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语文 / 试卷选题

河北沙河市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度联考语文试卷

补充下面诗句
(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以新奇的想象,用拟人的手法,以月作使者,穿越时空追随友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望岳》中表现诗人勇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气概的诗句是:___________, _________。
(3)潮平两岸阔,                    。(王湾《次北固山下》)
(4)           ,吹面不寒杨柳风。
(5)无可奈何花落去,                     。《浣溪沙》
(6)                       ,沉醉不知归路。《如梦令》

来源:2014-2015学年河北沙河市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度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加着重号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分(qí)淡(yǎ)紧(suàn)心(xù)
B.海(ōu)激(dàng)停(zhì)杂(cáo)
C.抖(sǒu)善(cí)附(pān)乌(jiù)
D.枯(huái)回(yū)洗(táo)想(huàn)
来源:2014-2015学年河北沙河市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度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自以为事突如其来盘虬卧龙
B.心旷神怡查言观色蜂围蝶阵
C.开元盛世忍俊不禁销声匿迹
D.擎天撼地肃然起敬多仇善感
来源:2014-2015学年河北沙河市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度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王明学习向来一丝不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
B.李海做事也很认真,许多具体而微的细节也会反复推敲,直到弄懂。
C.马俊自从上次考试跌过跟头之后,他做什么事情都小心翼翼
D.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李海、王明、马俊三位同学都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要学会见贤思齐
来源:2014-2015学年河北沙河市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度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这次安全讲座,他了解了许多宝贵的知识。
B.在建设三峡大坝的过程中,无论工人们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他们却能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C.西藏地区不发达的原因是地理位置导致的。
D.如何防止驻伊美军不再遭受汽车炸弹的袭击,这是美国政府头痛的问题。
来源:2014-2015学年河北沙河市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度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作家作品的叙述不正确的一组是(  )

A.《最后一片叶子》作者欧·亨利是英国小说家。
B.《渔夫的故事》选自《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集。
C.《农夫和蛇》选自《伊索寓言》相传为希腊被释的奴隶伊索所作。
D.《童区寄传》的作者柳宗元,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来源:2014-2015学年河北沙河市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度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下列词语中至少选用两个,并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一段连贯的话,描写某人的心理活动。(80字之内)
纳罕   懊恼   无忧无虑  心旷神怡   心惊肉跳    小心翼翼 

来源:2014-2015学年河北沙河市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度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宋词,回答后面小题。
浣溪沙
晏 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千古名句,试简析这两句词好在哪里。
“小园香径独徘徊”中的“独”字透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来源:2014-2015学年河北沙河市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度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后面小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
解释句中加点的字。
人不知而不                   学而不思则         
译成现代汉语。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文中有些词语已经作为成语流传下来,其中两个表示虚心好学的成语是:
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镜)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本文中孔子的哪句话?
用一个成语概括选文最后一则的意思。
从这六则论语中,你看到了孔子怎样的治学态度?

来源:2014-2015学年河北沙河市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度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记叙文,回答后面小题。
相  送
少小离家,几十年来,父母与我便有无数次的相送。但是,那两次父亲送我的场景,却让我长久地怀想,镌刻于心。
第一次是在上海火车站,父亲携家人送我和三姐去黑龙江上山下乡。我记得是1969年的11月28日,站台上吹着很冷的风。穿着棉袄,戴着棉帽的父亲表情木讷地站在我身边,深度眼镜后是沮丧的目光。他没有动手帮我们拿任何一样东西,几天没刮胡须的脸上,布满胡茬。一个“右派”身份的父亲,此刻,除了沉默,他无以言说。
我们上了火车,扒在窗前向家人招手告别。这时,火车启动了。可能父亲看见我们掉泪了,在火车加速的瞬间,父亲突然跟着火车跑了起来,声嘶力竭地喊:不要哭,坚强些!火车越快了,父亲跑得也越快,一直对着我们车窗喊:坚强些!象压抑过久的情感迸发,他的声音亮而撕裂,引来很多送别者的目光。终于,我们坐位的车窗穿过了站台。我回头,看见父亲在站台边停住了,喘着气,手中拿着帽子,头发被风吹得乱起。
40多年后,在我想起站台上那一幕时,很多图象己经模糊,但父亲奔跑时皱着眉、急切而又无助的表情却占据了整个脑际。
那年,父亲48岁,我18岁。
父亲是一个刚犟的男人,但对我,他却是最纤柔、最耐心的守护者。从小到大,我身上任何部位的叮咬、碰破,他都会摘下圆框眼镜,两眼贴近皮肤,看个仔细,即使我厌烦,他也笑咪咪地哄我。然后,先涂消炎膏,炎症消退,再用护肤膏滋润皮肤,确保皮肤不能结疤,光洁无损。现在,他把儿子送去野狼出没的森林,经受风雪冰霜之地的吹打,他一定会在梦中看到儿子身上的伤疤。
多少年来,我一直想问父亲,他送别我们回家后的情形,也想问他当时的感受。但是,总觉得时间还长。直到他患上老年痴呆症,我才悔悟,这个问话,己经永远不会有应答了。
多年前我患上肺癌,没敢告诉父母。那时,父亲的痴呆症状还不深,有时也有莫名的微笑。可是,有一次,我坐在他身边,他突然支唔着说话。正在我疑惑之时,他又说:有困难找我。听得千真万确!而且,瞬间的表情十分肯定,似乎只有他能帮我解决问题。
我难以相信,一个患痴呆症的老人,会有这样的瞬间清醒。
我向父亲告别时,父亲从藤椅上慢慢地起身,执意要送我到楼下。但是,他哪里走得了步,我让他在房门口留步,他大概也挪不动了,让人撩起房门的布帘子,颤栗着抬起手与我告别,嘴唇抖动着,却发不出声。我不敢再看父亲一眼,转过身,急急地离去。以后,再见父亲时,他又没有了任何表情,仍然认不出我。直至他躺倒在医院的病床上,昏睡。
我知道,这是父亲对我最后的送别。他的儿子,己经在他的记忆中飘散得太远太远,再也看不见了。
从站台上的狂奔到混沌中的移步,父亲,您的两次送子之痛,都在你的心魂中飘离了么?我不再心存疑问,但它却沉沉地落在了我的心底,深藏再了那个最柔软的地方……
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你如何看待患有痴呆症的父亲所恢复的瞬间清醒?
请你揣测一下“我”“转过身,急急地离去”时的内心感受是怎样的。
针对父亲的两次送子之痛,是否已经在他的心魂中飘离这个问题,为什么“我不再心存疑问”?

来源:2014-2015学年河北沙河市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度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记叙文,回答后面小题。
父亲给我上的一堂课
①我家住在北达科地州莫特市的一个小镇上,爸爸在那里开了一个小商店,我们称之为“我们自己的五金家具店”
②我们七个孩子从小就在店里帮忙。在这样的环境里,我们自然就学到了从商的技能。开始,我们只是做些诸如打扫卫生、把货物摆到货架上以及放好包装材料之类的零活,后来我们就开始接待顾客了。在我们工作和观察别人工作的时候,我们逐渐了解到这项工作的意义不仅仅是为了销售和生存。
③在此期间,父亲给我上了一堂让我永远铭记的课。
④那是在圣诞节前不久。当时我上八年级,只在晚上帮爸爸干活——管理玩具部。一天晚上,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走进店里。他身上穿着一件棕褐色的旧衣服,袖口又脏又破;他的头发乱七八糟,还有一绺头发直直地立在前额上;他的鞋子磨损得非常厉害,有一只鞋子的鞋带还是断的。在我看来,这个小男孩非常穷,穷得根本买不起任何东西。他在玩具部左看右看,不时地拿起一两件玩具,然后又仔细地把它们放回原来的位置。
⑤爸爸下了楼,走到男孩身边,他那钢青色的眼睛微笑着,脸颊上深陷出两个漂亮的酒窝。他问小男孩想买什么。小男孩说想为他的兄弟买一件圣诞节礼物。爸你爸对待他的态度就像接待成年人一样,这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爸爸告诉他尽管随便看,随便挑。小男孩确实这样做了。
⑥大约20分钟后,小男孩小心翼翼地拿起一架玩具飞机,走到我爸爸面前说:“先生,这个多少钱?”
⑦“你有多少钱?”爸爸问。
⑧男孩握着的拳头松开了。他的手掌因为紧握着钱而留下一道又湿又脏的折痕。手掌展开后,我看到里面有两枚一角的硬币一枚五分镍币和两便士,共计27美分。而他选中的玩具飞机价值398美元。
⑨“你的钱正好够。”爸爸说着接过他手中的钱。
⑩爸爸的回答令我大吃一惊,在我为小男孩包装礼物的时候,我心里一直在想着这件事。当小孩走出商店的时候,我没有再去注意他身上那件又脏又旧的衣服和他乱蓬蓬的头发,以及那根断了的鞋带;我只看见一个怀抱珍宝的容光焕发的男孩。
请说说“父亲给我上的一堂课”这个标题为何用得好。
第②段中说“我们逐渐了解到这项工作的意义不仅仅是为了销售和生存”,结合全文,说说还有什么别的意义。
第③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第⑧段是典型的细节描写,说说它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选文在情节内容上具有出人意料的表达效果,最能体现这一点的一句话是:
文章中多处运用了前后照应的写法,试举一例。

来源:2014-2015学年河北沙河市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度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作文
时下有人抱怨,人们爱吵了。其实爱无处不在,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无私奉献,为他人,为社会,为自然,献出了自己的爱心;有的人知恩,在生活中、默默地回报他人的爱心。
请以“爱心”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

来源:2014-2015学年河北沙河市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度联考语文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