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地理 / 试卷选题

安徽省江淮名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地理试卷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图所示实验:做甲、乙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甲底部放一层土,乙底部不放土。中午同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十五分钟后,同时测玻璃箱里的气温,结果发现底部放土的甲箱比没有放土的乙箱足足高了3℃。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该实验主要目的是测试(   )

A.大气的温室效应 B.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C.气温的日变化 D.大气的热力运动

甲箱温度比乙箱温度高的原因是(   )

A.太阳辐射强弱差异 B.大气吸热强弱差异
C.地面辐射强弱差异 D.大气辐射强弱差异
来源:2015届安徽省江淮名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中示意某地区年均温的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影响该地区年均温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

A.台风 B.海陆分布
C.地形 D.大气环流

图示①②③③四地中,坡度最陡的是(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来源:2015届安徽省江淮名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某大陆多年平均1月、7月海平面气压(单位:百帕)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导致该大陆a月、b月气压状况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②洋流分布 ③地形起伏 ④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下列地理现象可能出现在b月的是(   )

A.华北平原的冬小麦正值返青
B.天山雪线海拔最高
C.北京香山红叶满山飘
D.合肥植物圊腊梅盛开
来源:2015届安徽省江淮名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专家提出水循环可分为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两大类,下图为某城市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    )

A.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管道输水、蒸发
B.跨流域调水、地表径流、管道输水、蒸发
C.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蒸发、人工降水
D.地下径流、地表径流、管道输水、跨流域调水

下列关于人类对城市水循环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污水回收利用,可以减少②
B.大量开采地下水,可以增加④
C.城市绿地建设,可以减少⑥
D.用透水材料改造水泥路面,可以增加⑤
来源:2015届安徽省江淮名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乌拉尔河发源于乌拉尔山脉东南部,在古里耶夫注入里海,属内陆河。下图为乌拉尔河水系示意图,①②③为三个水文观测站。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下列关于乌拉尔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主要参与海陆间循环
B.4~5月径流量大是因为此时降水多
C.补给水源主要是季节性积雪融水
D.是俄罗斯航运价值最大的河流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河流下游因接纳大量上游来水,水量远大于上中游
B.②水文站径流量大是因为该河段降水量最多
C.该河流下游地区可能会出现凌汛现象,造成水灾
D.③水文站径流量较②水文站小是因为下游支流汇人少,下渗量又大
来源:2015届安徽省江淮名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蛇曲之美,既有温婉轻柔,也有恢宏磅礴。下图表示绕旋在内蒙古草原间的河流弯曲景象,我们称之为“蛇曲”。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造成图中河流形态的主要因素是(   )

A.向斜成谷 B.断裂下陷
C.流水侵蚀 D.风力侵蚀

下图中由①至②的地形剖面图(纵坐标表示海拔,单位:m,阴影区为泥沙沉积物)最可能的是(   )

来源:2015届安徽省江淮名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天山大峡谷(图甲)由红褐色的巨大山体群组成。这里山体高大,山坡陡峭,峡谷细长,山体由红色岩石和粗砂砾石组成。谷内山体陡峭险峻,奇峰异石,千姿百态。崖壁下部有大大小小洞穴分布,图乙为岩石转化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崖壁下部洞穴成因最有可能是(   )

A.冰川侵蚀 B.风力侵蚀
C.流水侵蚀 D.海水侵蚀

据图文资料,判定该峡谷主要岩石为( )

A.甲 B.乙
C.丙 D.丁
来源:2015届安徽省江淮名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和田玉矿脉位于昆仑山,开采难度大,发源于昆仑山的玉龙喀什河,自古是和田玉的主要产地,古代采玉的主要方法之一是在河床拣玉,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古人采玉的主要河段在(   )

A.M河段 B.N河段
C.H河段 D.R河段

古人拣玉,通常至上游向下游行进,同时背向太阳,拣玉最佳时间可能是(   )

A.早晨 B.正午
C.下午 D.傍晚
来源:2015届安徽省江淮名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某岛屿地质地貌结构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中地貌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内外力共同作用 B.流水作用
C.岩浆活动 D.地壳运动

下图中能反映甲处地层剖面的示意图是(   )

来源:2015届安徽省江淮名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林线是高山垂直自然带谱中一条重要的生态界限,通常是指高海拔处树木(针叶林)生长的上限。下图示意我国局部区域高山林线海拔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依图可知,E地与F地的林线海拔相差(   )

A.800米 B.800~ 1000米
C.1000~1200米 D.1200~ 1600米

F地成为世界上最高的林线分布区,最合理的解释是(   )

A.地处低纬的高海拔地区,太阳辐射强度大
B.地处东南季风迎风坡地带,年降水量大
C.受南部海洋沿河流北上的暖湿气流影响大
D.来自东部的暖湿气流在宽谷地带成云致雨
来源:2015届安徽省江淮名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的祁连山地长有“阴阳脸”(如下图),即一侧山坡林木葱郁(“阴脸”),另一侧山坡草地青翠(“阳脸”)。制约图中植被分布规律的因素主要是(   )

A.坡向 B.海拔
C.坡度 D.人类活动
来源:2015届安徽省江淮名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古人造字,蕴含着某些地理知识,如“间”“门里有日午间到”,午间即正午。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冬至日北京时间13:20时,某地正好“门里有日午间到”,且屋内地面光照面积与门的面积相同, 则该地可能位于(   )

A.华北平原 B.江淮地区
C.塔里木盆地 D.西双版纳

如果图中房屋位于合肥市,当正午屋内地面光照面积不断减小时,下列叙述可信的是( )
①该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    ②该地肯定昼短夜长
③该地昼不断变长    ④太阳直射点向北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来源:2015届安徽省江淮名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每年的5月30日前后,日落时的金色阳光洒满美国纽约曼哈顿(40°N,74°W)的所有某走向的街道,呈现一幅壮观的景象,即“曼哈顿悬日”现象一下图表示此时阳光与街道的位置关系。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5月30日.曼哈顿的人们欣赏“悬曰”景观时,下列现象可能的是(   )

A.巴黎夜幕深沉
B.伦敦烈日当空
C.在北京的人们正在欣赏日出
D.圣地亚哥(西五区)夕阳西下

曼哈顿出现“悬日”现象的街道走向是(   )

A.东西走向 B.南北走向
C.西北一东南走向 D.东北一西南走向
来源:2015届安徽省江淮名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下图,其中甲村落多明清古建筑,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河流主干道的流向是            
(2)甲村庄为图示区域内最大的村落,简析其形成的有利区位条件。
(3)某摄影爱好者想拍摄一张古村落全貌,在ABC三地应选取     地点,简述理由。

来源:2015届安徽省江淮名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湖南省年降水量等值线分布图(图甲)和湖南省等高线地形图(图乙)

材料二 洞庭湖的水域面积由原来约6000平方千米骤减到如今的约2625平方千米,也从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退居成为了第二大淡水湖。
(1)说明湖南省降水最高值中心的位置(省内空间方位),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运用整体性原理分析洞庭湖水域面积的变化对该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从气温、降水、生物方面分析)
(3)根据图乙简要说明湖南省不同地形对交通线路密度的影响。

来源:2015届安徽省江淮名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世界部分区域地图,此时一艘轮船正如图方向逆水航行。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据图判断此时北印度洋海区的风向,解释该风向的成因。
(2)分析A地气候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3)判断该季节索马里半岛东侧海域的洋流性质,并说明该洋流对索马里半岛沿海地区气候和海洋生物的影响。

来源:2015届安徽省江淮名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