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历史试题 / 汉与欧洲的往来
初中历史

唐朝时,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杰出贡献的高僧是________。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唐朝僧人玄奘曾游学天竺,并以亲身见闻写成的一部重要书籍是(    )

A.《马可·波罗行纪》 B.《金刚经》]
C.《大唐西域记》 D.《西游记》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友好和平交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下列人物活动能体现这一优良传统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我国唐代,中国的经济繁荣,科技文化发达,教育水平处于世界前列,因而对周边国家产生了巨大影响,尤其是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家,不少人远涉重洋,来到唐朝留学,学习中华文化。
材料二:7世纪苏我氏大臣是氏族豪强势力的代表,是改新派建立天皇制中央集权国家的主要障碍。在中央豪族中臣镰足和归国留学生的协助下,发动政变,一举消灭以苏我入鹿为首的苏我氏家族势力,夺取了中央政权。孝德天皇即位,建年号“大化”,天皇颁布诏书,历史上称为“大化改新”。
材料三: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有:政治方面: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经济方面: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化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依据材料回答:
(1)从以上材料中探讨是哪些因素推动了日本大化改新的进程?
(2)以上两种因素的关系如何?
(3)日本大化改新的意义是什么?
(4)从汉朝开始,中日就有交往。到了唐朝,双方使节交往相当密切,为什么?
(5)你知道现在日本的生活中还保留了中国唐朝时的哪些习俗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内容,哪些是鉴真和玄奘的共同之处? (   )
①都是隋朝的僧人 
②都在唐朝的对外交往中有重大贡献
③都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历尽艰辛
④都有一种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 既有为人类文明发展做贡献的能力,又有吸纳世界文化精华的魄力,历史铸就了中华民族伟岸的品质。在繁荣开放的唐朝,这一民族品格得到充分体现。
材料二  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原不假(借助)外夷(外国)货物以通有无。
请回答:
(1)各举一例证明唐朝“既有为人类文明发展做贡献的能力,又有吸纳世界文化精华的魄力”。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清朝对外实行什么政策?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危害?
(3)由此,你觉得我们在对外交往方面该如何做?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客观史实,反映出唐朝的时代特征是(  )

A.对外开放 B.经济繁荣
C.政治清明 D.交通发达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5年5月14日,印度总理莫迪到访中国,习近平在西安大慈恩寺内迎接莫迪,参观了大雄宝殿、大雁塔等。中印友好源远流长,早在唐代,为两国交流作出巨大贡献的是(   )

A.玄奘 B.松赞干布 C.鉴真 D.崔致远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改错题:鉴真是第一个系统地把天竺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记录下来并介绍到中国的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有位唐朝名僧爱日本僧人礼请,率弟子、工匠等,前后5次东渡,均告失败。第六次东渡终于成功。他到达日本后,受到日本天皇和人民的热烈欢迎,政府为他在平城京都建了一座名为“唐招提寺”的寺院,供其讲经传道。他在日本除了传布佛教外,还将盛唐的医药知识、建筑艺术、书法绘画等介绍到日本。
材料三 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联系,双方贸易往来更加频繁,许多希腊商人、士兵、学者和移民来到西亚、埃及,其生活方式、风俗、语言和文字由此传入东方,同时也从东方汲取了不少文化养分。
(1)材料一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对外交流的一条重要通道,这条通道被人们称为什么?开通于哪个朝代?
(2)根据材料二,指出“唐朝名僧”是谁?他在日本受到尊崇的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是如何评价亚历山大东征的?
(4)根据以上材料,说一说古代人类交往的方式有哪两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 “大唐国者,法式(法度,法则)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日本书纪》
材料二 “废除贵族对土地和部民私有,改土地、部民为国有……”
请回答:
(1) 想一想,中日交往是从何时开始的?在什么朝代双方使节往来相当密切?
(2) 当时中日友好交往的中国使者是谁?他做出了什么贡献?
(3) 日本民族是学习其他民族好的东西而强盛起来。日本第一次向谁学习进行了首次改革?请说出此次改革的名称、主要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请回答:
(1)诗人赞颂的“此河”是哪项伟大的工程? 开凿此河的皇帝是谁?
(2)该河以哪里为中心?
(3)你是否赞成皮日休的观点? 为什么?
材料<二> “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请回答:
(1)诗中的“盲目航东海”指鉴真渡海去哪里?表现了鉴真怎样的精神?
(2)“唐风洋溢奈良城”表明了什么?
材料<三>诗人杜甫在《忆昔》中写道:“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请回答:
(1)该诗描写了唐朝哪位统治者前期的景况?(2分)
(2)请你概要描述这一时期的政治和经济方面的状况。(4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重视对外交流是唐朝社会繁荣的原因之一。下图人物曾为中日两国文化交流作出了突出贡献,他是(   )

A.阿倍仲麻吕 B.玄奘 C.晁衡 D.鉴真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6年元旦,中国、印度两国领导人互敬贺电,揭开“中印友好年”的序幕。中印友好源远流长,唐朝同天竺交往中最杰出的使者是

A.玄奘 B.鉴真 C.松赞干布 D.尺带珠丹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是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某班以唐朝、宋代和明朝历史为主线,开展了“泽被后人,光耀世界的中国文明”的探究活动,请你参加
【兼收并蓄的唐朝】
英国学者威尔斯在《世界简史》中谈及中国盛唐时说:“当西方人的心灵为神学所缠迷而处于蒙昧黑暗之中时,中国人的思想却是开放的、兼收并蓄而好探求的。”
(1)唐朝时,对外友好往来的活跃是其“开放”、“兼收并蓄”的表现之一,试举两例加以证明。
【科技发展的宋朝】
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2)例举宋朝“已呈巅峰状态”的科技成就,并说明其对世界文明进步所起的作用。
【国威浩大的明朝】

(3)依据图片可知,“西洋”指的是              洋和           洋, 郑和船队最远到达                                       。 
(4)通过以上探究,请用一句话写出你的感悟。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历史汉与欧洲的往来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