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化学试题 / 物质的三态及其转化
初中化学

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里加热冰,温度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①②③表示水在不同时刻的存在状态。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

水分子间的间隔:②>③

B.

水分子的运动速率:①>③

C.

水分子的质量:①=②=③

D.

②→③的过程中水发生了分解

来源:2020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扬州被誉为“中国运河第一城”,保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的责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河水属于纯净物

B.明矾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C.生活污水可直接排放入运河

D.自然界水循环的主要途径是水的三态转化

来源:2020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今年5月5日成功首飞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采用了低温高压液氢作燃料。

(1)从分子的角度分析,氢气变成液氢时发生变化的是  

(2)如图1所示,将一定量氧气封闭在注射器中,改变氧气的体积和温度,记录不同条件下注射器中氧气的压强大小,结果如表:

温度/℃

20

20

20

20

20

25

30

35

40

体积/mL

12

11

10

9

8

12

12

12

12

压强/kPa

99.6

110.6

120.7

130.6

149.7

101.3

103.1

104.5

106.6

分析数据可知,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升高,气体压强  ;体积增大,气体压强  

(3)影响一定容积的氧气钢瓶内压强大小的因素是瓶内的温度、  

(4)如图2所示,某小组收集了三瓶CO2气体(均为大小相同的玻璃瓶),分别加入 1 3 体积的相应试剂,甲、乙立即塞紧瓶塞,丙敞口,均振荡一会儿。(水的挥发忽略不计)

①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振荡后,甲、乙、丙中气体压强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仿照乙画出此时甲、丙中气体组成的微观示意图。

来源:2020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20年6月23日,我国“长三乙”火箭将第55颗北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完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组网。该火箭第三级的推进剂为液氢和液氧组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氢气液化过程中,氢分子之间的间隔保持不变

B.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液氧的过程中,氧分子静止不动

C.液氧变成气态氧时,放出热量

D.氢气与氧气反应的本质是氢、氧原子的重新组合

来源:2020年福建省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是关于水蒸发致冷现象的解释:

①水分子运动速度有大有小;

②剩余的水内能减少,温度降低;

③剩余的水分子运动速度相对较小;

④速度大的水分子动能大,更易摆脱周围分子的“束缚”,跑到空气中。

此解释合理的顺序是(  )

A.①④③②B.②③①④C.③①④②D.④③②①

来源:2019年浙江省台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水是生命的源泉,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关于水的天然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水在天然循环过程中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

②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实现的

③水的天然循环为地球上的生物补充淡水资源

④水的天然循环是自然界中水分子运动的结果。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来源:2017年山东省淄博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古代科技十分发达,表中对古文献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序号

         古文献

      解释

A

曾青得铁则化为铜

可以用铁来冶炼铜

B

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创始,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指蒸锅),蒸令气上,用器承滴露

白酒(烧酒)的制造过程中采用了蒸馏的方法来分离和提纯

C

初,人不知盖泥法,元时南安有黄长者为宅煮糖,宅垣忽坏,去土而糖白,后人遂效之

蔗糖的分离提纯采用了黄泥来吸附红糖中的色素

D

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成丹砂

加热时HgS熔融成液态,冷却时重新结晶为HgS晶体

A.AB.BC.CD.D

来源:2018年山东省莱芜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二氧化碳气体转化为干冰的过程中发生改变的是(  )

A.分子种类B.分子间距C.原子大小D.原子种类

来源:2017年上海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物质状态的变化中,伴随分子之间的间隔的变化,同时发生变化的是(  )

A.分子数量B.分子大小C.分子种类D.分子能量

来源:2017年湖南省益阳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水在地球上储量很大,分布范围也很广,但可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却非常少。

(1)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用到活性炭,其作用是              ,由于该过程不能将硬水转化成软水,所以生活中常用        的方法将硬水软化;

(2)远离陆地的海岛可以利用图示的"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缓解淡水不足的问题。

①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是     (填序号);

A、分子质量 B、分子种类   C、分子间隔

②利用该装置将一定量的海水暴晒一段时间后,剩余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会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来源:2016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太阳能热水器把水加热的过程是把光能转化为(  )

A.化学能B.机械能C.热能D.电能

来源:2016年广西来宾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7年3月27日,疏勒河、党河时隔六十余年后,"再次重逢会流",干涸半个多世纪的敦煌哈拉湖也重现碧波,焕发生机.

( l)要想知道哈拉湖水是否为硬水,可使用   检测.生活中经常使用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净化水时,常用到活性炭,其主要作用是   

( 3)哈拉湖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是   (填字母代号).

A.

分子质量

B.

分子种类

C.

分子间隔.

来源:2017年甘肃省武威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定条件下,水在密闭容器里的冷却过程中,温度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①、②、③表示水在不同时刻的存在状态,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

水分子间的间隔:①>③

B.

水分子的运动速率:②>①

C.

状态③的水分子静止不动

D.

①→②发生了化学变化

来源:2019年福建省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干热岩是地层深处的热岩体。如图为利用其发电的示意图。

(1)将干热岩的热量传递到热交换器的物质是   

(2)从微粒的角度分析,水变为水蒸气时,变化的是     

来源:2018年北京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干冰升华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二氧化碳分子的体积变大

B.

二氧化碳分子的质量变小

C.

二氧化碳分子的种类改变

D.

二氧化碳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来源:2017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化学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化学物质的三态及其转化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