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历史试题 / 琅城起义和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
初中历史

二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共同原因是(    )
①都得到了美国在经济上的援助和扶持 ②制定了恰当的经济政策
③都大力引进最新的科技成果         ④发挥高素质的劳动力优势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美国财政部长福勒说:“各个行星围绕着太阳转,各国货币围绕着美元转。”
材料二:在资本主义经济史上,1950~1973年是一个“黄金时代”, 1950~1973年间,美国工业生产平均年增长3.8℅,西欧(英、法、联邦德国等国)平均为4.5℅,日本为12.4℅,1950年-1974年,美国工业劳动生产率平均增长3.2℅,日本为8.8℅,西欧(英、法、联邦德国等国)平均为4.4℅。
材料三:战败后的日本,国民经济濒于崩溃的边缘。但日本政府充分利用国内各种有利条件,……加上美国的大力援助和扶持等因素,到1955年,日本工业就已恢复到二战前的最高水平。此后近20年间,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增长”的时期,20世纪80年代后期一跃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创造了二战后东亚的经济奇迹。
材料四 日本自民党5月30日上午召开国防小组和安全调查会的联席会议,批准了有关新《防卫计划大纲》的建议草案。考虑到朝鲜的核及导弹开发,草案建议政府考虑使自卫队拥有对敌基地攻击能力。……建议草案针对中国的海洋活动提出了加强岛屿防卫。
(1)材料一中“各国货币围绕着美元转”,说明在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地位如何?分析这种地位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2)结合材料二,说说20世纪50~70年代西欧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出现了怎样的变化趋势?
(3)当今,日本经济再次强大,你认为日本还会在亚洲挑起新的战争吗?请你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你的理由。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二战后,日本政府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制定一系列符合国情的经济发展政策。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实行的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是(    )

A.利用美国的扶持 B.科技立国
C.推行非军事化政策 D.充分利用国内自然资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法国作家雨果预言:“总有一天……所有欧洲国家……都将紧紧的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1993年,欧洲初步实现这一预言而建立“高一级的整体”是(    )

A.欧洲共同体 B.欧洲联盟 C.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D.联合国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日本是一个经济大国,与中国近邻。中日两国同为亚洲大国,中日关系影响着亚洲的稳定,甚至是世界的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战后日本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单位:亿元)

年份
1952
1955
1958
1960
1963
1966
1968
1970
1972
1974
1976
产值
173
239
320
431
682
1026
1438
1969
2942
4545
5544

材料二   二战后日本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到1972年共买进专利1.7万项,耗资31亿美元。其中50年代用于引进国外技术的费用占科技总经费的45%,60年代为24%,70年代为10%。
材料三: 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3月8日上午举行中外记者会,外长王毅后就中日关系指出,中日是近邻,本应和睦相处,目前的局面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也不符合中日两国人民的利益。至于有人将现在的中日关系与一战前的英德关系相提并论,王毅特别强调,2014不是1914,2014更不是1894,与其拿一战前的德国来做文章,不如以二战后的德国来作榜样。(1970年12月7日,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的“华沙之跪”。)
(1)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说20世纪50~70年代日本出现这种经济飞速发展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2)请指出日本制造什么事件使二战达到最大规模,并指出二战的性质。
(3)“2014不是1914,2014更不是1894”,请分别指出1914年、1894年相对应的历史事件。
(4)综合上述材料,面对侵略的历史,德国与日本的态度有何不同(请结合事例说明双方的态度)?(4分)。你认为如何才能走出中日关系目前的僵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后初期,美国经济持续发展,一片繁荣。尽管如此,但是在20世纪50年代的资本主义世界中,美国在工业生产、出口贸易等方面所占的比重都有显著下降,而西欧六国(法、西德、意、荷、比、卢)所占的比重大大上升。……50年代中期以后,阿登纳说:“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必须走向联合……否则欧洲各国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国际关系史》
材料二 
    
图一 二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状况示意图                  图二 比尔盖茨
材料三 进入20世纪70年代,西欧和日本不可避免要导致与美国同盟国政治关系的变化,表现在西欧六国和日本在外交上的独立自主倾向日益发展……美国再也不能像战后初期和50年代那样,在西欧阵营里颐指气使,发号施令。
——《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西欧各国为什么要走向联合?
(2)在材料二图一中找出美国经济发展的高峰期主要分布在哪些时段。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进入70年代后,为什么美国再也不能像战后初期和50年代那样对西欧发号施令。
(4)材料二中人物在20世纪90年代成为世界首富,意味着美国进入了新经济时代,请指出新经济的主要特征。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漫画是一种形象表达历史的方式。下图所示的“太阳”喻指( )

A.欧洲共同体
B.欧洲联盟
C.联合国
D.世界贸易组织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许穆同学暑假期间旅行到某地区,发现当地大多数国家的居民拥有统一的护照,使用统一的货币。他所到之地属于:(        )

A.欧洲 B.非洲 C.大洋洲 D.美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50-70年代,日本每年把财政预算的20%以上投入到教育领域,这说明“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

A.推行非军事化政策
B.重点发展钢铁、汽车、电器生产
C.开发人力资源,培养高素质人才
D.得到美国大力扶持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率(%)统计表

时 间
日 本
美 国
英 国
联邦德国
法 国
1952~1960
8.2
2.8
2.7
7.5
4.8
1961~1970
11.2
4.1
2.8
4.8
5.8

据此可以说明日本(  )
A.成为第二经济大国                 B.经济实力超过美国
C.经济持续高速发展                 D.成为世界政治大国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84年日本文部大臣在北京大学演讲时,说:“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是大力开采人的脑力、心中的智慧资源和文化资源。”这反映了日本政府在发展经济中特别重视

A.推行非军事化政策 B.引进最新的科学技术成就
C.大力发展教育 D.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二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有
①美国的扶持、援助  ②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
③推行非军事化政策  ④加强联合,建立经济共同体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战后初期,美国经济持续发展,一片繁荣。尽管如此,但是在20世纪50年代的资本主义世界中,美国在工业生产、出口贸易等方面所占的比重都有显著下降,而西欧六国(法、西德、意、荷、比、卢)所占的比重大大上升……50年代中期以后,阿登纳说:“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绝对是迫切需要的……否则欧洲各国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何春超主编《国际关系史》
材料二:

材料三 进入20世纪70年代,西欧和日本不可避免会发生与美国同盟政治关系的变化,表现在西欧六国和日本在外交上的独立自主倾向日益增强……美国再也不能像二战后初期和50年代那样,在西欧阵营里颐指气使,发号施令。
──何春超主编《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西欧各国为什么要走向联合?
(2)在材料二图1中找出美国经济发展的高峰期主要分布在哪些时段。要反映图1的相关信息,还可用哪些形式?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进入70年代后,为什么美国再也不能像二战后初期和50年代那样对西欧发号施令。
(4)材料二中人物在20世纪90年代成为世界首富与当时美国政府采取的哪些措施有关?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德国和日本都是世界上的大国,两国的历史都是许多学者研究的重要内容。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危机来临】
材料一:1925——1934年失业率变化图

【解决危机】
材料二:
 
【战后表现】
材料三:2015年9月24日晚,德国驻华大使馆举行了盛大的“德国国庆日暨两德统一25周年” 庆祝活动。德国驻华大使柯慕贤:“战后,德国反省历史,外交重点放在和邻国重新建立信任、实现和解上,让德国融入欧洲。勃兰特总理的华沙之跪赢得了东欧国家和犹太人的谅解,时至今日,德国的对外政策乃至整个政策,仍然深深植根于欧洲一体化的过程中,德国的统一进一步增强了欧洲的实力,使得欧洲一体化达到新的阶段,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日本首相多次参拜靖国神社,篡改历史教科书、钓鱼岛国有化……安倍晋三不遗余力地推动修改和平宪法或解禁集体自卫权,出台新安保法案,实际是对邻国的一次次伤害,何尝会得到谅解呢。世人说:勃兰特跪下了,但德国人站起来了;安倍晋三站起来了,但日本倒下了。
————中华网
(1)材料一中高失业率形成和哪一重大事件有关?
(2)材料二中德日两国如何解决危机的?
(3)历史上德国的分裂和哪次会议有关?这次会议上决定成立的国际组织是什么?
(4)依据材料三指出战后德国外交政策的重点是什么?
(5)材料三中“欧洲一体化达到新的阶段”指的是什么组织的成立?它的成立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6)材料三中德日两国领导人对待历史的态度有何不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日本于80年代初期把电子技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视为国家的三大支柱产业,促进了日本经济的发展这一政策称为

A.科教兴国 B.殖产兴业
C.非军事化政策 D.科技立国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历史琅城起义和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