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初中历史 / 试卷选题

暖春三月,贴心开学测 初二历史第六套

我国将每年的“禁毒宣传日”定为6月3日。这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

A.鸦片战争 B.虎门销烟
C.戚继光抗倭 D.郑成功收复台湾
来源:暖春三月,贴心开学测 初二历史第六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条约中,一次性割占我国领土最多的条约是(   )

A.中俄《北京条约》 B.中俄《瑷珲条约》
C.尼布楚条约 D.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来源:暖春三月,贴心开学测 初二历史第六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甲午战争中,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中国军事力量落后 B.日本国力强盛
C.缺乏国际援助 D.清政府腐败,妥协退让
来源:暖春三月,贴心开学测 初二历史第六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辛丑条约》签订后美国公使田贝说:“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此可以“任意斥责一切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这说明了(   )

A.清政府与列强建立了外交关系 B.列强获得了领事裁判权
C.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 D.中国的反帝斗争蓬勃发展
来源:暖春三月,贴心开学测 初二历史第六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代化就是在经济上实现工业化,在政治上实现民主化的进程。这两大领域的开启性事件是(   )

A.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和戊戌变法
C.实业救国和辛亥革命 D.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
来源:暖春三月,贴心开学测 初二历史第六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戊戌变法法令中,最能体现变法性质的是(   )

A.开办新学堂,翻译西方书籍,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B.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C.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
D.训练新式军队
来源:暖春三月,贴心开学测 初二历史第六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年的1月1日,南京城内张灯结彩,民众欢庆孙中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这一年是(   )

A.1905年 B.1911年 C.1912年 D.1915年
来源:暖春三月,贴心开学测 初二历史第六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胡适在1923年给友人的信中写道:“25年来,只有三本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创造了三个新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新民丛报》,一是《新青年》。”其中《新青年》所创造的“新时代”指的是(   )

A.君主立宪时代 B.民主共和时代
C.尊孔复古时代 D.民主科学时代
来源:暖春三月,贴心开学测 初二历史第六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4年5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来到五四运动的策源地——北京大学,与北大学子共度青年节,纪念五四运动95周年。北京大学的前身是戊戌变法时期创办的、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

A.京师同文馆 B.京师大学堂
C.清华学堂 D.黄埔军校
来源:暖春三月,贴心开学测 初二历史第六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上海洋场竹枝词》日:“最是称奇一线长,跨山越海渡重洋。竟能咫尺天涯路,音信飞传倏忽详。”此诗描述了近代中国由西方传入的(  )

A.轮船 B.火车
C.电影 D.电报
来源:暖春三月,贴心开学测 初二历史第六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董必武于1961年写了一首怀念战友的诗:““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董必武诗中的”会“指的是(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国民党一大 D.遵义会议
来源:暖春三月,贴心开学测 初二历史第六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26年开始的北伐战争迅速由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如果为鼓舞国民革命军胜利进军谱写一首军歌,你认为最合适的歌词是(   )

A.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B.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
C.张灯又结彩,红色政权建起来 D.打倒列强,除军阀
来源:暖春三月,贴心开学测 初二历史第六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国民革命军北伐的对象不包括(   )

A.张作霖 B.袁世凯
C.孙传芳 D.吴佩孚
来源:暖春三月,贴心开学测 初二历史第六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毛泽东曾对一位外国来访者说:“1927年,老蒋够厉害啦!他把我们像鸡蛋一样摔在地上,可他没想到,当时外国的许多人也没有想到,我们还会孵出了小鸡来”“孵出了小鸡”是指(   )

A.创建早期党组织 B.创立共产党
C.创建人民军队 D.建立统一战线
来源:暖春三月,贴心开学测 初二历史第六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自安倍再次组阁以来,国际社会围绕中日“钓鱼岛”争端和安倍参拜靖国神社进行了深刻的大讨论,逐渐形成一个共识:历史真相不容掩盖,军国主义不得人心。下列历史事件中标志着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日本开始武装侵略并占领中国的是(   )

A.卢沟桥事变 B.甲午战争
C.南京大屠杀 D.九·一八事变
来源:暖春三月,贴心开学测 初二历史第六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37年12月,日本侵略者占领当时中国首都,屠杀中国居民和士兵达三十万人以上,而现在却被日本右翼势力称之为“20世纪最大的谎言”的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 B.南京大屠杀 C.卢沟桥事变 D.七七事变
来源:暖春三月,贴心开学测 初二历史第六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李宗仁将军曾说:”我们在内战中搅了二十多年,……黑白不明,是非不分,败虽不足耻胜亦不足武。现在真是天如人愿,让我们这些人这辈子有个抗日救国的机会。”李宗仁将军践行“救国机会”的最突出表现是(     )

A.卢沟桥事变 B.九一八事变
C.百团大战 D.台儿庄战役
来源:暖春三月,贴心开学测 初二历史第六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一百多年来反抗外国侵略取得的第一次伟大胜利,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抗日战争取胜的根本原因是(   )

A.美国在日本的广岛、长崎投掷两枚原子弹
B.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
C.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了全民族抗战
D.爱国华侨的援助
来源:暖春三月,贴心开学测 初二历史第六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西安事变与重庆谈判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两者的相同点有(   )
①张学良都直接参与其中
②中国共产党都作出了积极的努力
③都初步出现了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局面
④都预示着抗日新局面的到来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来源:暖春三月,贴心开学测 初二历史第六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华民国37年,人民军队班长董存瑞舍身炸敌碉堡,用年轻生命为部队的前进开辟了道路。当时人民军队的名称是(   )

A.工农革命军 B.中国工农红军
C.八路军、新四军 D.中国人民解放军
来源:暖春三月,贴心开学测 初二历史第六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代史上,西方列强多次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饱受欺凌的中华民族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抗争。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19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初,中国饱受列强欺凌与侵略,西方列强对中国发动过哪些主要的侵略战争?
(2)在侵略者的炮口震撼下,清王朝被迫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割让香港岛和台湾岛的条约分别是与哪一列强签订的?
(3)近代中国在战争中屡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面对侵略与灾难,中华民族不怕牺牲、前仆后继,民族之魂在血雨腥风中重塑。请仔细辩认下图人物,将图片下方的字母填入表格。
   
(5)从近代中国受到的屈辱,你得到什么启示?

来源:暖春三月,贴心开学测 初二历史第六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认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材料二:2011年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日。胡锦涛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开创的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亲密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不断实现和发展了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的伟大抱负。
(1)材料一中的内容是哪一个组织的革命纲领?此革命组织的机关刊物是什么?
(2)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1911年,引发辛亥革命的一次成功的武昌起义胜利后,宣告哪一政权的成立?
(3)材料二中指出“中国共产党是孙中山革命事业最亲密的合作者”,请你列举一个国共合作下的重要历史事件。

来源:暖春三月,贴心开学测 初二历史第六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是蒋介石两封决定中国前途和命运的电报,仔细阅读电文,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
——蒋介石给张学良密电
材料二 万急,延安毛泽东先生勋鉴:“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实现,举凡国际国内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迫切悬盼之至。”蒋中正未寒(未寒即8月14日)
——1945年蒋介石给毛泽东的第一封电报
(1)材料一中当时中国发生了什么重大事变?蒋介石对这一事变持什么态度?
(2)依据材料二判断这封电报发于中国哪一重大事件之前?你认为蒋介石为何发起这一重大事件?
(3)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这两份电报造成的最终结果?

来源:暖春三月,贴心开学测 初二历史第六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不论我们对这一事件的动机及政治背景做何评论,都必须承认这一点,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真好,执行得也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
──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
材料二  2008年4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北京会见了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胡锦涛表示,今天与连战荣誉主席再度相见,有着特殊意义。3年前(2005年)的今天我们进行的会谈,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的主要领导人时隔60年后的首次正式会谈。  
──中新网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指什么事件?是由哪两个人发动的?其结果如何?有何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推断“60年”进行的会谈应是1945年国共两党进行的什么会谈?当时国共两党的主要领导人是谁?这次谈判最终达成了什么协议?6月,该协定被撕毁,国民党军队对哪个解放区发动了进攻,标志着全面内战爆发?

来源:暖春三月,贴心开学测 初二历史第六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