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化学试题 / 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初中化学

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

(1)A实验说明可燃物与氧气                    ,燃烧越剧烈。

(2)B实验可以比较空气与呼出气体中    含量的不同。

(3)C使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                  

(4)D实验说明石墨具有    性。

来源:2021年辽宁省本溪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实验不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

A.

加入肥皂水振荡,泡沫很少、浮渣多,说明试管中的水是硬水

B.

对着玻璃片哈气,玻璃片上出现水雾,说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C.

在装满水的烧杯中向下按易拉罐,溢出水越多,手受到的压力越大,说明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D.

在材料、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面上匀速拉物体,物体越重,拉力越大,说明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来源:2021年河北省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经过一年的学习,同学们的化学探究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兴趣小组想深入探究人体呼出气体的成分,进行如下活动:

[活动一]探究人体呼出气体中是否含有CO 2

向装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滴加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后观察到   ,结论:人体呼出气体中含有CO 2

[活动二]探究人体呼出气体中CO 2的体积分数

兴趣小组同学用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锥形瓶内充满人体呼出的气体)实验前注射器内液体体积为50mL,向锥形瓶内注入少量液体后,注射器内的液体开始被自动吸入锥形瓶,充分反应后,注射器内NaOH溶液的体积为30mL。

小亮同学提出疑问:锥形瓶内CO 2是否反应完?

同学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设计实验并证明锥形瓶内无色溶液中确实含有NaOH,得出锥形瓶内CO 2已反应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锥形瓶内无色溶液于试管中,加入   

②过滤,向滤液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

  

  

无色溶液中含有NaOH

结论:人体呼出气体中CO 2的体积分数为  

[活动三]探究人体呼出气体中O 2的体积分数

兴趣小组同学用图2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注射器及玻璃管内充满人体呼出的气体)

①实验中需反复推拉注射器的目的是   

②在操作中如何判断装置中的O 2是否反应完?   

结论:人体呼出气体中O 2的体积分数为16%。

[实验反思] 活动三所用方法与教科书上"测定空气里O 2的含量"的方法相比,其优点是:   (答一点即可)。

来源:2020年辽宁省营口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空气质量意味着生活质量。

(1)下表为某同学测量的呼吸前后气体组成的实验数据(通常状况)。

物质

吸入空气(体积分数/%)

呼出气体(体积分数/%)

氮气

78

75

氧气

21

16

二氧化碳

0.03

4

水蒸气

a

b

①氮气的化学性质比较  (填“稳定”或“活泼”),在呼吸前后没有发生变化,实验中呼出气体的总体积  吸入空气的总体积(填“>”“=”或“<”)。

②呼吸时消耗O2产生CO2,该过程  能量(填“吸收”或“释放”)。呼吸前后气体中水蒸气含量变化较大,实验中其体积分数b  a(填“>”“=”或“<”)。

(2)汽车多以汽油为燃料,辛烷(C8H18)是汽油中的一种成分。

①每114g C8H18完全燃烧,需要消耗400g O2,生成mg CO2和162g H2O,则m=  g。

②与完全燃烧相比,等质量的C8H18不完全燃烧时会产生CO,消耗O2的质量  (填“偏大”“相等”或“偏小”),除污染环境外,燃料不完全燃烧还会产生的问题是 浪费 (写出一种)。

(3)“远在高空是地球卫士,近在身边是健康杀手。”臭氧(O3)对环境的作用需辩证地认识。

①高空中臭氧层能吸收紫外线。有学者认为,致冷剂氟利昂进入高空大气后会产生氯原子(Cl•),引发以下反应:Cl•+O3═ClO•+O2

2ClO•═2Cl•+O2   

Cl•加快了上述转化过程总反应的速率,但自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总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其作用是  ,该转化过程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地面附近的臭氧是一种空气污染物,臭氧属于  (填“单质”或“化合物”),O3可表示一个  (填“原子”“分子”或“离子”)。

(4)有人提出:你吸入的空气中的某个氧原子可能自于若干年前恐龙的身体。该说法表达的观点是  (填字母)。

A.分子聚集形成物质,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在化学变化中原子既不会产生,也不会消失

C.原子内部结构复杂,原子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来源:2020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A实验中,将   分别插入两个集气瓶中,比较氧气含量多少;

(2)B实验中,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2小粒的碘和高锰酸钾,再各加入5mL水振荡,现象如图所示,由此得出的实验结论   

(3)C实验中,若要区分硬水和软水,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   ,生活中通过   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4)D实验中,铜片上白磷燃烧,水中白磷不燃烧,由此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来源:2020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将呼出的气体与空气相比较,含量明显降低的是(  )

A.稀有气体B.氧气C.二氧化碳D.氮气

来源:2019年四川省攀枝花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仿生灭蚊灯(见图)模拟人的呼吸和排汗情况,仿造蚊子喜欢的温度、湿度和流动空气等环境,吸引蚊子进入灯体,达到灭蚊的效果。

(1)人体吸入空气中CO2的含量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人体呼出气体中CO2的含量。

(2)从蛋白质得到的氨基酸有20多种,甘氨酸的结构由可表示为:,则甘氨酸中含有的元素  

(3)在无氧条件下,葡萄糖可转化为乳酸(C3H6O3),则乳酸的含碳量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葡萄糖的含碳量;葡萄糖在人体内经缓慢氧化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来源:2018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将装有某气体的试管管口靠近酒精灯火焰产生爆鸣声,说明该气体是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

B.向等量的硬水和软水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肥皂水,产生的泡沫不一样多

C.燃着的木条分别在空气样品和人体呼出气体样品中燃烧的现象不同,说明两种样品中氧气含量不同

D.向盛有粉尘的金属罐中快速鼓入空气,点火发生爆炸,该粉尘可能是面粉

来源:2019年天津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结合如图所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的目的是利用浓氨水的碱性和挥发性,验证  

(2)实验二中,证明呼出的气体比空气中氧气含量少的操作是向两瓶中分别  

(3)实验三中,通过测定盐酸和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后的质量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前后 两次称量结果不一致,原因是没有称量  的质量。

来源:2017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是小明在做“检测人体呼出气体成分”的实验示意图.小明是在检测人体呼出气体中所含的(  )

A.水蒸气B.氧气C.二氧化碳D.氮气

来源:2017年浙江省嘉兴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深深地吸一口气,缓解一下紧张的情绪.你的呼吸中蕴含着一定的科学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

(1)你所吸入的气体,主要成分是氮气和  

(2)你吸气时肋间外肌和膈肌收缩,胸腔容积  ,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

(3)在该过程中,你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  的氧化分解.

来源:2016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控制变量,设计对比实验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

实验一:区分硬水和软水。

本实验条件除了要控制所取硬、软水的体积相同外,还必须要控制  相同。

实验二: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

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空气样品和呼出气体的样品中,对比观察到的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实验三:探究决定氯化铁溶液颜色的粒子。

氯化铁溶液呈黄色。为了探究溶液中的哪种粒子使溶液呈黄色,小艳同学分析溶液中存在的粒子,选择了一种试剂作对比,确定了决定氯化铁溶液颜色粒子,用作对比的试剂可以是  溶液。

来源:2018年湖北省宜昌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控制变量,设计对比实验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

实验编号

一、探究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的高

二、探究影响品红扩散快慢的因素

三、铁钉锈蚀条件的探究

实验设计

实验分析

本实验条件除了要控制两个盛装气体样品的集气瓶大小规格相同外,还要控制

  相同

发现两杯水都变红,且整杯热水变红时间比冷水要短.由此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影响分子运动快慢的因素有

  

一周后,左边试管中铁钉生锈,右边试管中铁钉无明显变化.上述实验

  (填“能”或“不能”)得出铁钉生锈的条件.

来源:2016年湖北省宜昌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比实验"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根据以下实验回答问题。

(1)图一中,为了比较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多少,应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2)图二中,通过   (填字母)实验现象的对比,可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3)图三中,A试管中高锰酸钾全部溶解,溶液呈   色,B试管中高锰酸钾不溶解,汽油不变色。此实验说明同种物质在不同种溶剂里   性不同。

来源:2018年辽宁省铁岭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1)A实验中,气球的作用是  (写一点).

(2)B实验中,除了要控制集气瓶大小规格相同外,还要控制  相同.

(3)C实验中,通电一段时间后玻璃管a、b所收集的气体体积比为  ,该实验说明水是由  组成.

来源:2017年辽宁省本溪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化学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