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地理试题 / 城市地域结构
高中地理

自20世纪50年代,荷兰的兰斯塔德地区经过多次空间规划,形成城市在外,郊区在内的空间特征:该区中间是一个接近3000平方千米的"绿心"--乡村地带;四个核心城市和其他城镇呈环状分布在"绿心"的周围,城镇之间设置不可侵占的绿地,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通过快速交通系统连接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近20年来,该地区城镇扩展程度小,基本维持稳定的城镇结构体系。据此完成4-6题。

4.兰斯塔德地区通过空间规划,限制了该地区各核心城市的(

A.

服务种类

B.

服务等级

C.

服务范围

D.

服务人口

5.兰斯塔德空姐规划的实施,显著促进该地区同类产业活动的(

A.

技术创新

B.

空间集聚

C.

市场拓展

D.

产品升级

6.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可以(

A.

提高乡村人口比重

B.

降低人口密度

C.

促进城市竞争

D.

优化城市天地结构

来源:2016年全国统一高考文综试卷(全国Ⅰ卷)地理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选做题】本题包括A、B、C、D四小题,请选定其中两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多做,则按作答的前两题评分。

A.【题文】 2017年4月20日,一座巨型冰山搁浅于纽芬兰岛东南部小镇费里兰,小镇突然成了拥挤的旅游景点。图19为"搁浅冰山照片",图20为"北大西洋中高纬度洋面年平均水温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每年春季纽芬兰岛附近会出现大量冰山,这些冰山源自_______,其对附近海水性质可能产生的影响有_______。

(2)冰山分布范围与大洋表层水温状况有关。北大西洋中高纬地区水温分布特点有_______,主要影响因素有_______。

(3)此外,冰山出现的时间、数量还受气温变化影响。随全球气温转暖,北大西洋中冰山出现的变化趋势有_______。

B.【题文】图21为"我国某城镇发展现状和规划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城镇规划的空间形态由集中式向组团式发展,其优点有_______。

(2)为发展工业,该城镇将工业用地集中布局在西南方,考虑的自然条件主要有_______。W处规划为工业仓储用地的理由有_______。

(3)为使城镇五个组团紧密联系,形成有机整体,规划采取的主要措施有_______。

C.【题文】张家界市的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是世界自然遗产之一。图22为"武陵源景观图",图23为"湖南省A级景区空间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湖南A级景区空间分布的主要特征有_______。

(2)湘北长沙-张家界-凤凰古城沿线的旅游资源深受游客喜爱的主要原因有_______。

(3)武陵源景区孤峰林立,欣赏这类景观采取的主要方法有_______。

(4)开发湘北旅游线路,对湖南省旅游业产生的积极影响有_______。

D.【题文】渤海湾湿地资源丰富,是候鸟红腹滨鹬迁徙途中最重要的营养补给站,21世纪以来,其全球数量不断减少,平均寿命不断缩短。图24为"渤海湾海岸线长度变化及空间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滨海湿地的生态环境功能主要有_______。

(2)2000-2010年渤海湾岸线长度变化的主要特征有_______,其原因有_______。渤海湾岸线变化对红腹滨鹬生存环境的影响有_______。

(3)为改善红腹滨鹬的生存环境,保护渤海湾湿地的措施有_______。

来源:2017年高考江苏卷地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县地处平原,位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如图为“某县城区规划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城市道路网络类型为  ,对城市交通的影响有  

(2)图中①地最适宜布局的功能区为  ,理由有  

(3)概括甲类功能区布局的相同点。  

(4)指出该规划在提升人居环境质量方面采取的措施。  

来源:2019年江苏省高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为"某城市中心城区空间结构规划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该城市空间形态类型及其影响因素。   

(2)你认为①~④地中,最宜布局高品质住宅区的地点并说明理由。   

(3)简析该城市规划可能对市民生活产生的影响。   

来源:2020年江苏省高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马来西亚曾为世界最大的锡精矿生产国。自1986年开始实施工业化战略,经济持续数年高速增长,迅速进入新兴工业化国家的行列。20世纪80年代,该国锡矿资源枯竭,最大的锡矿坑积水成湖,周边矿场废置。自1990年起,利用该矿坑湖和废置矿场,陆续建起集主题公园、高尔夫俱乐部及球场、酒店和度假村、购物中心和商业城、国际会展中心、高档住宅区等为一体的休闲城。该休闲城成为闻名世界的旅游和休闲中心。如图示意该休闲城的位置。

(1)估算该休闲城至吉隆坡市中心和国际机场的距离,说明其位置优势。

(2)说明废置矿场和矿坑湖为建设该休闲城提供的有利条件。

(3)该休闲城定位高档。从马来西亚经济发展背景出发,分析该休闲城主要的客源市场。

(4)该休闲城规模大,集休闲娱乐、体育、会展、购物、酒店、住宅等于一体。简述这样的模式对吸引消费者的作用。

来源:2020年全国卷Ⅲ高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中心地理论,回答下列问题。

新建高速公路,会使中心城市的服务

A.门槛人口增加 B.功能增多 C.级别增高 D.消费人口增多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四个副中心城市影响的范围与人口数相同
B.四个副中心城市服务的范围以行政区为界
C.小城镇M不受中心城市的辐射影响
D.副中心城市A、B对小城镇M的服务存在竞争性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香港城市土地利用简图和1996~2006年香港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及其变化统计图,回答问题。

(1)指出左图图例中甲代表的城市功能区,并简述该功能区的特点。
(2)据右图归纳1993~2006年间香港土地利用的特点。
(3)分析香港工业区形成图中布局特点的主要原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某大城市自1985年以来,人口大幅度增加,下表为该城市各圈人口密度、面积等数据。读表,回答下列问题。

各圈范围
面积(km2
人口密度(人/km2
1985年
1995年
2005年
2014年
内圈(0~6 km)
113
21 764
21 206
19 554
20 416
第二圈(6~15 km)
593
2 606
3 361
4 960
7 277
第三圈(15~24 km)
1 102
1 338
1 820
2 804
4 305
第四圈(24~33 km)
1 611
621
785
1 083
1 765
郊区(33 km~)





 
从城市功能分区的角度分析,内圈的人口密度变化不大,这可能影响内圈的( )

A.工业部门的转型升级 B.高等院校校区的扩建
C.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 D.商业与金融业的发展

2014年,该市人口分布最多的区域是( )

A.第二圈 B.第三圈 C.第四圈 D.内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城市多核心模式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若图中工业区的布局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则这个城市可能位于

A.欧洲西部 B.新西兰西海岸
C.中国东部沿海 D.加拿大西海岸

近年来,部分批发和轻工业区外迁郊区,其影响有

A.缩小城区空间规模 B.减缓城区交通拥堵
C.优化城市空间结构 D.弱化城区服务功能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京津冀部分地区示意图和河北省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图,完成下列要求。

(1)近年来,石家庄、唐山、秦皇岛等城市人口净迁入量大增,简要分析其主要原因。
(2)简述石家庄和沧州在城市服务方面的差异,并分析图中所示地区大力发展高速铁路对沿线城市服务范围的影响。
(3)说1982年前后河北省城市化特点的变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城镇体系规划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下列关于图中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的服务功能与丁相同
B.乙的地域结构分化最明显
C.丙的某项服务功能可能超过甲
D.丁的服务范围明显大于乙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规模和城市数量呈正相关
B.等级高的城市,多位于城市群的边缘地带
C.合理的城市体系结构有利于城市之间的相互联系
D.城市规模等级模型呈倒金字塔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中国某城区1980年和2007年日均车流量(部分路口)及趋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题。

图中最有可能位于该市市中心的路口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比较该市两个年份的日均车流量变化趋势判断该市主要扩展方向是( )

A.向西向北 B.向东向南
C.向东向北 D.向西向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中甲为某区域城市分布图,乙为该区域城市化进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②③④四个城市中提供的服务种类最多的是(     )

A.城市① B.城市②
C.城市③ D.城市④

该区域在20世纪70年代后,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原因是(    )

A.区域农业的发展 B.降水量增多
C.石油开采与加工 D.环境的整治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热岛效应强度是指城区与郊区的气温差。下图示意北方某特大城市城区2008年6月和12月热岛效应强度分布。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中甲、乙、丙三地所在的功能区依次是

A.商住混合区、轻工业区、生态区
B.轻工业区、商住混合区、生态区
C.商住混合区、生态区、轻工业区
D.生态区、轻工业区、商住混合区

导致该城区6月和12月热岛效应强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人口数量 B.天气状况
C.建筑物密度 D.交通通达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是全国社会经济发展最为快捷的地区之一,但其内部各县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交通、环保等基础设施存在差异。下图为1982年、2010年广东省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人口分级图(注:下图中标出地名的6市为中部地区,其东面的7个县市为东部地区,其西面的11个县市为西部地区)。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广东人口分布

A.东部多数市县人口级别显著提高
B.西部多数市县人口级别显著提高
C.东部人口较稀,西部人口较密
D.全省人口分布较均衡

广东中部地区人口级别变化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迁入量大 B.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C.大学数量迅猛增长 D.自然环境条件优越

广东中部地区人口级别变化带来的影响是

A.人口年龄结构迅速老龄化
B.社会负担加重,经济发展减速
C.城市化发展迅速,交通、住房压力减轻
D.由粮食基地转化为粮食调入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地理城市地域结构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