古诗,完成各小题。

【甲】

题大洪山

(唐)杨逴

随州西南多群峰,争高竞秀无终穷。

众山迤逦渐行尽,始见独尊惟大洪。


【乙】

题大洪山

(宋)黄载

地当平旷易为山,故得崔嵬 汉沔 间。

云雾涌来无下界,楼台浮起在中天。

开窗时见雷霆出,隐几闲看日月还。

更有钟声最堪恨,南风时到八陵 边。

【注释】①大洪山:湖北随州境内。②崔嵬:高大。③汉沔:汉水,④八陵:河南巩义境内。北宋九帝中,除徽、钦二帝外,均葬于此,统称"七帝八陵"。

(1)想象【甲】【乙】二诗描绘的画面,你认为哪首诗意境更美?请将这首诗的意境描述出来。

(2)【乙】诗尾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来源:2021年湖北省随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古代诗歌,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下列选项中,对本诗内容和写法的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诗人悬想自己乘黄鹤经过这里的情景,回到现实却发现鹤去楼空,因而惆怅。

B.

颔联中"悠悠"一词写出白云飘飘荡荡的样子,表现作者悠闲自在的心境。

C.

尾联写诗人清晨凭栏远望,故乡却被暮霭所隔,望不可见而生无限愁思。

D.

本诗是题咏黄鹤楼的名作,描写诗人登楼时的所见所感,抒发思乡之情。

(2)请自选角度赏析颈联"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来源:2021年湖北省十堰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以下各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对这首唐诗的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本诗文中无"望",却句句向岳而望,自近而远,由朝至暮,从泰山整体到泰山周围。

B.

开篇一问一答,写泰山横跨齐鲁,郁郁葱葱,表现出泰山雄伟阔大的气势。

C.

诗中三、四句写大自然把种种神奇秀丽的景致都集聚于泰山,泰山的白天晚上明暗不同。

D.

诗中五、六句由动景到静景,写诗人仰见层云涌动、飞鸟还林,内心激荡不已。

(2)本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常常被后人称道,句中"会当"如何理解?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来源:2021年湖北省黄石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词完成下题。

【甲】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乙】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1)以上两首古诗词分别用①"   "②"   "三个字表达自己虽年老却不以为意仍愿为国效力的心声。"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和"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同是表达爱国之志但运用的表现手法不一样前者③   ,后者④   

(2)《江城子•密州出猎》以"狂"字贯穿纵情放笔气势豪迈。请说说该词上片是如何体现"狂"的。

来源:2021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

秋词(其一)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选自统编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

【注释】①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改革,失败后屡遭贬谪。②寂寥:冷清萧条。③排:推开。

(1)请你概括诗中“鹤”这一形象的特点。

(2)诗歌前两句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请简要分析。

(3)阅读全诗,请你概括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来源:2021年湖北省恩施州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首联巧用典故,由仙人乘黄鹤归去引出黄鹤楼,为黄鹤楼添加了神秘色彩。

B.

颔联紧承首联,写自从仙人离去,黄鹤楼已历经千百年之久。仙人一去再也没有返回,只有白云陪伴着黄鹤楼,大有岁月易逝之感慨。

C.

颈联写汉阳晴川和鹦鹉洲萧条凄清的景象,为下一联抒发感情作正面铺垫。

D.

全诗以"愁"字作结,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心情,同时又和开篇缥缈的意境相吻合,以起伏辗转的文笔表现缠绵的乡愁。

来源:2021年湖北省鄂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语文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