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物理试题
初中物理

2021年12月9日,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为我们带来了天宫课堂第一课。如图所示是王亚平向水球中注入蓝色颜料的情景。观察到透明的水球迅速变成了蓝色,这是  现象。上课时,航天员和地面学生互动交流的信息通过    传递。

来源:2022年贵州省六盘水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古代科技著作《天工开物》中记载的“捣米的舂”如图所示,我国古代科技著作《天工开物》中记载的“捣米的舂”,是古人巧妙应用杠杆的智慧结晶。要想更省力,使用舂捣米时应该   (选填“靠近”或“远离”) O 点。

来源:2022年贵州省六盘水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使用的火炬“飞扬”,其外壳是采用我国研发团队研制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具有密度小、强度高的特点,比传统材料制成的同体积火炬外壳的    小。

来源:2022年贵州省六盘水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是小明端午小长假在游乐园乘坐过山车时的情景,过山车在粗糙轨道的顶端由静止滑下,途中经过A、B、C三点,其中A点与B点等高,C点在水平轨道上。在此过程中保证绝对安全,不计空气阻力,下列关于过山车分析正确的是(  )

A.

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

B.

A点和B点的速度相等

C.

在B点时受三个力作用

D.

在C点时受平衡力作用

来源:2022年贵州省六盘水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甲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 R 的最大阻值为 20 Ω 。闭合开关 S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b 端移动到 a 端的过程中,电流表与电压表示数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小灯泡 L 正常发光时滑片位于 a 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源电压为 4 V

B.

电路消耗的最小电功率为 1 . 2 W

C.

小灯泡 L 正常发光时电阻为 2 . 5 Ω

D.

滑片在 b 端时 L R 两端电压之比为 2 : 1

来源:2022年贵州省六盘水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如图所示,敲击编钟能发出悦耳动听的声音。下列关于编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可以改变音调

B.

编钟的声音传播速度是 3 × 10 8 m / s

C.

用不同力度敲击编钟可以改变音色

D.

人们能分辨出编钟的声音是依据响度

来源:2022年贵州省六盘水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小区住户将电动自行车锂电池带回家中充电,充电过程中电池发生爆炸引发火灾并迅速蔓延,导致楼上5人死亡。为了充电安全,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

不能将电动车放在家里充电

B.

不能将电动车停放在楼道充电

C.

不能将电动车停放在安全出口

D.

将电动车夜间长时间充电

来源:2022年贵州省六盘水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游泳时为了谨防抽筋现象,最适宜的水温是(  )

A.

10

B.

20

C.

28

D.

40

来源:2022年贵州省六盘水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冬的早晨,山林变成了冰清玉洁的银色世界,树枝上出现了雾凇,如图所示。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经下列哪种物态变化形成的(  )

A.

凝华

B.

熔化

C.

液化

D.

汽化

来源:2022年贵州省六盘水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天工开物》中记录了古代劳动者煮海水制盐的方法,如图甲所示。用于制盐的海水密度有严格要求,在《西溪丛语》中谈到了用莲子选定海水的方法:采用多粒莲子投入盛有海水的容器中,若所有莲子均浮,则海水含盐重;若所有莲子均沉,则这样的海水就毫无制盐价值。

后来《熬波图咏》中谈到,将莲子分别浸入不同密度等级的海水中(一等海水密度最大,二、三、四等依次次之),充分浸泡后制备成不同测定标准的“浮子”。将“浮子”放入盛有待测海水的竹管内,如图乙所示,根据浮起的“浮子”数即可判断待测海水的密度范围。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煮海水制盐过程中,水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2)若一粒浸泡后的莲子质量是 3 × 10 3 kg ,其受到的重力是多少?( g 10 N / kg

(3)《西溪丛语》谈到:无制盐价值的海水,莲子放入后会全部沉入水底。莲子沉入水底的原因是什么?

(4)将四粒不同测定标准的“浮子”放入盛有待测海水的竹管内。请根据图乙中“浮子”静止时的情况判断:2号“浮子”制备时是浸泡在哪一等级的海水中?写出你判断的理由。(设各“浮子”的体积均相同,其密度与对应等级的海水密度相等)

来源:2022年贵州省贵阳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灯泡 L 标有“ 6 V 6 W ”。闭合开关 S ,灯泡正常发光,定值电阻 R 两端的电压是 12 V 。求:

(1)灯丝的电阻 R L

(2)电路中的电流 I

(3)电路消耗的总功率 P

来源:2022年贵州省贵阳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十次事故九次快”说明汽车超速会带来危害,汽车“多拉快跑”更是追尾事故中的罪魁祸首,超速与超载严重危害了道路交通安全。

小明通过实验探究货车超速与超载在追尾事故中的危害,用到的器材有:小车(模拟货车)、木块(模拟被追尾车辆)、砝码若干、坡度固定的斜面。将小车从如图甲所示的A处自由释放,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一段距离 s 0 后停止, s 0 可视为刹车后运动的距离。将木块静置于小车右侧所在的位置B处,表明符合核载量并在限速内的货车不会对前车追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探究货车超速的危害:如图乙所示,木块置于B处,小车由斜面顶端释放,撞击木块并与木块共同运动一段距离 s 1 ,这表明货车超速    (选填“会”或“不会”)产生追尾的危害。本实验可用木块运动的    反映追尾的危害程度;

(2)探究货车超载的危害:如图丙所示,木块置于B处,将砝码固定在小车上,仍从A处释放小车,观察小车的运动情况。逐次增加砝码个数重复实验,发现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几乎都为 s 0 ,均未与木块撞击。小明猜想:小车每次到达斜面底端时,虽其动能随    的逐次增大而增大,但仍未追尾,原因可能是小车此时    还不够大;

(3)由(2)问中的实验看出小车超载几乎不会追尾前车,但生活中货车超载引起的追尾事故却频频发生。请你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再设计一步实验操作(木块仍置于B处),证明货车追尾前车会因超载带来危害。

①操作:   

②请你对可能产生的现象进行合理预设,并指出仅因超载造成追尾的危害程度在实验结果中是如何体现的?   

来源:2022年贵州省贵阳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视程度不同的同学需要佩戴焦距不同的眼镜。为了探究近视眼的矫正过程,组装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 F ”字样的光源代替可视物体,光屏模拟视网膜。选用如图乙所示的2号凸透镜模拟晶状体,打开“ F ”光源,调节各个元件的位置,直到光屏上呈现倒立缩小的清晰像,正常眼睛的视物模型便组装完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模拟近视眼视物情况,选择图乙中的    (填序号)号透镜替代2号透镜安装在光具座上后,光屏上的像变模糊;

(2)用如图丙所示的水透镜模拟近视眼矫正视力。应将水透镜置于光具座上的    (选填“A”“B”或“C”)点,缓慢调节水透镜中的水量,当水透镜形成焦距合适的    透镜时,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近视眼的成像情况得到改善;

(3)更换焦距更小的凸透镜模拟近视程度更严重的眼睛晶状体,为了改善视网膜上的成像情况,实验时需要用注射器    (选填“抽取”或“注入”)适量水;

(4)根据上述实验,近视程度更严重的同学应选择焦距更大还是更小的透镜来矫正呢?   ,请结合透镜对光的作用来分析选择的理由:   

来源:2022年贵州省贵阳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甲所示是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电路。

实验序号

电阻 R / Ω

电流 I / A

1

5

1.2

2

10

0.6

3

15

0.4

4

20


5

30

0.2

(1)由图甲可知,电压表与定值电阻 R 的连接方式是    联。根据滑片位置判断,此时    (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直接闭合开关进行实验;

(2)更换定值电阻闭合开关后,电压表示数发生改变。若要控制R两端电压不变,应通过下列哪一操作后再记录数据:   (填字母序号);

A.电流表与电压表交换位置

B.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3)当 R = 20 Ω 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表格空白处应记录的电流为     A

(4)分析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可得结论:当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    

来源:2022年贵州省贵阳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A、B两物块所受重力均为G,物块B置于水平地面,用轻质弹簧将A、B两物块连接。在物块A上施加竖直向上的拉力 F A ,当物块B恰好不受地面支持力时开始计时,保持 F A 大小不变至 t 1 时刻; t 1 t 2 时刻, F A 缓慢减小至零,请画出从开始计时到 t 2 时刻的过程中,弹簧对物块B施加的力 F B 随时间t变化关系的大致图像。(不计弹簧质量)

来源:2022年贵州省贵阳市中考物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物理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