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语文 / 试卷选题

浙江杭州余杭区初中联盟学校初一上期中考语文试卷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告(dǎo)蔽(yīn)笑(nì)那(shà)
B.斜(jī)黄(yùn)粗(cāo)怦怦(pēng)
C.落(zhuó)伏(quán)归(bó)枯(hé)
D.息(qī)憔(cuì)脸(jiá)和(yīng)
来源:2014-2015学年浙江杭州余杭区初中联盟学校初一上期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 

A.清冽洗耳恭听独具慧眼蛛丝马迹
B.并蒂疲倦不堪自做主张整妆待发
C.急躁繁花嫩叶翻来复去截然不同
D.诀别得意扬扬晃然大悟不求甚解
来源:2014-2015学年浙江杭州余杭区初中联盟学校初一上期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项是

A.看妹妹童年时代的照片,那架势、表情让人忍俊不禁
B.初冬的清晨,田野上落叶缤纷,鸦雀无声,一切似乎都在睡眠中。只有你,故乡的小河,还在那儿昭示着生命的激情。
C.大家对我们公司有什么意见请尽管提,我们洗耳恭听,虚心接受。
D.锻炼身体必须持之以恒,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否则收效甚微
来源:2014-2015学年浙江杭州余杭区初中联盟学校初一上期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赶快去复习。”我不耐烦地说,“知道了,等我看完了就复习去。”
B.书中除神话传说外,还有诗歌、传记、科学小品,人生语录等。
C.我只管把一般英语句子的基本结构牢记在心——这是光荣的事情。
D.经过老师的精心讲解,我终于明白了如何解决这道难题?
来源:2014-2015学年浙江杭州余杭区初中联盟学校初一上期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你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A.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孔子的生日9月28日定为“世界教师节”,可见,孔子不仅是中国教师的鼻祖,也是世界教师的荣耀。在国际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我们更要全面继承和发挥孔子的教育思想。
B.在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有识之士提醒人们: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不要让历史的悲剧重演,要时刻警惕日本军国主义死灰复燃。
C.双休日里,大家去郊游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D.能否杜绝“到此一游”这种不文明现象,关键是提升公民的文明素养。
来源:2014-2015学年浙江杭州余杭区初中联盟学校初一上期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只选做四小题)
①.几处早莺争暖树,          。             ,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②.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③.       ,志在千里。烈士暮年,      。(曹操《龟虽寿》)
④.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曰:“            。”兄女曰:“         
          。”(《世说新语·咏雪》)
⑤.曾子道德修养很高,每天多方面反省自己: “                ”反省自己是否讲诚信,“                ”反省自己交朋友是否诚实。

来源:2014-2015学年浙江杭州余杭区初中联盟学校初一上期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王丽同学到图书馆去还书。管理员刘老师接过书翻了一下说:“呀!王丽同学看书可认真,书上还标了记号,作了圈点批注呢!”
(1)管理员刘老师的言外之意是
(2)王丽听了,很不好意思。假如你是她,应该如何说?

来源:2014-2015学年浙江杭州余杭区初中联盟学校初一上期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综合性学习。
近年来,斑马线上交通事故屡发,教训惨痛。某校七年级(1)班发起“交通安全你我他”活动。请你参加相关活动,完成以下任务。
活动一:探究下列材料,简要写出你的发现。
【材料一】央视2012年10月14日《新闻直播间》节目播出“中国式过马路:十字路口1小时600人闯红灯”,“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的“中国式过马路”现象近日引起热议。
【材料二】斑马线是马路上人行横道的标识。《浙江日报》记者现场观察发现:约30%的车辆距斑马线很近时才减速让行,约40%的车辆由于行人已先让开而快速通过斑马线,约30%的车辆强行从斑马线上的人缝中穿过。
探究发现:                                                             
活动二:生活处处有语文,请你仿照示例,以斑马线的口吻写一句温馨提示,提醒司机和行人在穿越斑马线时注意安全。
【示例】你让出的是一点时间,收获的是一份安全和幸福。
温馨提示:                                                             

来源:2014-2015学年浙江杭州余杭区初中联盟学校初一上期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妈妈的树
①春雨如丝,万物复苏,又是一个栽树的好时节。
②每到这个时候,我总会想起老家的那些树。老家的院子很大,正好适合栽树。每到春天,妈妈在劳作之余都会偷闲栽树,栽过榆钱树、桑树、桐树,还有好多我叫不出名字的树。我不知道妈妈到底栽过多少棵树,只知道妈妈对每一棵树都精心栽培,像呵护孩子似的呵护每一棵树。我们把这些树叫做妈妈的树。
③离开老家多年,许多树都在记忆中渐渐淡去,唯有白杨树、香椿树和柿子树常常出现在我梦中,因为它们都是有故事的树。
④在我的记忆里,白杨树的叶子是我童年最好的玩具。过家家的时候,我们把叶子做成佳肴,用草茎把叶子串成项链。夏日寂寞的午后,白杨树银白色的树皮微微泛出淡青色的光圈。一阵风过,树叶唱起了轻柔的摇篮曲,让我安然入眠。秋天寂静的清晨,白杨树叶随风起舞,飘飘悠悠落了一地,脚踩上去发出“沙沙”的声音,我一圈一圈绕着树走,乐此不疲。
⑤弟弟最喜欢香椿树。香椿树长得很高,每年春天发芽的时候,采摘它就很费事,要爬得很高才够得着。而香椿树的树干又很光滑,爬树是一件很费力的事情。弟弟喜欢爬树,每到做饭的时候,不等妈妈采摘,他就小猴子似的哧溜哧溜上去了。这时,妈妈总要急急地从灶台边跑过来,站在树下大声叮嘱:“小心啊!可要踩实啦!”夜晚的饭桌上,在妈妈“不能上树啦”的絮絮叨叨中,我们快乐地吃着香椿炒鸡蛋,那滋味,太美啦!
⑥柿子树是我和弟弟都喜欢的一棵树。秋天来临的时候,满树金黄色的柿子挂在树上,黄灿灿的柿子在绿叶的掩映下是那样的美,一村的小孩都绕着我家院子咽口水。那场景,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简直就美得无与伦比。可是,有一年秋末,后邻家的孩子为了摘我家的柿子,从院墙上摔了下去,送进了医院,害得妈妈花了许多钱去看他,回来说不能为了几个柿子就害了别人家的孩子,就这样妈妈把柿子树给砍了。
⑦如今,妈妈老了,可妈妈依然栽树,家里的院子栽不下就往外栽。院子前的池塘边,院子后的斜坡上,村子边的小山上,都有妈妈的树的身影。妈妈在小山上栽的柿子树已经成林,每年秋天,那里就成了全村孩子的乐园。
⑧每次给妈妈打电话,妈妈总是爱和我们说她的树。我一边接着电话,一边望着窗外都市狭小的天空,眼前似乎出现了一片苍翠。在许多年前的春雨里,妈妈已经把她的树栽进了我们的心里。无论我们走了多久,走得多远,那些树,它们总在那里。
(本文有删改)
第③段中“唯有白杨树、香椿树和柿子树常常出现在我梦中,因为它们都是有故事的树”一句中的“故事” 有哪些?根据文意,分别用简洁语言概括。
第⑥段“那场景,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简直就美得无与伦比”一句,请说说“美”的含义。
文章第⑧段写到了“春雨”,其作用是什么? 
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妈妈”的形象。   

来源:2014-2015学年浙江杭州余杭区初中联盟学校初一上期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每一棵草都会开花
①回乡下,跟母亲一起到地里去,惊奇地发现,一种叫牛耳朵的草,开了细小的黄花。那些小小的花,羞涩地藏在叶间,不细看,还真看不出。
②我问:“怎么草也开花?”
③母亲笑着扫过一眼来,淡淡说:“每一棵草,都会开花的。”
④我愣住了,细想,还真是这样。蒲公英开花是众所周知的,开成白白的绒球球,轻轻一吹,满天飞花。狗尾巴草开的花,就像一条狗尾巴,若成片,是再美不过的风景。蒿子开花,是大团大团的……就没见过不开花的草。
⑤曾教过一个学生,很不出众的一个孩子,皮肤黑黑的,还有些耳聋。因不怎么听见声音,他总是竭力张着他的耳朵,微向前伸了头,作出努力倾听的样子。这样的孩子,成绩自然好不了,所有的学科竞赛,譬如物理竞赛,化学竞赛,他都是被忽略的一个。甚至,学期大考时,他的分数,也不被计入班级总分。所有人都把他当残疾,可有,可无。
⑥他的父亲,一个皮肤同样幽黑的中年人,常到学校来看他,站在教室外。他回头看看窗外的父亲,也不出去,只送出一个笑容。那笑容真是灿烂,盛开的野菊花般的,有大把阳光息在里头。我很好奇他绽放出那样的笑,问他:“为什么不出去跟父亲说话?”他回我:“爸爸知道我很努力的。”我轻轻叹一口气,在心里。有些感动,又有些感伤。并不认为他,可以改变自己什么。
⑦学期要结束的时候,学校组织学生手工竞赛,是要到省里夺奖的,这关系到学校的声誉。平素的劳技课,都被充公上了语文、数学,学生们的手工水平,实在有限,收上去的作品,很令人失望。这时,却爆出冷门,有孩子送去手工泥娃娃一组,十个。每个泥娃娃,都各具情态,或嬉笑,或遐想。活泼、纯真、美好,让人惊叹。作品报上省里去,顺利夺得特等奖。全省的特等奖,只设了一名,其轰动效应,可想而知。
⑧学校开大会表彰这个做出泥娃娃的孩子。热烈的掌声中,走上台的,竟是黑黑的他——那个耳聋的孩子。或许是第一次站到这样的台上,他神情很是局促不安,只是低了头,羞涩地笑。让他谈获奖体会,他嗫嚅半天,说:“我想,只要我努力,我总会做成一件事的。”
⑨刹那间,台下一片静。连“阳光掉落在地上的声音”也听得到。
⑩从此面对学生,我再不敢轻易看轻他们中任何一个。他们就如同乡间的那些草们,每棵草都有每棵草的花期,哪怕是最不起眼的牛耳朵,也会把黄的花,藏在叶间,开得细小而执著。
(本文有删改)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个做出泥娃娃的孩子是一个内心阳光的孩子?(可以引用原文回答)( 3分)
下列句子描写得生动传神,请加以赏析。
(1)那笑容真是灿烂,盛开的野菊花般的,有大把阳光息在里头。
(2)连“阳光掉落在地上的声音”也听得到。
文题“每一棵草都会开花”与母亲的话“每一棵草,都会开花的”语句相近而含义不同,各是什么意思?( 4分)
生活中,总有人很少受到关注,请选择你身边的其中一人,用借物喻人的方法写一段话,表达你对他(她)的评价和关怀。(不得出现真实姓名,60字左右。)

来源:2014-2015学年浙江杭州余杭区初中联盟学校初一上期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两选段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论语》(节选)
【甲】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乙】①子曰:“默而识①之,学而不厌②,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
②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③,敏以求之者。”(《述而》)
③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④问于我,空空⑤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子罕》)
④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子张》)
[注释]①识(zhì):记住。②厌:满足。③好古:爱好古代文化。④鄙夫:鄙陋浅薄的人。⑤空空:诚恳,虚心。
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亦乎(通“悦”愉快) B.温故而知(新的理解与体会)
C.人不倦(教导) D.日知其所(死亡)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

A.学时习之学不厌 B.择其善者而从默而识
C.我如浮云有鄙夫问 D.必有我师我叩其两端而竭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
选文【乙】四则内容都与学习有关,你从中获得哪些启示?请结合实际谈谈其中一点。

来源:2014-2015学年浙江杭州余杭区初中联盟学校初一上期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
过山农家
唐·顾况
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加以描述。
(2)后两句诗中的“莫嗔”“却喜”分别反映出山农怎样的心情?

来源:2014-2015学年浙江杭州余杭区初中联盟学校初一上期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文题:那一天,阳光好温暖
要求:①文中不得出现真实校名、人名;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书写工整,卷面整洁,为了内容充实,字数不少于600字。

来源:2014-2015学年浙江杭州余杭区初中联盟学校初一上期中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