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物理试题 / 简答题
初中物理

使用酒精湿巾擦手时,人们会闻到酒精的气味。请用分子动理论观点解释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来源:2020年吉林省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耐力跑测试中,小龙跑到终点后为什么不能立刻停下来?

来源:2019年吉林省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干燥的天气里,人们走路时衣服表面容易吸附灰尘。请你解释其中的道理。

来源:2019年吉林省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夏天,在教室的地面上洒水会感到凉快,这是为什么?

来源:2019年吉林省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家新买了一款电热水器(内有电加热管),洗澡前只需几分钟就可以把水烧热,但他发现和热水器相连的导线却不太热,当他洗完热水澡后没有擦干,走出浴室后他用电风扇吹干时却感觉很冷。请问这都是怎么回事?

来源:2017年内蒙古通辽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彬在旅游日记中记下旅途中他在汽车上的一些感受:“炎热的夏天,我坐在车窗边舒适柔软的靠背椅上①,看到路旁的树木急速地向后退去②,打开车窗,阵阵花香飘了进来③,令我心旷神怡。突然,我不由自主地向前倾倒,只好抓住前面的椅背。”请你对画线部分用学过的物理知识依次加以解释。

来源:2016年内蒙古通辽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建立模型在科学研究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1)模型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宏观事物,如图甲是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模型,它展示了地球的内部结构,图中①代表 地核 

(2)模型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微观结构,如图乙是某原子结构模型,它表示了原子核在原子中所占体积很小,  在核外空间高速运动。

(3)模型可以帮助人们提示客观对象的形态、特征和本质,如图丙为条形磁铁的磁感线模型,磁体周围的磁场强弱是通过  来描述的。

来源:2016年浙江省嘉兴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各种形式的能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请你仿照图中给出的两个示例,写出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光能转化为内能的实例。

来源:2017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科普阅读题:阅读下列短文。

“墨子号”与“天宫二号”

人类一直向往插上翅膀,飞向太空,探索宇宙的奥秘。我国的太空探索技术一走在世界前列。

2016年8月16日1时4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运载火箭将“墨子号”卫星发射升空,“墨子号”先在火箭强大推力的作用下加速上升,到达预定轨道后与火箭成功分离,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它是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

仅隔1个月后的中秋夜22时04分,运载火箭又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腾空而起,约575秒后,“天宫二号”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天宫二号”的主要任务是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交会对接,完成两名航天员进行30天中期驻留;与货运飞船交会对接,进行推进剂补加;在航天员驻留期间,开展维修性技术实验,及舱内其他实验项目;搭载14个科学实验,开展空间技术应用。它也担负着量子通讯实验的使命,量子通讯的信息传输速度尽管不会超过光速,但会大大加强通信的安全性。

量子卫星首席科学家潘建伟院士说,墨子最早提出光沿直线传播,设计了小孔成像实验,奠定了光通信、量子通信的基础。“墨子号”以中国古代伟大科学家墨子的名字命名,提升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回答下列问题:

(1)升空的“墨子号”与火箭分离前,“墨子号”的动能 增大 ,机械能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

(2)“天宫二号”与货运飞船交会对接时,以“天宫二号”为参照物,货运飞船是  的;以地球为参照物,货运飞船是  的(选填“运动”或“静止” )

(3)写出除小孔成像外,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一个实例  

来源:2017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学习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量的多少跟什么因素有关。他们用的实验器材如图所示,两个透明容器中密封着等量空气, U 形管中液面最初相平,两个密闭容器中都有一段电阻丝。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图甲两个容器的电阻丝接到电路中。

(2)实验中通过观察液面高度的变化来比较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这种方法叫  

(3)接好电路,闭合开关,通电一段时间后,  (填“左”或“右” ) U 形管中液面高度变化大,此实验现象表明,在电流和通电时间均相同的情况下,  越大,所产生的热量越多。

(4)让两个密闭容器中的电阻一样大,在其中一个容器的外部将一个相同阻值的电阻和这个容器内的电阻并联(如图乙所示)。移走图甲中的电阻,换接图乙中的电阻到电路中,重新做这个实验。此时通过两容器中电阻的电流不同,在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观察 U 形管中液面高度变化,由此得到的结论是  

(5)如果热量用 Q 表示,电流用 I 表示,电阻用 R 表示,时间用 t 表示,则 Q =   

来源:2017年山东省日照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王红阳同学到实验室做“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请你从“长木板、小车、弹簧测力计、刻度尺、温度计、薄木块、金属片、秒表、细线”中选出合适的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测量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 v 1 和通过斜面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v 2 .要求:

(1)写出所选实验器材。

(2)画出实验装置图,并简要说明测量方法。

来源:2017年山东省日照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回归实验和探究(请将下列实验报告中的空缺部分填写完整) :

(1)探究牛顿第一定律:

过程

现象

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使小车到达三种不同水平面时的初速度  ,发现小车在  表面上运动状态改变得最慢

结论

方法

  的物体不受力的作用,它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理想化推理得出结论,运用的科学方法是  法。

问题

讨论

利用上述器材,再增加一个小木块和一把刻度尺,让小车分别从斜面不同高度处由静止滑下,比较木块被推动的  ,由此得出物体的动能与  的关系。

(2)探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

现象方法

将压强计的探头放入水中,发现探头向下移动的过程中, U 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变大,这说明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  。保持探头所处深度不变,向水中加盐,发现高度差变大,这说明液体压强还与液体  有关。

实验中 U 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的大小反映了探头所受液体压强的大小,运用的科学方法是  法。

问题讨论

在开口的空矿泉水瓶的侧壁和底部扎几个小孔,用手将其压入水中,发现水从各个小孔涌入瓶中,说明液体内部向  都有压强。

来源:2017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如图1,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团硝化棉,把活塞迅速压下去,发现硝化棉燃烧,说明对物体  ,物体的内能  

(2)请运用平面镜成像规律,画出图2中点光源 S 的像。

(3)质量为 0 . 5 kg 的水,吸收了 8 . 4 × 10 4 J 的热量后,温度升高到 60 ° C ,则水原来的温度是   ° C

来源:2017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回顾实验和探究(请将下列实验报告中的空缺部分填写完整) :

(1)探究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

过程

方法

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保持振幅相同,运用的科学方法是  法。

现象

缩短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发现钢尺振动得越来越  ,音调越来越  

问题

讨论

在桌面上撒些碎纸片,敲击桌子,发现桌子发声的同时,碎纸片被弹起,由此证明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

(2)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现象

结论

凸透镜的焦距是 10 cm 。把蜡烛移至图中 a 点,光屏上出现了烛焰清晰的像,据此可制成  。把蜡烛逐渐移近透镜,光屏上的像越来越  (填“大”或“小” ) ,但像始终是  (填“正立”或“倒立” ) 的。

方法

研究光现象时,将一束光看成一条光线,运用的科学方法是  法。

问理

讨论

若蜡烛的像出现在了光屏的上半部,可能是由于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未调至  

来源:2017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电路中,灯泡 L 标有“ 12 V 3 W ”字样, R 为定值电阻,闭合开关 S 后,灯泡 L 恰好正常发光,电流表的示数为 0 . 45 A ,通过计算回答:

(1)灯泡 L 的额定电流是多少安?

(2)定值电阻 R 的阻值是多少欧?

(3)该电路工作 5 min ,定值电阻 R 产生的热量是多少焦?

来源:2017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物理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