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历史 / 试卷选题

湖南衡阳市七年级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考古发掘的遗址和实物是研究历史的第一手资料。我国境内目前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在何处发现的

A.北京周口店遗址 B.云南省元谋县遗址
C.浙江省河姆渡遗址 D.陕西省半坡遗址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南衡阳市七年级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考古学家在北京人遗址发现四层面积较大且较厚的灰烬层。这一发现,说明当时北京人的生产生活状况是

A.会使用火 B.种植水稻
C.烧制彩陶 D.铸造司母戊鼎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南衡阳市七年级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民以食为天”,从野食充饥到水稻和粟的种植是远古人类生活史上史无前例的飞跃。你知道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远古居民分别是什么人吗

A.元谋人和北京人 B.元谋人和半坡人
C.河姆渡人和半坡人 D.河姆渡人和北京人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南衡阳市七年级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下列图片中,反映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南衡阳市七年级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吾祖峻德,万古流芳;平定荒漠,举世称殇。……造车指南,辨兆万民不易之方向。”这是2005年5月,中国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拜谒何处时的祭文

A.炎帝陵 B.黄帝陵
C.秦始皇陵 D.中山陵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南衡阳市七年级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民主”一直是人类的不懈追求,那么下列制度中最能体现出民主精神的是

A.禅让制 B.世袭制
C.私有制 D.等级制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南衡阳市七年级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夏朝建立于约公元前2070年,这一年属于公元前

A.20世纪前期 B.20世纪后期
C.21世纪前期 D.21世纪后期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南衡阳市七年级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的国家有800多个,到了春秋初年,还剩下170多个,战国之初,只有十几个了。这反映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是 (    )

A.诸侯国割据混战日益扩大 B.人民遭受的灾难更重
C.封建制度正逐步确立 D.历史向统一的方向发展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南衡阳市七年级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桃儿红,杏儿黄,五月初五是端阳。粽子香,包五粮,剥个粽子裹上糖,幸福生活万年长。”这则短信所反映的节日是为了纪念 (  )

A.大禹 B.李冰 C.孔子 D.屈原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南衡阳市七年级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周顷王继位时,王室财政拮据,竟无法办理襄王的丧事,他只得派人去向鲁国讨钱。鲁国国君派使者送钱到都城,才安葬了襄王,这时已经是襄王死后第二年的2月了。这个故事说明

A.诸侯定期向周天子纳贡 B.鲁国比较尊重周天子
C.周天子平时比较注重节俭 D.周王室地位一落千丈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南衡阳市七年级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东周包括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下列关于春秋战国时期历史阶段特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大变革时期
B.分裂混战导致社会经济停滞不前
C.兼并战争在客观上促进了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
D.百家争鸣是社会大变革在思想领域的反映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南衡阳市七年级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通过甲骨文,我们能“看清楚”的内容有

A.夏朝的政治、军事情况
B.商朝国王的活动以及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
C.西周的分封制
D.春秋争霸战国争雄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南衡阳市七年级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古代青铜铸造业高度发展,工艺精湛,目前我国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_____朝的_______。   

A.夏 四羊方尊 B.商 司母戊鼎
C.西周 司母戊鼎 D.商 大盂鼎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南衡阳市七年级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战争与发展本应该是矛盾的,但是在春秋时期却不然。随着连年的征战,经济、文化却没有遭到破坏,反而在刀光剑影中欣欣向荣地成长。这一时期出现的新式工具是

A.石器 B.铁犁铧 C.骨耜 D.木棒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南衡阳市七年级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史记·商君列传》中记述的“耕织致(交纳)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是商鞅变法的哪项内容

A.推行县制 B.统一度量衡
C.奖励军功 D.鼓励耕织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南衡阳市七年级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代学者梁启超在《中国六大政治家》中,曾将商鞅列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下列有关商鞅变法的措施中,直接推动秦国向封建国家转变的是

A.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B.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特权
C.奖励耕战
D.建立县制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南衡阳市七年级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复旦大学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出自中国某典籍,全句是“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你认为该典籍应是

A.《道德经》 B.《诗经》
C.《论语》 D.《孟子》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南衡阳市七年级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公司准备制定严格的规章约束职员行为,这应用了百家争鸣中哪一学派主张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南衡阳市七年级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尽管战国时期动荡不安,但它在经济上的富足,文化上的昌盛,都足以使这个时代在5 000年历史的群峰中拔地而起。它在思想文化上的表现是

A.礼义教化 B.甲骨文的出现
C.百家争鸣 D.私学的出现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南衡阳市七年级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中华民族是勤劳智慧、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是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民族。下列历史人物的事迹中能体现出创新精神的有
①禹     ②周幽王     ③商鞅     ④李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南衡阳市七年级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填空题)
河姆渡人居住在_________流域;半坡人居住在_________的房屋。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南衡阳市七年级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填空题)
黄帝被尊为中华文明的“______________”;启开创___________________,从此,“家天下”取代了“公天下”。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南衡阳市七年级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填空题)
中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是______朝,西周的建立者是___________。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南衡阳市七年级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填空题)
公元前356年,_________任用商鞅开始进行变法;商鞅变法是一次____________性质的变法。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南衡阳市七年级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填空题)
战国时期最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结合楚地民歌和方言,创造出了一种新的诗歌题材“_____________”;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帛画是战国时期的《妇女凤鸟图》和《_______________》。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南衡阳市七年级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历史绚丽多彩,让我们一起发现、探寻和感受吧。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探究一 【发现历史】
下面是七年级(5)班同学收集的三组图片和材料: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春秋战国时期……作为一种新的生产力因素,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发展水利交通等创造了有利条件。可以说它们的出现,是一次农业生产工具和动力的革命。
探究二 【整理历史】
(1)第一组中的远古人类在生产活动中主要使用了什么劳动工具?(2分)
(2)要探寻和了解我国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情况,可以选第_____组(只填序号)。(2分)
(3)请你指出第三组中“它们的出现”具体是指什么。(2分)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南衡阳市七年级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战争,自从它登上历史舞台的那一天起,便同人类数千年阶级社会的发展史如影随形,既扮演过阻碍社会进步、吞噬千百万人生命、耗费大量物质财富的角色,又起过促进社会发展、为新社会“助产接生”的重大作用。
【连环画战争】

(1)按照连环画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______________。(4分)
(2)图A和图C分别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史上的哪一战役?
A:_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4分)
【典故出战争】
很多的成语典故,都源于战争。请结合下列材料说出成语并说出涉及的战争的名称。
典故一:晋楚两军相遇在中原战场上,决战前,晋军以报答楚王为名,巧妙地避开了楚军锋芒,诱敌深入,大败楚军。
(3)成语:_____________ ;战役:___________________。(4分)
【利弊论战争】
(4)请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战争,说一说战争的双重性。(4分)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南衡阳市七年级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春秋战国时期被称为我国古代历史上的“大变革时代”。请回答:
(1)在历史学习中,通过对历史现象之间联系的思考,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清晰地认识历史,发现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请将下面示意图中的空格补充完整:(8分)

A:           B:           C:           D:           
材料一 商鞅舌战守旧群臣

(2)材料一中,商鞅舌战的对象代表的是哪个阶级?(2分)
(3)你认为,商鞅变法中哪条内容最能损害这些“守旧群臣”的利益?(2分)
材料二 旧贵族由于既得利益受到损害,他们与太子串通一气,诽谤商鞅。……他被诬陷“谋反”,惨遭“车裂”。他虽然不幸,但新法仍继续推行,秦的国势日趋强盛。
(4)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这次变法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至少两点,4分)
(5)通过学习商鞅变法,结合当今改革开放,你认为商鞅变法对我们有什么启示?(2分)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南衡阳市七年级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仁”就是要爱人,要广泛地理解和体贴别人,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不应强加于人。
材料二 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
——《韩非子》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谁的思想主张?他属于哪家学派?其思想核心是什么?他的言论被整理在哪一著作中?(8分)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家学派思想?战国时期采用该派思想进行改革并取得重大效果的是什么?(4分)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南衡阳市七年级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