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地理试题 / 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高中地理

我国某公路长500多千米,南北贯穿了多冰川的山脉,并跨越了多条河流。公路南端海拔约1 070米,为山前洪积平原上的绿洲。该公路山区段每年9月底至次年5月底封路禁行。据此完成9~11题。

9.该公路位于(

A.吉林 B.内蒙古 C.西藏 D.新疆

10.该公路山区段定期封路禁行主要是因为(

A.洪水频发 B.路面积雪严重 C.泥石流多发 D.路面冻融沉降

11.该公路北端海拔约750米,其所处的自然带是(

A.针叶林带 B.山地草原带 C.高寒草甸带 D.灌丛荒漠带

来源: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文综试卷(全国Ⅲ卷)地理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斯匹次卑尔根岛(位置见图11)一座山体的120米深处,建有世界种子库(通过约100米长的隧道进入),存有近100万包人类栽培的主要植物的种子样本,以预防自然灾害、战争、气候变化等因素导致的物种消失风险。该种子库建在自然状态下可以保持种子样本安全达百年以上。

说明世界种子库选址的有利条件,以及在全球变暖趋势下可能遭遇的环境风险。

来源: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文综试卷(全国Ⅰ卷)地理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乌裕尔河原为嫩江的支流。受嫩江西移、泥沙沉积等影响,乌裕尔河下游排水受阻,成为内流河。河水泛滥,最终形成面积相对稳定的扎龙湿地(下图)。扎龙湿地面积广大,积水较浅。

(1)河流排水受阻常形成堰塞湖,乌裕尔河排水受阻却形成沼泽湿地。据此推测扎龙湿地的地貌、气候特点。

(2)分析从乌裕尔河成为内流河至扎龙湿地面积稳定,乌裕尔河流域降水量、蒸发量数量关系的变化。

(3)指出未来扎龙湿地水中含盐量的变化,并说明原因。

(4)有人建议,通过工程措施恢复乌裕尔河为外流河。你是否同意,并说明理由。

来源: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文综试卷(全国Ⅰ卷)地理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同学7月从重庆出发到贵州毕节旅游,收集到的相关高速公路信息如图3所示。据此完成9-11题。

9.乙路段和丁路段平均限速均较低的原因可能是这两条路段(

A.

车流量大

B.

平均坡度大

C.

雾霾天多

D.

两侧村庄多

10.小明若从重庆出发乘长途汽车经遵义至毕节,为免受阳光长时间照射且能欣赏窗外风景,以下出发时间和座位较好的是(

A.

6:00出发,左侧靠窗

B.

8:00出发,右侧靠窗

C.

10:00出发,左侧靠窗

D.

12:00出发,右侧靠窗

11.避暑是小明此次旅游的目的之一。导致7月毕节气温较重庆低的主导因素是(

A.

地形

B.

纬度位置

C.

海陆位置

D.

大气环流

来源: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文综试卷(全国Ⅰ卷)地理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年来,世界上出现了将精密机械设备的组装或加工工厂建在地下的现象。例如,日本岐阜某激光加工机组装企业和我国大连某数控机床加工企业,都将工厂建于地面10米以下。据此完成1~3题。

1.将生产精密机械设备的工厂建在地下有利于(

①保持恒温环境

②储存原材料和产品

③降低生产成本

④减小地面震动影响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2.与岐阜相比,大连地下工厂的设计与施工较少考虑的问题是(

A.

防渗水

B.

防噪声

C.

防坍塌

D.

防地震

3.推断上述企业将工厂建在地下的直接目的是(

A.

增强保密程度

B.

保证产品品质

C.

满足战备需要

D.

集约利用土地

来源: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文综试卷(全国Ⅰ卷)地理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剪纸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2009年9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图1是一帧剪纸作品。据此完成1~3题。

1.图1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

A.

四川盆地

B.

华北平原

C.

珠江三角洲

D.

长江三角洲

2.形成这种景观特征的自然条件有(

A.沟壑纵横,降水集中B.地势低平,降水丰沛

C.地形封闭,排水不畅D.山河相间,降水均匀

3.该景观主要分布区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是(

A.

川剧

B.

豫剧

C.

粤剧

D.

越剧

来源: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文综试卷(全国Ⅲ卷)地理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世纪50年代,淮河自洪泽湖向南经长江入海;黄河结束夺淮历史,改从山东入海。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自1999年,江苏境内又陆续建成了多座长江大桥。江苏习惯上以长江为界分为苏南和苏北两部分(下图)。据此完成1~3题。

1.目前,在洪泽湖以东地区,秦岭-淮河线(

A.

无划分指标依据

B.

与自然河道一致

C.

无对应的自然标志

D.

两侧地理差异显著

2. 习惯上苏南、苏北的划分突出体现了长江对两岸地区(

A.

自然地理分异的影响

B.

人文地理分异的影响

C.

互相联系的促进作用

D.

相互联系的阻隔作用

3. 进入21世纪,促使苏南、苏北经济合作更加广泛的主导因素是(

A.

市场

B.

技术

C.

资金

D.

交通

来源: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文综试卷(全国Ⅱ卷)地理部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题文】据微信大数据分析,2017年春节期间,全国微信红包收发总量突破460亿个。图1为"省际间红包单向流量前五位省份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

1.省际间红包单向流量最大的是(

A.

京-冀

B.

闽-川

C.

桂-黔

D.

粤-湘

2.省际间红包单向流量分布状况反映了地理(

A.

要素综合性

B.

环境复杂性

C.

空间邻近性

D.

条件相似性

来源:2017年高考江苏卷地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相对湿度是空气中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条件下饱和水汽压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 图1示意我国某大城市1975~2015年城区和郊区各月平均相对湿度。据此完成7~8题。

1628215447(1).jpg

7.造成城区与郊区相对湿度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城区较郊区(    )

A.

气温高

B.

蒸发(腾)强

C.

降水量大

D.

绿地面积大

8.该城市可能是(    )

A.

乌鲁木齐

B.

北京

C.

上海

D.

广州

来源:2021年全国高考地理乙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4为我国的三个省级行政区土地利用结构图。读图,回答第6、7题

6. 甲和土地利用类型Ⅰ、Ⅱ分别为(   

A.

新,耕地、牧草地

B.

滇,耕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

C.

川,交通运输用地、牧草地

D.

藏,牧草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

7. 内蒙古(   

A.

水域面积大,水能资源丰富

B.

受降水影响,森林覆盖率东部大于西部

C.

地势平台,宜大幅度提高城市建设用地比例

D.

其他及未利用地面积比黔少,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来源:2017年高考北京卷文综地理试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青藏高原年降水量自西北、西南、东南向内部递减。图1为青藏高原泥石流分布示意图。图1中甲地某年7月30日发生了一次大型泥石流。甲地附近海拔低于其2000米处有一气象站,图2为该气象站测得的该年7月天气要素统计图。

(1)从大气环流看,青藏高原冰川的补给,西南部主要源于   风(填风向)带来的水汽,西北部主要源于盛行西风带来的   洋水汽。

(2)青藏高原泥石流高发区相对集中分布在高原的   部。从气候角度,分析甲地此次泥石流形成的原因。

(3)说出防御泥石流对山区公路危害的主要工程措施。

来源:2020年7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如图为河南省部分地理要素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冬半年,河南省有时会发生大气污染现象。某年11月28日至12月5日该省发生了一次污染天气过程。如表为5个站点所在地此阶段的空气质量统计表。

站点

日期

28日

29日

30日

1日

2日

3日

4日

5日

安阳

4

5

4

4

5

5

5

6

郑州

4

4

3

4

5

4

2

5

商丘

3

2

3

4

5

3

3

3

南阳

3

4

2

3

4

4

3

2

三门峡

3

4

3

2

5

4

3

2

注:空气质量 1﹣优,2﹣良好,3﹣轻度污染,4﹣中度污染,5﹣重度污染,6﹣严重污染

(1)河南省的地势特点是   。从地形类型看,图中城市主要分布在   

(2)与安阳相比,简述南阳此次污染天气的特点,并分析其自然成因。

(3)从能源利用角度,说出河南省防治大气污染的有效措施。

来源:2020年7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四大地区中(  )

A.东北地区工业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

B.西部地区处于低水平均衡发展状态

C.中部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低于东北地区

D.东部地区第一产业比重高于西部地区

来源:2020年7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甲、乙、丙、丁中代表中部地区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来源:2020年7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校中学生赴长江上游支流大宁河(重庆段)进行野外实习。如图为大宁河流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任务一:考察流域地形。

(1)概述该流域主要地形特征。

任务二:走访水文站,查阅文献,获取相关数据,如表所示。

子流域名称

侵蚀量(万吨/年)

输沙量(万吨/年)

东溪河

114.3

52.3

西溪河

91.9

48.8

后溪河

63.7

24.0

平定河

51.2

19.5

(2)绘制统计图,说出该流域侵蚀量与输沙量的关系。

任务三:调研流域的综合治理。

(3)简述该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有效措施。

来源:2020年北京市高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地理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