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语文 / 试卷选题

四川广安岳池县白庙责任区八年级12月联考语文试卷

下列加点的字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山(mín)起(quán)巴(niān)强(juè)
B.捕(dài)怒(yùn)净(shuàn)寂(liáo)
C.红(huì)女(gōng)见(piē)集(mù)
D.抽(yē)望(liào)阿(páng)贿(luó)
来源:2014-2015学年四川广安岳池县白庙责任区八年级12月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到底哪里是安徒生写作的地方?哪里是他父亲的皮鞋作坊?已经没法弄清了。
B.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和回收,标志着我国科技的发展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C.“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厂长严肃地说。
D.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神形兼备,充满生机”。
来源:2014-2015学年四川广安岳池县白庙责任区八年级12月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目前,我国各方面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还不能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
B.江南药业集团采取积极有效的节水措施,用水量由去年同期的四十吨下降为现在的十吨,整整下降了三倍。
C.文章的中心思想确定以后,还要根据中心思想的需要,认真地选择、组织材料。
D.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
来源:2014-2015学年四川广安岳池县白庙责任区八年级12月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

A.辩论会上,我们一队据理力争,陈述观点,在两方几十回合的争论下,对手终于理屈词穷
B.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在霍尔河畔奇迹般地崛起,让人以为自己仿佛到了纽约。
C.这仗尚未开打,我们就先退避三舍,岂不是灭了自己的威风?
D.妈妈刚从菜场买菜回来,我和爸爸立刻到门口为她接风洗尘
来源:2014-2015学年四川广安岳池县白庙责任区八年级12月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①著名作家叶文玲曾经满腔热情地       中学生:“不管写长文章或短文章,都要从心里流出来。”
②窗外,可见那江南老房子成片的屋瓦顶和错落有致的马头墙,还有明澈澄净的蓝天。这些自然成了一幅画,古老、       而悠远。
③假使我们不修这么多水利工程,遇到这样水旱灾害,其结果是       

A.训诫空灵不可思议 B.告诫空旷不可思议
C.告诫空灵不堪设想 D.训诫空旷不堪设想
来源:2014-2015学年四川广安岳池县白庙责任区八年级12月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夜幕降临了,四周静mì,我独坐于窗前,听着风mǐ一时的校园歌曲,zhēn zhuó着自创小诗中的字句,倏然觉得自己仿佛长大了许多,也深沉了许多,忍不住暗自问着自己:先前那个懵懂无知的小女孩哪去了?

 
 
 
 
 
 
 
 
 
 
 
 
来源:2014-2015学年四川广安岳池县白庙责任区八年级12月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每空1分,错漏添一字该空不得分)
(1)                           ,乌蒙磅礴走泥丸。
(2)                           ,恨别鸟惊心。
(3)僵卧孤村不自哀,                           。
(4)山河破碎风飘絮,                           。
(5)几处早莺争暖树,                           。
(6)《望岳》中表现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的句子是:
                           ,                           。
(7)《登飞来峰》中表现诗人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精神的句子是:
                           ,                           。

来源:2014-2015学年四川广安岳池县白庙责任区八年级12月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象征,举世闻名。有一批外国游客慕名前来参观长城。假如你是导游,你将如何介绍呢?请你设计一段导游词。

来源:2014-2015学年四川广安岳池县白庙责任区八年级12月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1)这段激动人心、被千千万万青年人作为座右铭的文字,出自苏联小说              ,这是书中主人公           对生命的诠释。
(2)我校文学社团决定举办“读名著,谈感受”的一系列活动。活动之一就是围绕上面这一小说的主人公的名言召开一个题为“生命价值”的小型研讨会。请你为主持人拟一段研讨会的开场白。(不少于40字)
(3)请你按下面的格式,自选角度写一段话介绍保尔。要求结合名著中的其他情节。
保尔是一个                                                        

来源:2014-2015学年四川广安岳池县白庙责任区八年级12月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两首古诗。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峡口①送友人
【唐】 王勃                       【唐】 司空曙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峡口花飞欲尽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天涯去住②泪沾巾。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来时万里同为客,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今日翻③成送故人。
【注】①峡口:两山夹水的地方,这里指长江出蜀的险隘。
②去住:指走的人和留的人。  ③翻:同“反”,反而。
“峡口花飞欲尽春”交代了送别的             和                 
司空曙诗歌中“天涯去住泪沾巾”和王勃诗歌中“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表达的感情有什么不同?

来源:2014-2015学年四川广安岳池县白庙责任区八年级12月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文言文。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宋]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①,忽忆戴安道②。时戴在剡③,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④方至,造门⑤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日:“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 ①左思《招隐诗》,表现隐居的乐趣。 ②戴安道:戴逵,字安道。
③剡(shàn):县名,今浙江嵊县。    ④经宿:一整夜。
⑤造门:这里是到门口的意思。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怀民亦未(          )       (2) 少闲人(          )
(3)人问其故 (          )       (4) 经宿至(          )
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欣起行四望皎 B.造门不前返潭西南
C.王子猷山阴不可久 D.今来,我欲辱之经宿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3)即便夜乘小船就之。
【甲】段文字描写月色,【乙】段文字描写雪景,二者在描写手法上有何不同?试举例分析。

来源:2014-2015学年四川广安岳池县白庙责任区八年级12月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章。
郁孤台笑了
彭世强
①一个云清风和的下午,我,怀着几分崇敬、几分兴奋的心情,寻到了位于赣州市西北角的贺兰山下。仰望着山巅那魁伟的郁孤台,它,三重屋檐,檐角飞翘,似握拳扬臂,挺起了那一份民族的自尊!它,默默无语,似蹙眉凝神,反省着那一页沉重的历史!我,步履匆匆地登上了郁孤台前六层百级石阶!
②我是在岳武穆的《满江红》词里知道“贺兰山”的,有人说词中所写的“贺兰山缺”,位于宁夏与内蒙古交界处。而眼前的贺兰山,因为承载着一座巍峨慷慨的郁孤台,承载着一位血溅战袍、泪洒宣纸的爱国词人辛弃疾,承载着他用热血书就的一首悲壮诗篇,同样名扬中华,流芳千古!
③这是一座三层楼高的古建筑。跨进门厅,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①》赫然在目:“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深山闻鹧鸪。”
④我自然惦记着辛公当年的登临处,惦记着诗中的清江水。于是,急忙上楼,更上一层,推窗而望,远山隐约,近水潺潺。忽然看到底楼的背阴处,竟有一块开阔地,一座高大塑像的背影跃入我的眼帘。他,一定就是辛弃疾!于是,我匆忙下楼,来到辛公塑像脚下,豁然明了:这就是辛公当年的登临处,就是感慨愤激的辛弃疾喷发一腔热血、成就千古名作的地方!
⑤仰视眼前的稼轩公,右臂撩斗篷于身后,左手握龙泉②于胯部。他剑眉紧锁,凝目远眺,短须似乎微颤,深邃的目光中,流露出几多痛楚,几多愤懑,几多无奈!
⑥“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我不禁轻吟起这样两句。放眼望去:山下正是章江、贡水两道江水交汇处的赣江。溯洄望去,两水茫茫而来;顺流望去,一江默默流去。虽说那天江水不盈,可是辛公的诗句,依然让人想见当年的血泪之江。大敌当前,国势艰危,腐败的南宋朝廷却苟安求和,不思山河破,不念金瓯③缺,让奸佞当道,为丧权辱国之事,走苟且偷安之路!结果,王室南渡,甚至太后逃生,金兵追至造口,太后不得不弃舟登陆而去,百姓的颠沛流离,更是不堪回首!这样的历史耻辱,岂容忘记!江水、泪水,就这样融而为一了。
⑦我步出郁孤台,踱步在与台相连、沿江而伸的古城墙上。城墙很宽,俨然是一位经风历雨、昂首挺胸的壮汉!它心甘情愿地用自己的胸脯,挡住滚滚的江浪,抵御敌寇的刀箭火炮。古城墙,它曾经的斑斑驳驳,它满身的伤痕累累,天地可鉴!然而,它和辛公一样唏嘘,一样长叹!辛公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拍栏杆。此情此景,城墙能够作证,城墙得以共鸣!
⑧我侧过身子,回眸郁孤台的侧影,想起先前楼内的楹联“郁结古今事,孤悬天地心”。是的,楼台、城墙都在警示我们:莫忘历史。它们也在教导我们:位卑未敢忘忧国!如今的郁孤台,修葺一新,绝无当年的伤痕;如今的古城墙,也无历史的霉点,然而,民族之魂犹在!
⑨眼下,我没有听到当年凄凄楚楚的鹧鸪声,也没有见到“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的美景,倒是辛公在这里留下的名句激发起我情思连绵,剪之难断……
⑩如今我们生逢盛世,不乏莺歌燕舞,面对郁孤台的沉吟,清江水的抽泣,焉能置若罔闻?此时,我的身边不乏热情的游者,但其中无视楹联的却非个别,楼内文人墨客的诗作,吸引不了他们;脚踩历史足印,心念古今人事,显然不是他们的热衷。他们登临楼台的脚步,轻快迅疾,徜徉城墙的心情,轻松愉悦,而“楼以诗显,诗以楼传”的道理,他们丝毫不想深究……我默然了。默诵着八百年前辛公以刀剑刻成、蘸血泪写就的名诗,我决心把它谱曲吟唱,自己吟,教我的学生吟,让这首“横绝六合,扫空万古”的词,融入我们师生的心中,融入更多后人的心中!
11我如愿了,当我一次次吟唱时,当我在郁孤台上吟唱时,我感到:郁孤台笑了,笑得很欣慰,笑得很深沉……
[注]①造口、郁孤台、清江都在江西赣江流域。淳熙二、三年(1175—1176),辛弃疾任江西提刑(掌管刑法狱讼的官),官署在赣州,这首词当作于这一二年间。②龙泉:剑名,这里指宝剑。③金瓯:黄金做的盆类器皿,比喻完整的疆土,泛指国土。
这是一篇以游踪为线索的游记散文。阅读全文,从文中找出表明线索的主要语言标志,加以概括,填在横线上。(每空限5字)
仰望郁孤台——                 ——步出郁孤台——                 
结合语境,解释第⑧段中加点词语“历史的霉点”的含义。
历史的霉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说第⑥段开头“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这两句诗在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
阅读文中第(11)段中画线的句子,联系全文,说说郁孤台为什么“笑了”?

来源:2014-2015学年四川广安岳池县白庙责任区八年级12月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章。
衣服上的补丁
文/一冰
①他做生意发了财,成了个大款。
②一天,他遭遇了一场车祸,好在事故不大,他只是划破了表皮。在等待车辆维修的时候,他忽然想到这附近是他父母的家,他已经很久没有回家看望过父母了,在这个地方出了并不大的车祸,是不是父母在想着他,想让他回家一趟,他决定还是回去。为表孝心,他特意在父母家住了一夜。第二天走的时候,他接过母亲递过来的西装,发现衣服上破损的地方已经被母亲密密的针脚缝好。看着母亲通红的眼睛,他有些微微的感动,但又有些不以为然——他有的是钱,这衣服他回去就要扔掉了。
③工作太忙,他回去后就把这件事给忘了,穿着那件缝了补丁的衣服在各种场所穿梭,还谈成了一笔久拖未决的大业务。一直忙到了晚上,他想起了身上穿的是件破衣服,就脱了下来,扔到了垃圾桶里。
④第二天早上,他照例驾车到公司上班。不一会,进来两个警察,警察说明来意。原来,昨晚本市发生了一起绑架案,绑匪绑架了跟他相邻的一家公司的老总。老总家里报了案,如今绑匪已被擒获。在审讯绑匪时,绑匪竟然意外地说,他们原来是想绑架他的,所以警察今天来提醒他注意安全。
⑤他吃了一惊,问警察:“那他们为什么没有绑架我呢?”他知道,如果他遭遇绑架,他百分之百不会报警,而会尽一切可能满足绑匪的要求。他以前曾经考虑过这种事的应对方案,他唯一想的是必须不惜代价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
⑥“因为你西装上面的补丁。”警察说。绑匪交代说,他们原计划是要绑架他的,可他们看到了他西装上面的补丁,便推想,他也许并不像传说中的那么有钱,因为有钱人怎么会穿打补丁的西装。还有一个绑匪说,他衣服上的补丁就像他(绑匪)母亲给他(绑匪)自己衣服上缝的补丁,因为他们有这样相同的母亲,所以他(绑匪)不支持绑架他,而中途换了目标。
⑦他一时感慨万千,没想到一个意外的补丁竟然救了他。警察临走的时候问他,他衣服上的补丁是谁缝的,他说是他的母亲。警察说:“你应该感谢你的母亲。”
⑧上午,他昨天谈成的那笔业务正式签字。客户问他:“你昨天穿的那件打了补丁的西装今天怎么没穿?”他不好意思地说:“换下洗了。”
⑨那位大客户拍着他的肩膀说:“你可能不知道吧,我们能跟你签约,都是因为你身上的补丁。从小小的补丁上我们可以看出来,你是个艰苦朴素的人,而一个艰苦朴素的人,无疑是最好的合作伙伴!”
⑩他回到家,从垃圾桶里翻出那件打了补丁的西装,捧在手里,他感觉就像捧着个宝贝。抚摸着那密密的针脚,他像个孩子一样,哭了。 (摘自2012.11《阅读与作文》)
文章围绕打了补丁的西装讲了两个故事,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
体会下列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他回到家,从垃圾桶里翻出那件打了补丁的西装,在手里,他感觉就像捧着个宝贝。抚摸着那密密的针脚,他像个孩子一样,哭了。
文章第②段中说:“第二天走的时候,他接过母亲递过来的西装,发现衣服上破损的地方已经被母亲密密的针脚缝好。”请你揣摩母亲补衣服时的心理活动。
在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中,不少人忘了常回家看看。2013年7月1日起,新修改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正式施行,新法将子女“常回家看看”作为一个硬性规定列入法规,对此举措,你有什么看法?

来源:2014-2015学年四川广安岳池县白庙责任区八年级12月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幸福其实很简单,一家人携手游园、散步是一种幸福,爷爷奶奶看着你大吃大嚼是一种幸福,勤劳的农民看到丰收的硕果是一种幸福,莘莘学子能坐在教室里听课也是一种幸福……请以“简单的幸福”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个字;③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来源:2014-2015学年四川广安岳池县白庙责任区八年级12月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