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地理 / 试卷选题

黑龙江省绥化市三校高二上期中联考地理试卷

读几种交通运输方式(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特征比较示意图,完成以下问题。

图中交通运输方式搭配合理的是(    )

A.甲—水运 B.乙—公路
C.丙—铁路 D.丁—铁路

下列关于图中运输方式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甲适宜长距离运输
B.集成电路由北京运到拉萨选择乙运输方式最好
C.丙受水文因素影响最大
D.丁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
来源:2014-2015学年黑龙江省绥化市三校高二上期中联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

图示区域中,区域界线划分的主要依据及其属性是(   )

A.河流、明确的 B.湖泊、模糊的
C.交通线、模糊的 D.山脉、明确的

根据图示信息分析,该区域最适宜发展的是(   )

A.化学工业 B.建材工业
C.电子工业 D.纺织工业
来源:2014-2015学年黑龙江省绥化市三校高二上期中联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河口段是径流和潮流相互作用的区段,河口段水流做周期性往复运动。在一个潮流周期中经历涨急涨憩和落急落憩,其中落急是指潮流流速由最大降低为0的阶段。在这一过程中泥沙频繁地悬扬和落淤,前进和后退。河口含沙量最大时刻出现在( )

A.涨急时刻
B.涨急时刻后2小时左右
C.落急时刻
D.落急时刻后2小时左右
来源:2014-2015学年黑龙江省绥化市三校高二上期中联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年来,呼伦贝尔大草原上出现上千深坑(如图),原因是(   )

A.岩溶作用 B.过量开采地下水
C.不合理采矿 D.陨石撞击
来源:2014-2015学年黑龙江省绥化市三校高二上期中联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海洋酸化是指由于吸收大气中过量的二氧化碳,导致海水逐渐变酸的过程。海水酸性的增加,会改变海水的种种化学平衡,使多种海洋生物乃至生态系统面临巨大威胁。海水酸化成为令人担忧的全球化问题。下表为1985--2010年海水中C02浓度和海水pH值变化统计数据表。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1985--2010年后(   )

A.海水中C02浓度不断增加
B.海水pH值持续减小
C.后5年海水中C02浓度增加最快
D.海水酸化度与海水中C02浓度呈负相关

全球海水pH值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全球变暖,海水温度升高
B.火山喷发的CO,溶于海水
C.海洋中的生物死亡分解
D.人类排放的CO,溶于海水

如果全球海洋酸化持续加重,则造成的影响是(   )

A.珊瑚礁或将消失 B.全球酸雨危害将减轻
C.海洋捕捞资源增多 D.海水物理侵蚀将增强
来源:2014-2015学年黑龙江省绥化市三校高二上期中联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青藏铁路延伸线——拉日铁路(拉萨至日喀则铁路)于2014年8月16日正式通车运行。该铁路顺雅鲁藏布江穿越近90千米的峡谷区,沿线多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且铁路全线桥梁和隧道多。下图为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日喀则段示意图。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拉日铁路走向选择时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

A.气候 B.河流
C.地形 D.耕地

拉日铁路桥梁和隧道的比重较大,原因是(   )
①地质地形条件复杂②节约耕地③避让保护区④避免干扰聚落和其他交通线路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拉日铁路通车后(   )

A.日喀则城市范围向西扩展明显
B.沿线聚落经济收入可能增加
C.拉萨的服务范围变小
D.当地产业结构无变化
来源:2014-2015学年黑龙江省绥化市三校高二上期中联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工业化发展不同阶段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劳动力比例变化示意图,完成以下问题。

在a、b、c三条曲线中,表示服务业和工业劳动力比例变化的分别是(   )

A.a和b B.b和c
C.c和a D.c和b

从各产业劳动力的比例情况看,下列与阶段Ⅳ最相符的国家是(   )

A.中国 B.美国
C.印度 D.越南
来源:2014-2015学年黑龙江省绥化市三校高二上期中联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L湖原是新疆最大的淡水湖,近年来已演变成微咸水湖。现在该湖西部沿岸芦苇广布,而东部沿岸几乎没有。下图示意L湖及周边地区,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正确描述甲、乙两河与L湖相互关系的是(   )

A.甲河秋季输入L湖泥沙最多
B.甲河流量变化深受L湖影响
C.乙河对L湖具有排盐作用
D.乙河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为主

有关L湖及其周边自然环境叙述不正确的是(   )

A.L湖最高水位出现在夏季,最低水位出现在冬季
B.L湖水位近年来有不断下降趋势
C.L湖及其周边地区气候干旱,物理风化显著
D.L湖流域内降水丰富,河流发肓好

对L湖东、西两岸芦苇分布差异影响最小的因素是(    )

A.主导风向 B.湖水盐度
C.沿岸坡度 D.土壤肥力
来源:2014-2015学年黑龙江省绥化市三校高二上期中联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甘肃省敦煌市地貌类型图。高大的鸣沙山环抱着月牙形洼地,泉水在洼地汇聚形成月牙泉(见下图右下角照片),素以“千年不干”著名,但近年来日趋干涸,当地政府发出“拯救千年月牙泉”的呼吁。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月牙形聚水洼地的成因是(  )

A.大湖萎缩而成 B.古河道残遗而成
C.人工挖掘而成 D.风力侵蚀而成

泉水日趋干涸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变暖,蒸发增强 B.降水变少,雨水补给减少
C.风沙沉积,古河道淤塞 D.地下水补给量不断减少
来源:2014-2015学年黑龙江省绥化市三校高二上期中联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京广高铁北京至郑州段于2012年12月26日正式开通运营,至此,世界上运营里程最长的京广高铁全线贯通。京广高铁是我国“四纵四横”高速铁路的重要“一纵”,线路北起北京,南至广州,全长2298公里。读下图,回答以下问题。

下列关于京广高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节约能源和减少污染是重点
B.体现了交通运输向高速化、大型化、专业化和网络化发展
C.说明在现代铁路建设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科技、地形因素
D.京广高铁串起五大城市经济圈

有关京广高铁建成通车重要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促进沿线社会经济的发展
B.京广高铁的开通将加快沿线城市群一体化进程
C.老京广线将全部承担货运任务,大大增强南北货运能力
D.密切中部地区与珠三角地区的联系,构建贯穿南北的运输通道
来源:2014-2015学年黑龙江省绥化市三校高二上期中联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图中人均耕地面积最大的地区是(    )

A.区域① B.区域②
C.区域③ D.区域④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风沙、盐碱和旱涝是区域②农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B.区域③具有耕地连片,适合大规模机械生产的特点
C.黑土是区域④的典型土壤
D.区域⑤光热条件优越,是我国目前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来源:2014-2015学年黑龙江省绥化市三校高二上期中联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位于10°S附近太平洋中的某岛国为改变淡水供给不足的状况,规划在填海地段建地下水库——将收集的雨水和地表径流,通过灌注井储存于地下含水层,需要时回抽补充地面供水。根据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为缓解供水不足的状况,该国提出此项规划的原因是(   )

A.用水量大 B.降水丰富
C.干旱少雨 D.污染严重

针对该国淡水资源供给不足问题,该国最可行的措施是(   )

A.节约用水 B.跨流域调水
C.人工降水 D.限时供水
来源:2014-2015学年黑龙江省绥化市三校高二上期中联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示意图。完成以下问题。

该河流域开发的中心环节是(   )

A.发电 B.防洪
C.养殖 D.梯级开发

田纳西河综合治理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好处是(   )
①扩大了耕地面积
②稳定了灌溉水源
③减少了洪涝灾害
④增加了土壤肥力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田纳西河为了有效控制洪水灾害,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建设和完善巨大航运网
B.保护环境,发展旅游业
C.兴建大坝,疏通河道
D.发展畜牧业,改善气候
来源:2014-2015学年黑龙江省绥化市三校高二上期中联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世界人口增长与土地资源的供求图,回答以下问题。

随着年份的推移,世界可耕地总面积(   )

A.不断下降
B.与人口的增长可能呈现出负相关的关系
C.从1950年开始低于按现有生产水平所需要的耕地面积
D.从2050年开始不能满足人类需求

图中表明(   )

A.提高环境承载力需要不断扩大耕地面积
B.耕地面积的减少,导致粮食总产量下降
C.人口的增加,会导致环境承载力不断下降
D.科技的进步,使所需的耕地有下降趋势
来源:2014-2015学年黑龙江省绥化市三校高二上期中联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a中甲省已成为我国重要的花卉、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图b与图c分别是该省地形构成与农业产值结构状况,根据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8分)

(1)分析该省中药材种类繁多的原因。
(2)分析该省农业结构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来源:2014-2015学年黑龙江省绥化市三校高二上期中联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由于地理条件和历史发展的进程不同,区域发展水平和方向也存在差异,阅读以下材料,完成有关问题。
材料一 湖南省、广东省简图。

材料二 广东、湖南两省的区域综合发展指标。

地区
年度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三类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
(%)
三类产业就业比重
(%)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元)
第一
产业
第二
产业
第三
产业
第一
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
产业
广东
1980
249
33.2
41.1
25.7
70.6
17.2
12.2
480
2005
21701
6.3
49.5
44.2
32.0
39.7
28.3
23603
湖南
1980
192
42.3
40.2
17.5
77.0
14.1
8.9
365
2005
6473
19.4
40.2
40.4
48.6
21.5
29.9
9616

数据中国统计年鉴(1980年~2006年)
材料三 广东省“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加快制造业结构调整,重点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的装备、汽车、石化等重化工业。
(1)比较湖南、广东两省地势特征的显著差异。
(2)依据材料二,比较广东、湖南两省区域发展差异的具体表现。
(3)根据材料分析湖南、广东两省在重化工业发展过程中,如何扬长避短、加强区域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来源:2014-2015学年黑龙江省绥化市三校高二上期中联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国务院于2009年12月12日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我国南方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位于江西省北部,包括南昌、景德镇、鹰潭3市,以及九江、新余、抚州、宜春、上饶、吉安市的部分县(市、区),共38个县(市、区)和鄱阳湖全部湖体在内,面积为5.12万平方公里。

材料二 近年来,被称为“长江之肾”、“鸟类天堂”的鄱阳湖持续干旱,2012年1月水位更是创下60年来历史新低。为了破解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面临的困境,专家提出“以闸抗枯”。在鄱阳湖入江水道,屛峰山与长岭山之间,设置泄水闸,最大孔口将达到60米,右岸还将设置阶梯式鱼道。
材料三 “天漠”是一种特殊的地理现象,它们像是形形色色的“迷你沙漠”,却会神秘出现在降水丰富的湿润地带,与江河湖海如影随形,和常规意义上的沙漠不同。它的形成须具备地表具有丰富的物质来源,旱季和风季重合以及植被稀疏等条件。上图中M地附近有20多万亩沙丘。
(1)结合图文材料,说明在鄱阳湖入江水道建闸发挥的作用有哪些?
(2)简要叙述M处“天漠”形成的过程。

来源:2014-2015学年黑龙江省绥化市三校高二上期中联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西辽河流域示意图

材料二:通辽市水文站的河流断流统计表。

时段
断流年数
断流天数
径流量(亿m3)
1991~1995
1
61
9.62
1996~2000
5
817
4.43
2001~2007
7
2555
0

(1)读材料一,从地形、气候、水文三个方面说明图示区域主要的自然地理特征。(8分)
(2)读材料二,分析该流域断流现象的延续将会产生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来源:2014-2015学年黑龙江省绥化市三校高二上期中联考地理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