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物理 / 试卷选题

福建漳州八校高三12月联考物理卷

关于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伽利略开创了运用逻辑推理和实验相结合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
B.质点、点电荷、重心的概念用了“理想化模型”的方法
C.电场强度是用比值法定义的,因而电场强度与电场力成正比,与试探电荷的电量成反比
D.合力与分力、总电阻用的是“等效替代”的方法
来源:2015届福建漳州八校高三12月联考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在一内壁光滑的半圆球壳内有两个可视为质点的小球用一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连接着,已知球壳固定且内半径为R,两小球质量均为m。两小球与弹簧静止时处在同一水平线上,小球与球壳球心连线与水平方向成θ角,弹簧形变在弹性限度范围内,则弹簧的原长为 (  )

A. B.
C.+2Rcos θ D.+2Rcos θ
来源:2015届福建漳州八校高三12月联考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甲、乙两物体先后从同一地点出发,沿一条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

A.甲比乙运动得快,且早出发,所以乙追不上甲
B.t=20s时,乙追上了甲
C.t=10s时,甲与乙间的间距最大
D.在t=20s之前,甲比乙运动得快,t=20s之后乙比甲运动得快
来源:2015届福建漳州八校高三12月联考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小球以vo正对倾角为的斜面水平抛出,若小球到达斜面的位移最小,则飞行时间t为(重力加速度为g)(    )

A. B. C. D.
来源:2015届福建漳州八校高三12月联考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以v0=2m/s的速度匀速运行。t=0时,在最左端轻放一质量为m的小滑块,t=2s时,传送带突然制动停下。已知滑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下列关于滑块相对地面运动的v-t图像正确的是(   )

来源:2015届福建漳州八校高三12月联考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虚线a、b、c代表电场中的三个等势面,相邻等势面之间的电势差相等,即Uab=Ubc,实线为一带正电的质点仅在电场力作用下通过该区域时的运动轨迹,P、Q是这条轨迹上的两点,据此可知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三个等势面中,a的电势最高
B.带电质点通过P点时的电势能比Q点大
C.带电质点通过P点时的动能比Q点大
D.带电质点通过P点时的加速度比Q点大
来源:2015届福建漳州八校高三12月联考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质量为m的探月航天器在接近月球表面的轨道上飞行,其运动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已知月球质量为M,月球半径为R,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引力常量为G,不考虑月球自转的影响,则航天器的 ( )

A.线速度v= B.角速度ω=
C.运行周期T=2π D.向心加速度a=
来源:2015届福建漳州八校高三12月联考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一张薄纸板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其右端放有小木块,小木块与薄纸板的接触面粗糙,原来系统静止。现用水平恒力F向右拉薄纸板,小木块在薄纸板上发生相对滑动,直到从薄纸板上掉下来。上述过程中有关功和能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拉力F做的功等于薄纸板和小木块动能的增加
B.摩擦力对小木块做的功一定等于系统的摩擦生热
C.离开薄纸板前小木块可能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匀速运动
D.小木块动能的增加可能小于系统的摩擦生热
来源:2015届福建漳州八校高三12月联考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A灯与B灯电阻相同,当变阻器滑动片向上滑动时,对两灯明暗变化判断正确的是(   )

A.A、B灯都变亮     B.A、B灯都变暗
C.A灯变亮,B灯变暗   D.A灯变暗,B灯变亮

来源:2015届福建漳州八校高三12月联考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a)所示,两平行正对的金属板A、B间加有如图(b)所示的交变电压,一重力可忽略不计的带正电粒子被固定在两板的正中间P处。若在t0时刻释放该粒子,粒子会时而向A板运动,时而向B板运动,并最终打在A板上。则t0可能属于的时间段是    (      )

A.0<t0           B.<t0
C.<t0          D.<t0

来源:2015届福建漳州八校高三12月联考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轨道是由一直轨道和一半圆轨道组成,一个小滑块从距轨道最低点B为h的A处由静止开始运动,滑块质量为m,不计一切摩擦。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若滑块能通过圆轨道最高点D,h最小为2.5R
B.若h=2R,当滑块到达与圆心等高的C点时,对轨道的压力为3mg
C.若h=2R,滑块会从C、D之间的某个位置离开圆轨道做斜抛运动
D.若要使滑块能返回到A点,则h≤R

来源:2015届福建漳州八校高三12月联考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放一直角杆MON,杆的水平部分粗糙,动摩擦因数μ=0.2,杆的竖直部分光滑。两部分各套有质量均为1kg的小球A和B,A、B球间用轻质细绳相连,已知:OA=3m,OB=4m。初始A、B均处于静止状态,若A球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向右缓慢地移动1m (取g=10 m/s2),那么该过程中拉力F做功为 (    )

A.4 J         B.6 J          C.10J    D.14J

来源:2015届福建漳州八校高三12月联考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同学把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将细绳一端拴在小车上,另一端绕过定滑轮,挂上适当的钩码,使小车在钩码的牵引下运动,以此定量探究绳拉力做功与小车动能变化的关系.此外还准备了打点计时器及配套的电、刻度尺、小车、钩码、导线、复写纸、纸带、小木块等。组装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若要完成该实验,还需要的一个的实验器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开始时,他先调节木板上定滑轮的高度,使牵引小车的细绳与木板平行.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下列的哪个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避免小车在运动过程中发生抖动
B.可使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的点迹清晰
C.可以保证小车最终能够实现匀速直线运动
D.可在平衡摩擦力后使细绳拉力等于小车受的合力
(3)他将钩码重力做的功当作细绳拉力做的功,经多次实验发现拉力做功总是要比小车动能增量大一些.这一情况可能是下列哪些原因造成的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在接通电的同时释放了小车
B.小车释放时离打点计时器太近
C.阻力未完全被小车重力沿木板方向的分力平衡掉
D.钩码做匀加速运动,钩码重力大于细绳拉力

来源:2015届福建漳州八校高三12月联考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同学要测量由某种新材料制成的粗细均匀的圆柱形导体的电阻率ρ。步骤如下:

(1)用2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其长度如图甲所示,由图可知其长度为__________cm;
(2)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其直径如图乙所示,由图可知其直径为________mm;
(3)用多用电表的电阻“×10”挡,按正确的操作步骤测此圆柱形导体的电阻,表盘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该电阻的阻值约为________Ω。
(4)该同学想用伏安法更精确地测量其电阻R,现有的器材及其代号和规格如下:
待测圆柱形导体(电阻为R)
电流表A1 (量程4 mA,内阻约为50 Ω)
电流表A2 (量程10 mA,内阻约为30 Ω)
电压表V1 (量程3 V,内阻约为10 kΩ)
电压表V2 (量程15 V,内阻约为25 kΩ)
直流电源E(电动势4 V,内阻不计)
滑动变阻器R1 (阻值范围0~15 Ω,额定电流2.0 A)
滑动变阻器R2 (阻值范围0~2 kΩ,额定电流0.5 A)
开关S,导线若干。
为减小实验误差,要求测得多组数据进行分析,请在虚线框中画出合理的测量电路图,并标明所用器材的代号。

 

 

来源:2015届福建漳州八校高三12月联考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甲乙两车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甲车以4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同时以1m/s2的加速度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求:
(1)乙车经多长时间追上甲车?
(2)在乙车追上甲车前,何时两车相距最远?两车最远的距离是多少?

来源:2015届福建漳州八校高三12月联考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2Ω,=4Ω,当电键K接a时,上消耗的电功率为4 W,当电键K接b时,电压表示数为4.5 V。
试求:

(1)当电键K接a时,通过电源的电流和电源两端的电压;
(2)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
(3)当电键K接c时,求电源输出功率。

来源:2015届福建漳州八校高三12月联考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原来两板不带电,上极板接地,它的极板长L = 0.1m,两板间距离 d =" 0.4" cm,有一束相同微粒组成的带正电粒子流从两板中央平行极板射入,由于重力作用微粒能落到下板上,微粒所带电荷立即转移到下极板且均匀分布在下极板上。设前一微粒落到下极板上时后一微粒才能开始射入两极板间。已知微粒质量为 m = 2×10-6kg,电量q = 1×10-8 C,电容器电容为C =10-6 F。求:(g=10m/s2

(1)为使第一个粒子能落在下板中点,则微粒入射速度v0应为多少?
(2)以上述速度入射的带电粒子,最多能有多少落到下极板上?

来源:2015届福建漳州八校高三12月联考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A所示,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的工件,由AB和BC两部分组成,其中AB部分为光滑的圆弧,∠AOB=37°,圆弧的半径R="0.5" m,圆心O点在B点正上方;BC部分水平,长度为0.2 m。现有一质量m=" l" kg,可视为质点的物块从A端由静止释放,恰好能运动到C点。(g=10m/s2,sin37°=0.6,cos37°=0.8)求:

(1)物块运动到B点时的速度大小;
(2)BC段的动摩擦因数μ;
(3)将BC段转过一锐角θ=37°如图B所示,B处平滑连接.求物块在BC上运动的总路程。

来源:2015届福建漳州八校高三12月联考物理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